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肖凤文集(散文卷)
9650700000047

第47章 欧洲文化觅踪(3)

戛纳怀古

从瑞士日内瓦,又回到了法国戛纳。

清晨从日内瓦出发,沿着高速公路向法国进发,坐在豪华大巴里,从玻璃窗内向外面看去,风景如画。读者朋友一定看过美国影片《音乐之声》吧?影片开始时女主角在绿色的原野上引吭高歌,那极佳的景致就是我此时从窗外看到的,甚至比影片中展示的还好。虽然影片里写的是奥地利故事,但窗外的瑞士风光,比起它的近邻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午时分进入了法国小城瓦朗斯,在城郊的一间法国餐厅里用了一份典型的法式午餐后,再上路,下午时分终于抵达了大名鼎鼎的法国影城戛纳。

原来戛纳是座临海的山城,这种类型的城市是最美丽的。

此时的地中海海水,呈现出浅蓝色和淡紫色的绚丽色彩,显得十分妩媚。海水的边缘是米黄色的沙滩,我们行走在柔软的沙滩上,温暖的海水不时温柔地流到我们的脚下,仿佛在向我们频频地发问:“朋友,你从哪儿来呀?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沿着海岸线向上推进,盖起了一座又一座,一层又一层,颜色和造型都十分考究的小楼,还有几座辉煌的大厦。举行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大厦,就矗立在离海岸线只有几百公尺的地方。我们到的这一天,正举行国际传媒交流会,所以海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常在欧洲电影里看到的那种旋转游艺车,正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悠然转动。有几个高大的黑人中年男子,在离电影大厦不远处的马路上,摆起了出卖工艺品的地摊,文雅地向着我们和其他行人叫卖。

因为戛纳就在地中海岸边,所以气候非常温暖而柔和。已经是秋天,当地的老妇人仍然穿着很薄的连衣裙;而在沙滩上,也看见了有穿着比基尼泳衣的性感女郎,“扑通”一声跳进海水里游泳。

传说中戛纳这个地方是一个英国贵族在1648年发现的。那一年他照例去法国的另外一个著名旅游胜地尼斯度假,不巧尼斯流行瘟疫,他不得不折回,在返回的路上发现了戛纳,当时这里还是一个小渔村。他在此地首先建设起别墅,之后其他的英国贵族纷纷仿效他。经过了350多年的努力,戛纳终于发展成为比尼斯更负盛名的文化艺术与旅游胜地。直至今天,这里一直是世界各地的贵族显要和富商巨贾们喜爱的冬季休养地。

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这里的美景。曾有不少著名作家在此长住。

比如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法国作家梅里美就喜欢这个富有浪漫气息的地方。他不仅长期居住在这里,他也逝世在这里。他写的那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如《高龙巴》和《嘉尔曼》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篇章,早在五六十年代就被翻译成中文,赢得了千千万万的读者。根据《嘉尔曼》改编成的歌剧《卡门》,它那华彩的旋律,曾经在我国的舞台上迥响,并且几乎响遍了全世界。

写出了《一生》、《漂亮朋友》等长篇小说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也曾经在戛纳长住。《一生》的结尾处有一句充满哲理的话语,莫泊桑写道:“人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人生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坏。”四十几年前,这句箴言曾令我年轻的心感到困惑与震颤。《漂亮朋友》的结尾处,同样有一句令我终生难忘的总结语,莫泊桑指出,在他生活着的那个地方和那个时代,“前途是流氓们的”。莫泊桑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力透纸背的写作才能,真令人叫绝。我想他面对如此的现实,心情一定是忧郁的。住在这样一个气候温暖且风景优美的城市,也许能够舒解他心中的郁结吧?他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和《项链》等也很著名,《项链》曾被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课本,《羊脂球》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改编成广播剧反复播出。

据说当代的美国影星们也喜欢来戛纳休假。一位动作片巨星更是花样翻新,他半年前就先预订房间,让饭店按照他喜好的式样重新装修。这样奢侈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比起那些忧国忧民的古典作家们来,就显得有点儿卑俗了。他本在欧洲出生并在欧洲长大,暴富之后,为何不想想,怎样为故乡和人民做点善事呢?

