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
9669900000047

第47章 余论:传统妖怪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传统妖怪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也许根本就是一个说了不如不说或者说了也白说的话题。有句话说得虽然损了点儿,但也道出了几分实情:“全世界搞理论的死光了,艺术也照常发展——没准儿还发展得更好。”是啊,日本妖怪文化一路发展到现在,直到近代才有好事者研究其“价值和意义”,在此之前它不一直枝繁叶茂吗?水木茂先生研究日本妖怪这么多年,将毕生的经历都投入妖怪研究中去了,关于“价值和意义”的论述又有多少呢?因此,把这个话题放在“余论”中来谈,也不算委屈了它。

早在百年之前,《妖怪学》的作者井上圆了就认为,妖怪的增减生灭和科学的普及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井上圆了眼里,妖怪文化本身没有什么正面价值,迟早会被现代科学一扫而光。对此,他得出三个结论:第一,在世间流传的妖怪,本来就是一些虚幻不实之物。第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普通人知识的增多,妖怪一定会减少。第三,妖怪之所以能够如此兴风作浪,是由于自古以来各种歪理谬论在民间的流传。他预言:“自今学问愈普及,则谓不出数年,通俗之所谓妖怪者,将全扫地。”

他的这个预言,如今看来是已经实现了。正如他在书中所说,宗教和教育这两者进步了,世界上所谓的妖怪都将云消雾散,不留其形。当年,井上圆了写《妖怪学》的目的是要用科学的方法破除迷信,而如今,大多数人果然已经不再相信妖怪的存在。但问题是,“妖怪迷信”虽然已经基本破除了,“道德革新”的目标却并没有实现。当今世上仍然“有贪利无厌者,节义之风,廉耻之俗,荡然扫地”[1],而且此情此景,比《妖怪学》成书之日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毒奶粉事件”,就是一个最让人发指的例子——如今,不少人已经把欺骗和伤害直接刺向了最无辜最柔弱的生命,“节义之风,廉耻之俗”又从何谈起?更让人心寒的是,这样的欺骗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妖怪们可不知道三聚氰胺跟蛋白质含量有什么关系!

因此,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妖怪存在与否和人们道德水平的高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并不是说妖怪消失了就能够换取一个天下太平。

另外,很多人喜欢用“非科学”来质疑妖怪文化。妖怪的确不是科学的,但是,不是科学的东西就一定是不好的东西吗?无法用科学的标准衡量的东西就一定没有存在的意义吗?科学的确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绝非所有的问题。当代人崇尚科学,自然会认为宗教是谬误,更何况妖怪文化?然而,科学和宗教应该是互补的,它们有不同的功能和适用范围,绝不可以互相替代。妖怪文化也是一样,它应该可以停留在科学之外,以自己的形态存在着,让人们看到除了科学以外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世界的方式。况且,这种解释世界的方式已经存在了千百年,在人类世界的很多领域都留下了痕迹,单说日本妖怪文化在民俗学上的价值就不容小觑,这从柳田国男等民俗学家对妖怪的重视程度上来看就可见一斑。毫不夸张地说,各国各民族的妖怪和鬼神,都是人类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无法被分离出去的。这些从原始时代的宗教意识中渐渐发展演变过来的信仰,是人类理性的形态之一,而且在当时它们也确实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打破了以前的很多信念,但却没能建立起可以同样支撑人们心理平衡与精神安宁的信仰。

梅原猛在《世界中的日本宗教》里描述了当今日本人生活的状况。他认为现在的人们“不用说不考虑自身的死,连自身的生也几乎不加考虑”。梅原猛说,在现代的日本,大多数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拼命地用功学习,上各种各样的私人学习班,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根本无法好好享受童年。孩子们拼命地学习,只是为了上个好学校。进了好学校之后看到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的人,于是就更加努力,一点点时间也不敢浪费,唯恐别人在竞争中超过了自己。这样拼命地用功学习十多年,终于考进了一所好大学。大学毕业,经过残酷的竞争和淘汰之后,终于又如愿以偿地进了一家好公司。可这并不是奋斗的结束,恰恰是奋斗的开始。为了当上模范职员,很多人必须早出晚归地在公司里工作,工作完回到家里常常感到筋疲力尽,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和心情和家人待在一起,于是就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冷漠。偶尔想要放松一下,不是去打高尔夫球就是去光线阴暗的歌厅唱卡拉OK。然而即便是在玩的时候也不能真正地放松,不少人甚至把打高尔夫球当做与客户沟通的重要途径,这样一来怎么还能享受它的乐趣?而在光线迷离的歌厅里放声歌唱,好像能够发泄一下心中的郁愤,多少还会让人产生一种感伤的情绪。等心中的郁闷渐渐平息了,再走出去面对一成不变的生活。就这样一年一年浑浑噩噩地工作下去,还没回过味儿来就到了退休的年龄。这时才忽然感到人生苦短,很多事还没来得及做,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已经渐渐一去不复返了!于是有些人在退休之后就陷入了一种空虚和无聊的状态——不用再去公司上班,一下子感到无所事事,于是被太太当成是“笨重的垃圾”,孩子们也都已经陷入了和自己当年相似的生活,有很多工作要忙,根本没工夫陪父母。于是,老人们就只能进入养老院,在里面每天和一些境遇相似的人们一起聊聊天,做做运动,回忆回忆自己的一生,接着开始迎接死亡的到来。

