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般的电视品牌宣传片不同,该片是由德国导演负责拍摄制作的。广而告之广告公司的创意部副总监周家宏透露,选择德国导演其实是一个很缜密的计划。
第一,这个广告宣传片不太适合在亚洲做。不管是日韩导演,还是新加坡、泰国的导演,大家都对中国、对东方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做出来的《水墨篇》肯定不是很纯粹的中国味道。第二,选择德国团队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基本是零,中国只不过是地理名词。这样的好处就是,我们完全可以用我们对中国文化的阐述去影响他们的执行。
四、国际传媒品牌忠诚
国际传媒品牌忠诚,是品牌资产的重心所在,可分为认知性忠诚、情感性忠诚、意向性忠诚和行为性忠诚。认知性忠诚,是指经由品牌相关信息直接形成的,认为该品牌优于其他品牌而形成的忠诚;情感性忠诚,是指在使用某种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并获得持续满意后,形成的对该品牌的偏爱和情感;意向性忠诚,是指顾客十分向往再次购买某个品牌,不时有重复购买的冲动;行为性忠诚,是指顾客将忠诚的意向转化为实际行动,甚至愿意克服阻碍实现购买。落实到国际传媒品牌上,就是受众由于对某一媒体的内容与服务感到满意,愿意长期阅读某一报纸、收听某一频率、收看某一频道等,并保持较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行为。这种品牌忠诚尤其体现在需要自费订阅、收视的情况下。例如,读者长期订阅某份报纸或杂志、观众长期将某个频道或频率作为自己的首选频道或频率等,都是传媒品牌忠诚的典型表现形式。
一旦某个国际传媒的品牌忠诚度较高,不但可以节约其运营成本,并减缓与其他媒体的竞争,而且有利于吸引潜在受众。需要指出的是,口碑传播情况、收视率/阅读率高低是检验传媒品牌忠诚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
对于国际传媒品牌而言,要想建立较高的品牌忠诚,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首先,要让自身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超过受众的期待,让受众感觉到通过某个媒体可以获得超量、超值的信息、资讯和快乐、幸福等感受;其次,要经常与受众展开互动交流,定期举办活动,成立读者/观众俱乐部,建立受众数据库,设立有奖观看/阅读体系等;第三,当国际传媒品牌进入不同的地区时,要注意媒体特色、个性与当地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相融合等。
下面的例子是一位原本具有品牌忠诚的受众,由于其所钟爱的国际传媒进行不实报道而失望至极的表述。
案例:我不再看《华尔街日报》
从今天开始,我不再是《华尔街日报》的读者。我已经把这家报纸的网址从我的浏览器中的“书签”里删除,我还把每天通过电子邮件订阅的《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划入垃圾邮件。
我将利用一切机会,请求我的朋友和同事,不要再看《华尔街日报》,也不要再去浏览《华尔街日报》网站,更不要在它的网站上发帖子。我将对每一个中国同行说,请不要引用《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或评论。我还要对那些订阅《华尔街日报》的中国人说,不要再浪费你们的美元了。
10多年来,作为《华尔街日报》的忠实读者,我每天都要阅读这个在国际上颇有声望的报纸。在国外工作时,我还是它的持续订阅者,并从中获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直到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的信箱里每天都会收到《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坦率地说,《华尔街日报》近年来的对华报道、评论越来越令我失望,其中有不少都带有偏见与无知。考虑它所提供的财经新闻和评论还有些价值,我仍然没有放弃阅读这份报纸。但是,此次《华尔街日报》对乌鲁木齐“7·5事件”的报道,越来越让我无法容忍。它不再只是以偏见和无知来看中国,而是公然站在了恐怖分子一边,成了他们的代言人。
连日来读了数篇《华尔街日报》亚洲版的报道,有的在文中提到维族用的是“抗议者”,提到汉族用的是“暴徒”;有的报道把暴乱称为“流血事件”,并说是由维族人抗议“不公正待遇”而引发的……我起初认为这是西方媒体的偏见所致。但8日网站上的变化,简直无法让人容忍。“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首领热比娅的头像在显著位置出现,链接的是她的文章“维吾尔的真实故事”。而另一篇找不到署名的文章的标题是“乌鲁木齐的起义”,副题是“北京镇压了穆斯林少数民族”。用不着再更多地引用这些文章里的话,因为这些胡言乱语翻译过来,是对视线和心理的极大污染。
是的,《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可以辩解说,这就是平衡与公正。但不知他们想过没有,如果在“9·11事件”发生后,中国某家媒体用“纽约的复仇——穆斯林少数民族对美国霸权的抗争”这样的标题,来评论这件事情,他们还会认为这是平衡、公正吗?
请记住,那些残忍到连几岁的孩子都不放过的暴徒,在哪个法治国家,用哪条法律来解释,都是暴徒,都是恐怖分子!
