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9657100000094

第94章 上海屋檐下(选场)/夏衍(3)

(黄家楣从窗口探出头来)

黄父今年雨水太多,低的田春苗要补种了……

赵振宇多玩几天呐,上海好玩的地方还多呐。

黄父(哄着小孩,自言自语地)好,好,外面去买东西给你吃。……(正要出门的时候,电光一闪,一个响雷,他只能回转,望了望天,对赵振宇)所以说,这个世界是变啦,咱们年纪轻的时候,天上打闪,总有雷的声音的,可是变了民国,打闪也没有声音啦,对吗?有人说:雷公敲的鼓破啦。

赵振宇什么,方才不是……(一想就明白了)哈哈!……(大声地)老先生!雷公的鼓没有破,还是很响的,你老先生的耳朵不便啦,所以听不见啊,哈哈哈……

黄父什么,我说,不打雷,地上的春花就要……

赵振宇(好容易制止了笑,对他妻子)你听见吗?他说变了民国,天就不打雷啦,哈哈哈——(又诚恳地对黄父)天上的雷,是电气,换了朝代也要响的……(又听见远雷声)诺诺,又响啦。

黄父(摸不着头脑)什么?天上……

赵振宇(大声)天上的雷,不是菩萨,是电气,(对他耳朵)电气……

黄父(还是不懂)生气?我……我不生气。

赵振宇(大声)电气,电灯的……

赵妻酱油没有了,去买!

赵振宇(大声地)天上的云里面,有一种电气,电……

赵妻(将酱油瓶拿到他的鼻子前面)去买酱油!

赵振宇(忘其所以,用更大的声音对他妻子)叫阿牛去买!

赵妻(一惊,狠狠地)我又不聋!

(始终忧郁着的黄家楣,这时候也不禁破颜一笑。)

赵振宇(省悟)啊,对啦,(低声)叫阿牛去买吧!(又回头对黄父,同样低声地)天上有一种电气,……

赵妻(狠狠地)阿牛在念书。(把酱油瓶塞在他手里)

赵振宇(无法可想,对黄父大声地)等一等,我就来。(出去)

黄父(莫名其妙,对赵妻)他说什么?唔,耳朵不方便……(回身上楼去)

桂芬(正拿了铅桶下来,在楼梯上)爸爸,当心。(开了楼梯上的电灯)

黄父(一怔)唔,……(望着电灯,上楼去)

赵妻(看见桂芬下来)喂,为什么老先生今晚上要回去了?

桂芬(点头无言)

赵妻有了什么要紧的事?家里……

桂芬老年人都有点儿怪!说起要走,今晚上就要走啦。

赵妻(鬼鬼祟祟)你知道,(指着客堂间低声)林师母从前的男人……

赵振宇(回来,看见那种神气)改不好的脾气,我跟你说,人家的事,不要管,人家的丈夫也好……

赵妻(狠狠地制止了他)嘘,(低声地)那你为什么要来管我呐?

赵振宇(搔着头进去,忽然想起)啊,楼上的老先生呢?方才的话没有讲完呐。

赵妻(依旧鬼鬼祟祟地对桂芬)方才我听见姓林的跟他说,葆珍怎么怎么样……(见阿香走过来听,狠狠地)听什么?小鬼!(继续对桂芬)姓林的跑走啦,方才我听见女的在哭,啊哟,这事情真糟糕吗!那男的你看见过没有?

桂芬(摇头)还在吗?

赵妻(点头)唔,穿得破破烂烂的,像戏里做出来的薛平贵……

(正要讲下去的时候,林志成带着兴奋的表情,从后门进来。她很快地将要讲的话咽下,若无其事。)

(林志成手里拿了一瓶酒和一些熟食之类的东西,照旧谁也不理会地往里面走。)

赵振宇(看见他)噢,林先生!(站起来,用手指着晚报上的记事)你们厂里今天——

(林志成好像不听见似的走过,赵振宇只能重新坐下,赵妻兴奋地望着林志成的背影。)

杨彩玉(望着修好了面的匡复)瞧,不是年青了很多吗?

(林志成无言地进去,杨彩玉和匡复离开了一步,匡复多少的觉得有点狼狈。)

杨彩玉方才厂里的小陈来过啦,说要你——

林志成(沉重地)我知道。(将酒瓶和熟食交给杨彩玉)

杨彩玉厂里有什么事吗?说要你立刻就去……

林志成我知道,家里没有什么菜,到弄口的小馆子里去叫几样。(对匡复)今晚上喝一点儿酒吧。

匡复志成,您——

林志成(强自振作,态度很不自然)复生!咱们已经很久不在一块儿吃饭啦,你不喝酒,可是今晚上也得喝一杯,我也很久不喝啦,我今天很愉快,你要替我欢喜,我解放啦。

匡复(苦痛)志成,你别这么说……

林志成不,不,今天真痛快,我从一方面受人欺负,一方面又得欺负人的那种生活里面解放出来啦。(大声)我打破了饭碗。可是从今以后,我可以不必对不住自己良心地去欺负别人啦。

匡复

杨彩玉

(差不多同时地)什么,你……

林志成笑话,要我去收买流氓,打人,哼,我为什么要这样下流,我可以不干!哼,真痛快,什么工务课长,平常那么威风,(渐渐兴奋)今天又给我看到了!(对杨彩玉)你去预备饭吧。

匡复(关心地)志成,你休息一下,我看你很倦了!