进入意大利

我们的汽车自由自在地穿越过法国不设防的边境,就轻松自如地进入了意大利的领土。司机马里奥是一位英俊和蔼的小伙子,他已经载着我们在欧洲诸国转悠了很多天,今天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异常兴奋。一进入意大利的领土,他就往录音机里塞进去一盘新磁带,立刻,整个车厢里就响起了意大利男高音华美的歌声,那高音在欢唱我们非常熟悉的《我的太阳》。

进入意大利国界之后,明显的感觉是建筑物要比北方诸邻国破旧些,环境也脏乱些。可是,为什么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还是要一窝蜂似的往意大利跑呢?

只要想一想这个国家曾经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想一想那些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最先举起人文主义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的伟大先躯者们,其中的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这个国家里,你就会明白,意大利是一个能够激发想象力的地方。

恩格斯曾称这些先躯者们是“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自然辩证法〉导言》)。自然科学家与艺术家达·芬奇,几天前我们刚在巴黎卢浮宫里欣赏过他的《蒙娜丽莎》油画原作;饱受宗教裁判所迫害的科学家伽利略,中学物理课上就知道了他的名字;被宗教裁判所用火刑活活烧死的哲学家布鲁诺,读大学时曾被他的事迹深深震动;雕塑家与画家米开朗基罗,青年时代就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三巨人传里阅读过他的传记;还有拉斐尔,等等,等等,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只要想一想这个名单,你就会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产生由衷的敬意。他们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文主义先躯者们的思想和作品,不仅影响了西方文化的进程,也影响和熏陶了我国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一代宗师。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诸位先生,正是在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才倡导和发起了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

中午时分,我们到了意大利北部城市热那亚。这里的气温明显要高一些,感觉有点热。穿过火车站附近的商业街,在一条曲里拐弯的小巷子里,我们走进了一家由浙江温州人开的中餐馆。

离开北京前,到过意大利的朋友就一再叮嘱,要“注意小偷”。午餐过后,步行返回车站广场,我们的大巴停在那里。快到车门前,只听导游大声叫道:“注意小偷!注意那三个女孩子!”定睛一看,一个约有十三四岁的吉卜赛小姑娘正向我们靠拢,她手里拿着一块布,据说这是她作案必用的道具,她身后还跟着两个年龄更小的女孩。这个小首领看见我们对她很警惕,就一边微笑着,一边无奈地走开了。坐到车上,导游才对我们说:“多亏马里奥,是他提醒的。他是意大利人,又长年在外奔波,最会分辨何人是小偷。”

我们大声向马里奥说“三克油”,又为没有丝毫损失而得意。于是马里奥又踩动了油门,载着我们向南方驶去。

佛罗伦萨

我国现代诗人徐志摩20世纪20年代曾经到过佛罗伦萨,他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在1925年7月写了一篇名为《翡冷翠山居闲话》的优美散文,向国人介绍这个地方,不过他把佛罗伦萨译为“翡冷翠”。这个地名的确很美,据说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鲜花之城”。

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意大利古城。这里是许多大师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的《神曲》作者但丁,还有人文主义的先驱、意大利的另一位著名诗人、诗集《歌集》的作者彼特拉克,都诞生在这座城市里。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的《十日谈》的作者簿伽丘,也在佛罗伦萨居住过很长的时间。因为时间紧迫,我们只到了但丁故居,那是一座十分古朴的小楼,位于一条曲曲弯弯的幽深小巷里。据记载,被后人称为“艺坛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三位大师,曾在1506年于佛罗伦萨聚会,为艺术史增添了一段流传久远的美谈佳话。

市政广场上的兰齐走廊,今天已是露天的雕塑博物馆,陈列着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其中有根据希腊神话故事雕成的赫拉克里斯神像,还有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象》,不过后者据说是复制品。如果导游不说广场侧面的一座古建筑物就是现在的市政大厅,我简直就以为此地都是艺术博物馆的地盘。

离市政广场不远处有一座圣玛丽亚教堂,它的形象与过去看过的欧洲座座教堂都很不一样,它的颜色鲜艳,外墙是用桔红、纯白、浅绿三种颜色的大理石拼嵌而成的,显得异常华美,不像过去看过的教堂那样显出庄严肃穆的风格,圣玛丽亚教堂的风格是妩媚的。