阅读这些报道和评论,我有一种被羞辱的感觉。我可以忍受偏见,但绝不可以忍受羞辱。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读者愿意去阅读一份让自己感到被羞辱的报纸。《华尔街日报》可以不在乎失去我这一个读者,但我绝对在乎自己的人格和民族的尊严。
当然,我也可以选择写文章、发帖子的方式,反驳这些报道和评论,但我觉得和恐怖主义代言人辩论,根本就是一件有损自己名誉与形象的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弃阅读《华尔街日报》,眼不见心不烦,让自己的心灵更清静一些。
从今天开始,我将对每一个不再阅读《华尔街日报》、不再给《华尔街日报》写稿的中国人说:“谢谢!”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华尔街日报》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让中国人民无法接受其报道所选择的角度,最终引发中国读者的强烈抵制与愤怒。事实上,《华尔街日报》一贯以严肃和深度的报道风格见长,对题材的选择也非常谨慎,在编辑上始终采用传统的黑白灰三种配色,只有在广告部分才出现少量的色彩;报纸上绝大部分为文字报道,图片新闻很少。但正是由于其此次报道的不够理性,从而丧失了大量中国读者。
由此可见,受众对国际传媒品牌的忠诚,并非持久不变的。当品牌出现危机的时候,建立再长时间的品牌忠诚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降低以至消失。
此外,国际传媒其他专属品牌资产还包括传媒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通路关系、分销系统等内容。
案例:BBC的品牌管理
过去的BBC环球,以其媒体的属性划分部门实施管理,电视、广播、杂志、出版各为一体、各自为战。这样,各部整合资源、协同作战的效率便大打折扣。BBC于是决定以品牌为导向来重新组织内部的架构。
节目内容都被当作品牌来看待
它们被划为五大品牌群:音乐、少儿、教育、资讯、戏剧、娱乐,而不是以往单一的视听或印刷产品。每一品牌有一根像“管道”一样的运作模式,帮助把BBC的品牌定位理念渗透至从电视到出版等所有的媒体形式中去。
整合各种媒体形式
利用品牌线式的管理,整合利用多媒体资源,推广重点品牌。“迪莉亚烹饪”就是这种品牌战的典范:“迪莉亚烹饪”首先是一个电视节目;其后BBC出版的同品牌的书籍马上铺满了所有书店的首要柜台;然后每周又有BBC的著名电视节目杂志“迪莉亚烹饪”跟进,运用专题进行炒作;最后每月BBC的“美味”杂志当然也不会放过这等美味,将其放入其中,再做一道“大菜”。
BBC环球的主管毫不保留地介绍了他的品牌作战部署:建立品牌—上电视—全球化利用—最终让品牌在“最广泛的媒体形式上发挥最大作用”。这种品牌管理手段既从内部整合利用了内容与媒体资源,又在外部令市场利益最大化。
为了获得准确的人口统计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国外受众属性信息,BBC已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受众调研,依据受众调查的结果,BBC作出了相应的战略性调整,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环境、受众变化等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传播手段。2005年10月25日,BBC世界电台台长奈杰尔·查普曼宣布了该台2006年到2010年的发展战略规划。BBC世界电台的目标受众定位有着充分的差异化考量,其中BBC世界电台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要面对的目标受众是当地的舆论领袖;BBC世界电台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对的目标受众是需要基本新闻和信息的人们;而BBC世界电台在激烈冲突和极度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面对的目标受众则是需要最基本服务的人们。
第四节 国际传媒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必要性
国际传媒品牌整合营销传播,是指把传媒品牌与受众、利益相关者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影响受众的媒体消费行为和建立长期的关系作为目标,从受众和利益相关者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传播的过程。由于传媒品牌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增强,新兴媒体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显得愈来愈重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传媒生态环境中,国际传媒品牌整合营销传播十分必要,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增进对本传媒机构的了解、消除对国际传播的抵触、扩大受众市场份额、加强与受众和利益相关者的互动。
一、增进受众和利益相关者对本传媒机构的了解
“很多去过非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相对CNN、BBC等西方媒体而言,中国媒体的声音显得较为弱势。在非洲的酒店里,打开电视,可以非常容易地收到CNN、BBC的电视,当地电视台的国际新闻也几乎全部是转播这些媒体的报道。除了国际新闻,非洲人获取当地的新闻甚至也是以西方媒体为主要渠道。”
2010年11月25日,中央电视台非洲中心记者站揭牌典礼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非洲中心记者站的成立,是中央电视台完善全球新闻采集报道网络、提升新闻核心竞争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又一重要举措。
近年来,在中央“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的国际传媒通过卫星覆盖、频道落地、租台、建台等方式,在渠道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