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9657100000064

第64章 血字/殷夫

血液写成的大字,

斜斜地躺在南京路,

这个难忘的日子——

润饰着一年一度……

血液写成的大字,

刻划着千万声的高呼,

这个难忘的日子——

几万个心灵暴怒……

血液写成的大字,

记录着冲突的经过,

这个难忘的日子——

狞笑着几多叛徒……

“五卅”哟!

立起来,在南京路上走!

把你血的光芒射到天的尽头,

把你刚强的姿态投映到黄浦江口,

把你的洪钟般的预言震动宇宙!

今日他们的天堂,

他日他们的地狱,

今日我们的血液写成字,

异日他们的泪水可入浴。

我是一个叛乱的开始,

我也是历史的长子,

我是海燕,

我是时代的尖刺。

“五”要成为报复的枷子,

“卅”要成为囚禁仇敌的铁栅,

“五”要分成镰刀和铁锤,

“卅”要成为断铐和炮弹!……

四年的血液润饰够了,

两个血字不该再放光辉,

千万的心音够坚决了,

这个日子应该即刻消毁!

1929年5月底(原载1930年5月1日《拓荒者》第1卷第4、5期合刊)

作品导读

殷夫(1909—1931),另有笔名白莽,曾在上海从事共产党的地下活动,1930年加入“左联”,并担任共青团中央刊物《列宁青年》的编辑。1931年2月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著名的“左联五烈士”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等。

殷夫的诗作,大都以正面讴歌工人阶级的斗争事业、表达自己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与旧世界彻底决裂的信念为主题,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时代感,被称为“红色鼓动诗”。写于1929年“五卅”运动四周年前夕的《血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政治抒情诗,以震惊一时的“五卅”惨案为题材,通过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一个革命者誓与旧世界决战、为新时代催生的豪放气势。

在诗的一开篇,诗人就以“血液写成的大字”、“斜斜地躺在南京路”、“刻划着千万声的高呼”等形象化的语言,再现了“五卅”运动波涛壮阔、声势浩大的斗争情景,呼吁人们牢记这个难忘的日子,记住敌人残酷的罪恶和革命者所付出的血的代价。随后,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呼喊“五卅”能够“立起来,在南京路走”,希望“五卅”留给人们的不仅是怀念,还应该成为无产阶级共同奋斗的发动令。最后,诗人呼喊“千万的心音够坚决了,这个日子应该即刻消毁”,再次号召工人阶级的斗争事业继续下去。全诗豪情激昂,气势澎湃,诗人运用了反复、对照和拟人等艺术手法,造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旋律,鼓舞着人们去思考自己民族和阶级的命运。

殷夫善于将政治原则和诗歌意象有效地结合起来,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诗作“有着丰富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情,而没有他的同时代的诗人们在作品中常常出现的那种标语口号化的缺点”。(力扬《读殷夫同志的诗》)鲁迅曾给予这位英年早逝的旧友以较高的评价,认为他的创作“并非要和现在的一般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并赞扬他的诗歌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

拓展阅读

殷夫:《给母亲》、《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别了,哥哥》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