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
9517400000035

第35章 回归本源:让心中虚妄的尘埃落定(3)

你就是你,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你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你主宰着生命的繁华与清净、优雅与从容、美满与幸福。别人不能替你而活,不能替你过日子,更不能替你承受死亡之苦,关于生命的一切决定权都在你自己手上。

当一个人勇敢而从容地面对生命中的风雨时,他便是将生命真正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的人,他的每一天都无比富足。我们要学会依止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岛屿,这样才可得到永远的幸福和自在。

无为而作:从“有为”的海洋里拔出

但莫作意,心自无物。即无物心,自性空寂。空寂体上,自有本智,谓知以为照用。故般若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本寂之体。而生其心,本智之用。

——唐·菏泽神会禅师《答拓跋开府书》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也常常会因此陷入各种各样的烦恼之中,这都是因为我们不能理解佛家之“无我”、“无为”,总是在追求各种名利欲望。但佛是一位充满了慈悲、智慧的觉者,是一个无我且清静无为的人。所谓“清静无为”就是要断除尘世间一切烦恼,舍弃一切不该追逐的东西。在这种空的境界下,我们才会感到自然并且身心愉悦。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老子在《道德经》中用这种比喻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了“中空无用有大用”的道理。透过车轮的自然法则,我们便可以了解修身成就的要诀,即中空无物,任运于有无之间,虚怀无物,合众辅而成大力。而人之所以有祸害、有痛苦、有烦恼,就是因为“无所不为”,什么都想抓住,其实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才是上智。

无为是一种境界,无为是一种自卫自尊,无为是一种信心,对自己,对别人,对事业,对历史,无为是一种哲人的喜悦,无为是一种坚持,无为是一种豁达的耐性,无为是一种聪明,无为是一种清明而沉稳的幽默,无为也是一种风格。

天下有胜于无,一切从无中来到无中去,其实这正是生命的本真状态。只是有些人把生命想得过于复杂,令它承载了许多额外的沉重,因此失去了生活的真味。

有一只狐狸看到一个葡萄园结满了大串大串的葡萄,可是它太胖了,钻不过栅栏,于是它想了个办法,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让身体瘦下去,终于钻了过去。

“哇!终于能够进来了!这葡萄太好吃了!好吃极了!”吃了不知道多久,直到它的牙也酸倒了,肚皮也撑圆了,吃得腻烦了,想从园子中出去,却又发现钻不出去了,没办法,它只好重施故技,又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结果是出来了没错,但肚子还是跟进去时一样,等于是白跑了一趟。

放眼观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赤裸裸地诞生,又孑然地死去,正好像这只狐狸一样,不停地穿梭于不同的果园之间,得到、失去,最后又回到起点。其实,又何必如此苛求自己,还不如让自己从诸般“有为”的海洋中拔出来,像古人说得那样:“处利让利,处名让名。”名也好,利也罢,一切都不过是身外之物,索性就做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好汉,该有多潇洒。李白、陶渊明均系“爱酒不爱名”的古人,一个醉眼看世界,对酒当歌;一个是世外桃源,“不知有汉,何认魏晋”,与世无争,自寻解脱。

生命是一个过程,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人能带走自己一生经营的名利,就让生命自在地绽放凋谢吧。万物并作,所有生命都在自由中流转往复,我们只需静静的面对世间万物的生发,并任其繁荣衰灭,达生只需知晓无为的道理,如此,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八风不动心:自己止息一切苦,幸福恒久流传

觉四大如坯污,达六尘如光华。

悟自心为佛心,见本性为法性。

——唐·圭峰宗密禅师《答史山人十问》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要面对着各种苦,有愿望而不能如愿、外界变化而不能满足、生命无常而不可把握,都会给我们带来“苦”,苦从我们出生时开始,并一直苦到我们死去为止。我们所做的修行虽然不能为自身去除痛苦,也不能将我们身心麻醉从而与苦隔离,却可以帮助我们将痛苦减轻。

苦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之一,也是四圣谛中最关键的一谛。佛教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生老病死很好理解,其他四种苦都是什么意思呢?

怨憎会苦:和冤家、仇人无法避开,每次见面都会心生厌恶或者苦恼。

爱别离苦:与至亲至爱之人分离而产生的苦。

求不得苦:用尽各种方法仍不能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种理想而产生的苦。

五蕴盛苦:对个人身心过于执著而产生的苦。

我们把甘、苦、酸、辛、咸合称为“五味”,既是食物留在口中的五种味道,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生百态的滋味,其中的苦味往往和痛苦、辛苦、艰苦、愁眉苦脸等词语相关联,而真正品尝过黄连的人会知道,内心的苦所带来的沉重感要远远大于嘴里所能尝到的味道。

我们都知道苦是不好吃,不好受的。通常情况下,人们用两种方式减轻自己痛苦:一是拒绝承认自己在受苦;二是不断反省以寻找补救的办法。但是由于对苦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此往往适得其反,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佛教为我们指引了多种灭苦的修行方法,而事实上真正能救自己脱离苦海的,也只有我们自己;假如自己一直抗拒,又有谁能够将你从痛苦的深渊中强行拖出来呢?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

忽然,苏东坡问了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

佛印禅师:“念观世音菩萨。”

苏东坡:“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

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菩萨也要念经,但不是念给佛祖,而是念给自己。常人去佛前发愿常常带着功利心,祈求佛祖菩萨能够保佑他们一家平安,带来滚滚财源,金榜题名,步步高升,可惜,这些都不是佛能给得起的。佛从修行开始,就心中慈悲,想要度尽世上可度之人,想要将受苦的众生都拉上解脱的方舟,皆入涅槃。佛常常是抓住一个契机,给人以点化,却不会拿着戒尺跟在众生之后,每走一步都要为其进行点拨、指正。所以佛常常说自己没有度人,虽度尽了一切众生,他却说没有一个人是他度的,自性自度,个个都是佛,只要你踏实地去做。

自性自度,苦海需要你自己蹚过,才能成佛,如果你还在等着别人来度你,那就永远也得不到解脱。一个人只有自己来承担自己该承担的,才能真正走上解脱之路。当无路可走之时,所剩下的只有向自己求救,打开自己的心门,点燃那盏心灯,让自己成为自己的避难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禅性,这样就可以不被魔迷惑。那些平时不认识真正的自我本性的人,却想让别人度,这就如同有自家的宝藏不用,却专门惦记别人家的,又怎么能称心如意呢?

所以凡事应该反求自己。大千世界气象万千,我们都在苦海中沉浮,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自救。别人递过来的一根稻草并不能承载起每个人的重量,裁衣尚需量体,又怎么能够期待万丈红尘之中,总有人能够救自己于危难之中呢?

释迦牟尼在涅槃之前曾经说过:“以自己为岛屿、为舟航、为明灯。”这句话正是对“自皈依”和自己拯救自己的力量的肯定。所以,我们应该回到自身,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肯定自己、提升自己、消融自己,用自己的力量止息世间一切苦难,自然会得到恒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