林志成不,不,我很高兴,压在心上的一块大石头,今天才拿掉啦!复生!这不是很奇怪吗?以前,我尽是害怕着丢饭碗,厂里闹着裁人的时候,每天进厂,都要看一看厂务主任的脸色;主任差人来叫的时候,全身的血,会奔到脸上来。可是今天,当他气青了脸,拍着桌子说“你给我滚蛋”的时候,我一点也不怕,我很镇静,这差不多连我自己也不相信。……

杨彩玉(端了一盆水给他)你……

林志成(兴奋未退)工场管理本来不是人做的,上面的将你看成一条牛,下面的将你看做一条狗。从朝到晚,上上下下没有一个肯给你看一点好脸色,可是现在,我可以不必代人受过,可以不必被人看做狗啦,(歇斯底里地)哈哈哈!

匡复志成,你别太兴奋!……

林志成可是,第一,你得先替我高兴啊,我从这样的生活里面逃出来……

杨彩玉(不自禁地)那么你今后……

林志成今后,唔。(不语,洗脸)

(这时候赵妻偷一个空,又来窥探,一方面阿香看见母亲不在,,便一溜烟地往门外跑出。)

赵振宇阿香,阿香!(赵妻回头看了一眼)

(送包饭的拿了饭篮从后门进来,一径往楼上走,到前楼门外叩门,不应,偷偷地从门缝里张了一下,将饭篮放在门口,下。)

(林志成洗了脸,杨彩玉去预备夜饭)

林志成(走到匡复面前,欲言又止)唔,复生!

匡复什么?

林志成我们还能跟从前一样的……做朋友吗?

匡复那当然……可是,这事情,我还得跟你……不,嗳,我不知怎么说才好!……

(林志成颓然地坐下。赵妻回来,看见阿香不在,跑到门口。)

赵妻阿香,阿香!(出门去,一会儿就扯着阿香进来)死东西!整天的野在外面,你不要吃饭吗?

(桂芬在平台上用打气炉烧饭。杨彩玉拿了钱出去买菜。)

林志成(习惯地)什么,葆珍还没有回来吗?彩玉,去找一找葆珍!

(门外卖物声,静静地。)

——幕落(选自《夏衍剧作集》第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出版)

作品导读

夏衍(1900—1995),1927年以一个“不曾写过一篇作品的非文艺工作者”的身份跨进了文艺界,在翻译、戏剧、电影、杂文和文学评论等诸多方面都有所成就。代表作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电影剧本《狂流》、《春蚕》等。1929年与郑伯奇等人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运动。1930年加入“左联”,并当选执委,对左翼戏剧和电影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完成于1937年6月的三幕剧《上海屋檐下》,描写了抗战前夕上海一个普通里弄中五个家庭各自不同的命运。作者运用细腻、生动的戏剧笔法,写出了既有个性特点、又能概括现实人生的人物群像。这五户平凡人家的生活看上去琐碎而安稳,但在相继展开的一幕幕“近乎无事的悲剧”中,作者描绘的都是悲凉而无奈的人生图画。似乎只有杨彩玉的女儿林葆珍“勇敢的小娃娃”的歌声,还透出了一丝希望。

在这出话剧中,夏衍将重心放在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上,将本应紧张的情节化为近乎无声的内在戏剧冲突,展示了人物内心复杂而矛盾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出丰富的悲剧意蕴,显示出作者要“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出一个即将来临的伟大的时代”的创作意图。(夏衍《谈〈上海屋檐下〉的创作》)

全剧以林志成、杨彩玉、匡复三个人的关系发展为主线,表面上看似乎很平静,但每个人的内心都隐藏着诸多复杂的思绪:杨彩玉与匡复重逢时的激动、愧疚与痛苦;匡复的吃惊、失望与苦闷;林志成的难堪、伤感与失落等等。人物的情感线索一波三折,把交融着柔弱与坚强、感情与理智、生活与事业等复杂的心理变化表现得细致而真实。

在全剧的结构上,也显示了夏衍的独具匠心之处。他把上海普通里弄的房屋作了纵剖面,舞台上五个家庭的场景同时出现。在林家这条主线索之外,几条分支线索互相穿插,同时并进,有条不紊。其中如黄家人的对话,施小宝和小天津的对骂,李陵碑的哼唱,赵家的争吵等,给人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

夏衍的戏剧语言自然、朴素、简洁而含蓄,有鲜明的上海地方色彩,人物对白沉实自然、幽默风趣。正如刘西渭先生所评述的,“如今一位作家自然而又艺术地把平凡琐碎的淤水聚成一股强烈的情感的主流。情调是单纯的、忧郁的,《上海屋檐下》的地方色彩却把色调渲染得十分斑驳。作者更又聪明让观众在沉痛之后欢笑,在欢笑之后思维。这里没有夸张,他把平凡化为真实,再把琐碎化为陪衬,然后画龙点睛,他把活人放了进去。”(刘西渭《〈上海屋檐下〉》)

拓展阅读

夏衍:《心防》、《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

王文英:《夏衍戏剧创作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谢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