黄昏时分,我们从阿尔诺河边走过,阿尔诺河是伦罗伦萨的一条河,正如塞纳河之属于巴黎。抬头向远方望去,看见了被称为“旧桥”的那座石桥。传说中,诗人但丁和他终身热恋的贝娅特里丽齐,就是在那座石桥上相遇的。这种古典的浪漫,更增添了这座城市的风情万种。

漫步在伦罗伦萨的街头,很自然地会随时发思古之幽情。它的条条街道仍然铺着很古典的鹅卵石,幢幢楼房看上去也都是年代久远的石头建筑物。有些庭院幽深的老宅,好似古堡,寂静无声,像是没有人居住,让我立刻想起了若干年前看过的一部意大利电影《魂断佛罗伦萨》。整座城市都显得古老、浪漫,而又神秘。

直到今天,佛罗伦萨仍然保留着文化古都的特殊风貌,既没有工厂,也没有红灯区,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不过我们也看见了穿着一身黑色皮衣在古巷里穿梭狂奔的“摩托车党”,还有肤色各异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群。这些景象,才给这座古城注入了些许现代气息。而我,来自遥远东方的一个旅人,当我在佛罗伦萨街头乍一看见那些狂奔着的“摩托车党”时,才清醒地意识到,我并没有回到文艺复兴的辉煌时代,而是生活在即将迈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里。

罗马

远远地看到极具风格的断壁残垣,知道已经抵达罗马了。

罗马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不仅是成立于公元前30年的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和首都,它也是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的意大利首都。因为它的古迹处处可见,而且保存得十分完好,有人干脆把罗马叫做巨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

闻名遐迩的竞技场遗址,建立于公元80年,它几乎已成为罗马城的象征,我几十年前就在报纸杂志上看见过它的照片,今天终于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它的气魄非常宏伟,外墙有520米长,53米高,可以容纳4.5万名看客,是古罗马的王公贵族用奴隶的鲜血和生命,进行打赌和取乐的地方。可以说今天各国体育场馆的造型,都是沿袭古罗马时代竞技场的设计而来——圆形的广场,一层又一层的从低处向高处扩展的看台。只不过现代的体育比赛是恪守规则的文明者之间的较量;而古罗马时代的暴君和王公贵族们,则是嗜血的残忍的观赏者而已。

建立于公元312年的罗马凯旋门,就矗立在竞技场遗址的附近,我觉得它十分眼熟,仔细一看,原来它的造型与巴黎那座凯旋门的造型十分相像。据说拿破仑下令修建的巴黎凯旋门,就是根据罗马凯旋门的设计加以放大而建造的,虽然后面的一座始建于1806年,距离前者的落成已经过去了1500多年。

美国好莱坞影片《罗马假日》中曾经拍摄过不少罗马古迹,用来作为故事背景的“特雷维喷泉”和“真理之口”,都在罗马城的市中心区,距离著名的威尼斯广场不远的地方。

特雷维喷泉,有人称它为少女喷泉,有人称它为许愿泉,建于公元19年,传说里是把20里地以外的泉水引进了罗马城,而泉眼是一位少女发现的。这是一座既精美又雄伟的建筑物,中央站立着身体健壮肌肉发达的海神,海神的左右两侧站立着两位温柔的女神,她们分别象征着“富饶”和“安乐”。三神的脚下雕刻着带有翅膀的神马,神马下面是巨石。股股泉水从建筑物的各处喷射而下,流入巨石下面的蓝色泉水池。特雷维喷泉仅是罗马城里3000多个喷泉中的一个,可以说罗马城里处处有喷泉。比如在一个普通的十字路口,竟然就有四个小喷泉,一个方向一个,故名四泉路。

“真理之口”是《罗马假日》里派克和奥·赫本开玩笑的地方,这是一块圆形的大理石,被雕刻成为海神的头像,真理之口的“口”就是海神张着的嘴巴。传说只要你的良心有愧,手伸进口里就会被咬掉;另一种传说是海神永远不会说话,因为真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