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9631800000031

第31章 致谢

本书凝结的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心血。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陈野华教授。导师虽然工作繁忙,但从论文选题开始就给予我大量的指导和帮助。由于我每次与导师就论文进行交流前都做了一些准备,因此心里总是期待着导师的赞同而不是否定。但对于第一次的选题,导师恰恰给出了近乎否定的意见。也许是先入为主、过于自信的心理作祟,我没有认真领会导师的意见,结果在这个选题上走了一大段弯路之后以失败告终。导师并没有因此而责怪我。在几经反复最终确定现在的选题后,她在研究视角的把握、思路的梳理等方面给予了我建设性的指导,并在参考资料和数据方面提供了大量帮助,使我得以较为顺利地完成博士论文的写作。实际上,导师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远不止论文指导,从学习、工作到生活等各方面,无不留下过导师关切的话语。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及谦和而决不失原则的处事作风,总能让我在有意无意间学到不少东西,而她对学生们的关怀和学生们对她的尊爱,又时常给我以感动。此时此刻,千言万语化作平凡而发自肺腑的一句话:陈老师,谢谢您!

要特别感谢的还有我的硕士生导师曾康霖教授。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十四年前当得知自己成为曾老师的硕士生弟子时的反应:又惊又喜!因为身为资深金融学专家的曾老师当时已基本不带硕士生而只带博士生。在读研的三年时光里,曾老师给予我的帮助是巨大的,是他带我步入金融学的大殿并成长为一名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学者。曾老师治学十分严谨,却在当年毅然将其重要专着《银行论》(后来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中的一章交由我这个未出茅庐的硕士研究生来完成,此事至今想起仍让我感动不已,因为在我看来,这对于曾老师而言不仅仅是冒有一定的风险,而且是对教育培养事业的一种奉献。曾老师还一度鼓励我开设《跨国银行》等新课程,并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拓展,现在看来这是多么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啊!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辜负了曾老师的期望,对此我一直深感愧疚,只有通过今后更加勤奋的工作和取得更大的成绩来报答他老人家了。

我还要感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刘锡良教授。

早在我读研期间,刘老师就鼓励并派送我到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进修,使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前沿的金融理论。在读博期间,除了课堂上的精彩讲授,刘老师的有益点拨和大力帮助使我在学术研究方面受益匪浅。在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刘老师时常提醒我要保持与实际部门的沟通交流,了解和跟踪国内现状和最新动态,这些建议对于提升论文的实践价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感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邓乐平教授和邱兆祥教授、证券与期货学院的冯用富教授,他们在论文开题时给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使我受到很大启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与冯用富教授有过多次交流,获得了颇具价值的指导。感谢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殷孟波教授、刘俊教授、张桥云教授和曾志耕教授,金融研究中心的曹廷贵教授,图书馆的缪明扬教授,他们通过指导、讨论和交流等不同方式给予我的意见和建议使我获益良多。

感谢我的同事和同学王晋忠博士、徐加根博士、贺国生博士、伍军博士、齐亚莉博士和岳喜伟博士,论文的完成离不开他们的大力帮助和鼓励。

还要特别感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的孔燕博士,光大银行的李云忠,平安证券的胡小平、李林岭博士和朱伟博士,中信建投的仲崇岗博士,华西证券的肖腾文博士,通过与他们交流和保持沟通,使我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与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相关的现状和动态,从而有助于提升论文的实践价值。

我尤其要感谢我的妻子和女儿。妻子的工作很忙,但为了支持我完成学业,她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务。每每看到那写上妻子美丽脸庞的倦意,我便感到深深地内疚,而她却时常安慰我:

“没关系,安心写你的论文。”女儿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却不曾想到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承受的艰辛和压力竟然也传递给了她。一天,女儿突然问我:“爸爸,你的博士论文什么时候写完啊?”我回答说快了,初稿已经差不多了。女儿居然大声欢呼:“太好了!”我这才意识到,妻子和女儿其实内心盼着我早日完成论文的写作,不为别的,只因为我在写作中遇到困难而心烦意乱时经常不自觉地把火发向她们母女,只因为我把压力传递给了这个家庭而使它少了许多欢声笑语。所以,我要在此向我的妻子和女儿表达我由衷的谢意和深深的歉意。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对我的关爱和鼓励是我完成博士论文和其他事业的不竭动力。感谢并祝福此处尚未提及的所有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同学们、同事们、朋友们。

特别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冯建教授和相关工作人员,他们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并付出了辛勤劳动。

王敬

2010年春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