书城亲子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最完美的鼓励式教育法
9941500000008

第8章 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3)

该服刑人员小时候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当他取得进步的时候,希望父母能够给他一个轻轻的拥抱或者简单的一句“你真棒!”当他遇到挫折或者失败的时候,希望父母能够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做出一种安慰和支持的表示。然而,对于他来说,父母的鼓励、信任和安慰是一种奢侈品,他的父母从来没有给过他一句温馨的话语,更没有对他做过鼓励的举动。当他拿着校运会长跑冠军的证书,兴高采烈地给父亲看时,他看到的却是父亲那漠然的表情,就好像儿子的成功和他这个做父亲的无任何关系,这让他感到很难过。

他的父亲非但不支持和鼓励他的爱好,还从各个方面限制他的正当要求。例如,当他想出去闯世界、希望自立时,他的父亲不仅不给他提供路费,:还用极不信任和轻视的态度对待他,而当他拿起菜刀砍下手指,以此让父亲看到他的诚心时,父亲那漠视的目光令他心寒到了极点……假如这位父亲对孩子表示出一点点的鼓励和支持,也许这位服刑人员的命运会:是另外一种境况,也许他会是一名体育系的大学生,或者成为体育系的老师,或者成为一名成功的长跑运动员……但是,作为父亲,他不但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反而由于他那漠视的态度和轻视的眼光,把一个本来优秀的孩子一步步推向了犯罪的边缘,这的确发人深省。

案例回顾——

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维特教授和霍耶斯特教授曾经做过一个伟大的实验,这就是对50名学习成绩很差的孩子进行鼓励式教育。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尽量找出每个孩子的优点,并经常加以鼓励和表扬,即使是学习成绩非常糟糕的孩子,他们也会很真诚地对孩子说:“你的表现不错!虽然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但我们相信你通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克服的。”

6个月之后,奇迹出现了,这50个学习成绩曾经很差的孩子,其平均学习成绩竞然达到了同龄孩子的中上水平,少数孩子的成绩甚至跃居全校的前几名。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只要成人能够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就能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可见,孩子一旦被成人鼓励,就有了巨大的成就感,那么,孩子的学习热情就越来越高涨了,所以通常受过鼓励或表扬的孩子会更加好学,成绩的进步也就更大。

日本专家研究表明,孩子的这一现象与大脑控制原始本能行为的“线条体”有关。大阪市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4名大学生进行了两项数字测试实验。,在实验前,事先告知这些学生这是一种智力测试,并在测试时用仪器分析他们的大脑活动。

在第一项测试中,电脑屏幕上会显示相应的图标,让学生们及时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随着图标越填越满,学生们了解到自己的测试成绩很好,能够感觉到自己是聪明的,因而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而第二项测试内容相似,但不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测试成绩,所以这些学生也就不能判断自己是否聪明,因此也就没有了成就感。

专家解析——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经过父母或老师的鼓励,内心就会充满自信,情绪高涨,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就容易取得成功。相反,那些不能受到外界鼓励的孩子,由于不能感受到任何的成就感,容易变得消极或颓废。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受人的情绪和情感影响的。人的情绪和情感的改善对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和智力活动的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父母应该以真诚的爱与鼓励使孩子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孩子潜在智能的释放,使孩子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活跃。相反,如果父母不懂得欣赏或鼓励孩子,对孩子冷漠无视,或者当孩子出现过错时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痛苦沮丧的情感体验,那么,孩子就会出现精力分散、智力下降,最后变得消极迟钝。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6岁的小女孩周末陪妈妈去商店买东西。孩子在商店里挑选了薯条、牛肉干、棒棒糖等喜欢吃的零食,妈妈也买了油盐酱醋等家庭用品。商店女老板笑着对孩子说:“玲玲,你买这些零食应该付多少钱呢?”孩子没有算过这么复杂的数学题,一下子被店老板给问懵了。小女孩看了看妈妈,只见妈妈表情很严肃,说:“玲玲,你看这薯条是5.5元一桶,牛肉干是6.5元一袋,棒棒糖是1.5元一支,你拿了4支。现在你算算应该付多少钱吧。算对了妈妈给你买,算不对你就别想吃了。”

妈妈的话让孩子非常着急,于是玲玲急忙说了一句13.5元,又说16元,孩子乱猜一气。妈妈看孩子不会算就乱猜,非常生气,抬手就打玲玲一巴掌,把零食放回原处,又狠狠地骂道:“还想吃零食,算了吧,这点账都不会算,吃什么吃,我看是白痴!”玲玲气得大哭,捂着眼睛就冲出了商店。然而,孩子还没跑几步,就被迎面而来的摩托车给撞飞了……专家支招——

玲玲的悲剧是令人深思的,毕竟她还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虽然也知道一些基本的算术,但是,这么复杂的算式让孩子来计算,还是有点难度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时间和鼓励。假如玲玲妈妈能够鼓励孩子慢慢算,并适度地给孩子一些提示,那么孩子也许会在妈妈的鼓励下慢慢地算出。而这位妈妈却对孩子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举动,说出了让孩子难以承受的话,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那么,作为父母又应该如何鼓励和纠正孩子呢?

支招一:正确、恰当地鼓励和表扬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父母很少对孩子进行表扬,理由是表扬会使孩子变得狂妄自大。但研究证明,只有那些不恰当的表扬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当孩子有进步而受到父母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时,非但不会变得骄傲自满,反而会更加谦虚和努力。因为孩子非常看重父母的肯定,而孩子要想经常得到父母的夸奖和鼓励,就必须注意保持进步。更重要的是,在肯定和表扬之下,孩子会更有成就感,这也会促使孩子下定决心为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做出更大的努力。

支招二:适当地给孩子以指导和提示。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其智力和认识能力还没有发展到成人的水平,如果让孩子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父母应该给孩子一定的指导和提示,避免使孩子像个无头的苍蝇一样乱碰乱撞,这样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更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如上面提到的玲玲的事例,由于孩子的智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算综合算式的程度,因此,这一个综合性的试题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确实到了“为难人”的程度。假如玲玲的母亲能够帮助孩子从中理清思路,单纯地让孩子算几加几等于几的算术题,肯定是难不住孩子的。那么,孩子不但会给妈妈和店长一个满意的答案,而且孩子还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不但妈妈高兴,孩子也会特别开心。

支招三:以幽默的方式来指出孩子的缺点和错误。

有人说:“幽默是化解人类矛盾的调和剂,是活跃和丰富人类生活的兴奋剂,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和绝美的行为方式。”由于幽默的应用,教育就能够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所以,父母如果采用幽默轻松的方法来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会更乐于接受。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总是以苛刻的语言指责孩子的错误或者缺点,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接受这种指责或批评,而且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相反,如果父母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孩子的错误或者缺点,不但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反而会让孩子很乐意地接受并改正自己的缺点。例如,当孩子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时,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乌鸦和狐狸”的故事,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深刻地认识自己的缺点,还有利于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诲。

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接受这种指责或批评,而且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相反,如果父母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孩子的错误或者缺点,不但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抗,反而会让孩子很乐意地接受并改正自己的缺点。例如,当孩子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时,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乌鸦和狐狸”的故事,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深刻地认识自己的缺点,还有利于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