梅原猛所描述的这种生活,当然不仅仅为日本人所独有。在很多西方国家,人们对这样的生活早已开始了反思和追问。而且在中国的部分城市,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卷入这样的人生。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人类追求现代文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最近几十年来,有不少人已经意识到现代人这种注定的人生道路的枯燥和乏味,于是对科学主义的现代文明产生了深深的忧虑。《风之谷》、《幽灵公主》、《百变狸猫》、《妖怪大战争》等影片就是在对现代文明反思的基础上完成的。

无论人类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人也总是脱离不了自然的。现代文明的确带给了我们很多前所未有的便利。水木茂在《鬼太郎》中说:“妖怪什么的,是马上就要灭绝的种族。人类更像是妖怪,只要敲敲电脑的键盘就要什么有什么。”是啊,我们现在每天最正常的生活,是连妖怪们都要望而兴叹的。然而这种生活也使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和疏远。在古老的信仰和价值观念还能够约束人们行为的时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张,而是自有一种朴素的与自然相处的智慧。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人长期以来忘记了这样的生态学的智慧。因而把人与自然——即与其他动植物仅理解为敌对关系,一味地认为人征服自然是文明的进步。农耕畜牧文明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城市文明,就是建立在这种原理之上的。正因为如此,古代城市文明发达的地方,现在森林已遭到彻底破坏,自然变得极其贫乏。文明是一边蚕食自然一边发展的,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的科学技术文明,几十倍地加速了对自然的破坏、对自然的征服”。[2]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梅原猛等人才那么急切地呼吁,人类有必要恢复“万物有灵论”的声誉,而不能把它简单地等同于迷信。迷信和信仰完全是两码事。把一些信仰当做迷信去反对和批驳,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这种担忧不仅仅出现在宗教学家的论述中,也表现在妖怪文化的“复兴”热潮上。水木茂等人提出要重新审视妖怪文化,无疑也是基于同样的忧虑,同样包含着对传统价值体系的追念。经过千百年形成的妖怪文化里确实有迷信的成分在,但是它同时也包含着可贵的众生平等、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命哲学,还有怎样与别的生物相处的智慧。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们对妖怪文化的热衷并不只是停留在追求惊险刺激的层次上,而是出于对这种古老文化中所蕴涵的朴素信仰的认同。说到这里,笔者又想起黑泽明的电影《梦》中的最后一个梦境。那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子,也许从来就不曾存在过——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那些朴素的传统观念和信仰比现代文明更能接近梦中的境界。

在水木茂的《鬼太郎》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对传统丧失、信仰丧失的忧虑;宫崎骏的电影同样如此。宫崎骏曾说过,日本的动画将会没落,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的资源会枯竭——日本年轻人的思维已经越来越西方化,许多日本民族自己的传统已经流失。所以,尽管日本还有许多新的动画片在不断涌现,却已不再独特、不再是不可替代的了。一个民族宝贵的审美经验是不多的。后人如果能够成功地复制和传承,就可以说是很大的贡献。而诸如黑泽明的电影、宫崎骏的动画等杰作,把包括妖怪文化在内的日本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表现,难道不是值得推崇和借鉴的吗?

嘲笑和否定总是比较容易做到。有了现代科学的支持,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否定妖怪的存在,甚至把它当做嘲笑的谈资。然而这么做却并无益于加深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因此,与其去嘲笑和否定,不如沉静地想想:妖怪真的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吗?妖怪的出现真的就是彻头彻尾的谬误吗?

妖怪文化并不是恐怖的文化,也不是猎奇的文化。之所以说妖怪文化到现在仍然有价值,决不是因为被它的光怪陆离照花了眼,而是透过荒诞的表面,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它包含在其中的严肃内核;撇去虚幻的浮沫,我们能够明白地看到它其中蕴涵的真理。

注释:

[1]参见井上圆了的《妖怪学》。

[2]〔日〕梅原猛著,卞立强,李力译:《世界中的日本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