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
9517400000013

第13章 以心观心:幸福永远是内生的(3)

苏东坡将诗稿拿出来,指着背面的“狗屁”二字给佛印看。

佛印接过来,指着苏东坡的诗问道:“居士不是自称‘八风吹不动’吗?那怎么一个‘屁’就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顿时明白了佛印的意思,满脸羞愧,不知如何作答。

苏东坡是古代名士,既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同时也兼容了儒释道三家关于生命哲理的阐释,而有时候,他也不能达到心定的境界。

熟谙禅理的人均知,心动则生杂念,导致人很难认清自己。只要我们有一颗寸丝不挂的不动心,不生是非分别的想法,不起憎爱怨亲的颠倒,就能够安稳如山,明净如水,悠闲如云,自在如风。

一灯除暗:抓住生命的空灵自性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

但见冰消涧底,不知春上花枝。

——明·憨山德清禅师《山居诗》

每当春暖花开之时,冰消雪融,普润大地,就像圣人的胸襟气度那样潇洒与自得。每当我们看到大自然中那些空远博大的景物,如纳入百川的大海,皑皑无尘的山上雪,平畴辽阔的草原,心中自会生出许多关于宇宙,关于人生的感慨,它们也会让我们暂时忘记现世中纷乱复杂的一切,回归那最原始的空旷。古人所谓“旷兮其若谷”,说的正是这种心灵的豁达、空灵。我们生命中的空灵就仿若一盏明灯,虽不甚明亮,却正好为我们驱逐了生命里的黑暗,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稳健。

一个修道有成的人,就应该有这样清明空灵的脑子,如同空洞的山谷,常有回音萦绕。只有人的心境永远保持在空灵之中,才算是真正的七窍玲珑。而心境不空的人,就好像“蓬茅塞心”之人,永难得到解脱和自由。人心不应被蓬茅堵住,而应海阔天空,空旷得纤尘不染。佛家讲空,空到极点,清虚到极点,智慧自然高远,正所谓“打破冥顽须悟空”。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要想真正抓住生命中这种空灵的自性又谈何容易呢?不过对那些得大智慧大境界的得道之人来说,却好像很简单。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在宁波的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这时,弘一法师正在吃饭。夏丏尊见弘一法师面前只有一盘咸菜,就忍不住问道:“只吃咸菜下饭,难道你不会觉得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法师淡淡地答道,继续吃饭。

吃完饭后,弘一法师又为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

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么平淡的白开水啊?”

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弘一法师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也许清苦单调,但是他自己却安之若素,弘一法师的境界就在于他抓住了生命的空灵本性,带着一颗随咸随淡的心生活,所以他能够在尘世行走如常,不受外物所扰。当一个人的心灵不随外物而转,就已经达到心智的自由了,就能够在行住坐卧中体悟禅定的微妙。看透了生命这样的本质,人们就应该对苦乐放宽胸怀,空出心智,合于自然,如此悲喜荣辱、沉浮生灭都不会让人痴狂疯魔,心也就自然能舒适一点,生活也就更闲适一些。管它梦也罢,醒也罢,都能获得快乐的生活。

如果你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体悟到“无生”与“空”的道理,认识到“动静一如、生死一体”的人生真谛,并能够放宽胸怀,让自己渐渐合于自然,那么,你终有一天能够超越智勇机巧、悲喜荣辱、生灭沉浮,甚至会超越时间“去”“来”的限制,这时,你的人生也将会于无尽的空间中绵延而去,最终进入生命本源的圆满之境。

守住一颗初心,保藏生命的灵性

尔时世尊告央掘魔罗:“汝当受持童真净戒。”

——《央掘魔罗经》

每个人初临人世的时候,都是一个头脑空空的婴儿,只懂得饿了要吃,困了要睡,并不懂得什么男女之间的色欲,也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的荣耀,他们对那些都不知道、不了解,也不在乎,只不过用一颗纯真的初心,新奇地观望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自己的每一丝欢乐。

然而,俗世之中的人们往往为了功名利禄而终日奔波劳累,殊不知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对功名利禄的争夺中,你争我夺,搅起红尘漫漫,使人彻底迷乱其间,看不清前途所在,看不清祸福,看不清生死,对于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也彻底惑然,自我迷失,万千的烦恼也应运而生,纠缠着人们。

信徒朱慈目居士有一次对佛光禅师说:“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20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有什么不一样呢?”朱慈目说:“我过去在持佛号时,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觉得佛声绵绵不绝,就是不想持,但那声音仍像泉源会自动流出来。”

佛光禅师说:“这其实很好啊,表示你学禅已经到了找到自我初心的境界了啊。”朱慈目说:“谢谢禅师的赞叹,但现在不行了,我很苦恼,因为我的初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初心怎么会不见呢?”

朱慈目说:“因为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静念没有了,再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为此很苦恼,请您告诉我,我到哪里去找我的初心呢?”

佛光禅师启示:“寻找你的初心,你应该知道,初心并不在任何地方,你的初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上。”

朱慈目说:“我为什么不知道呢?”佛光禅师说:“因为和妄心打交道,初心就离你而去了。”朱慈目听后,豁然开朗。初心没有了,这就好比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家门。

如何摆脱这万千的烦恼,重返欢乐无忧的境界?那就需要找回你的初心。如何找回你那颗丢失已久的初心?不妨向着童心靠拢,多和孩童玩耍,找回你逝去的童真稚趣,找回你汲汲呼唤的初心。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有《宿新市徐公店》一诗: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该诗大意为: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荫。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寥寥几语,诗人就勾画出一幅充满童真稚趣的美丽图画,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处的“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正是天真烂漫的童真稚趣为诗人的苦闷情绪带去了一丝欢乐,也成就了这千古的佳句。

和天真烂漫的孩童玩耍,总能轻易勾起你内心深处对童年的向往,这一刻,你忘却了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功名利禄,只有满满的纯净盈心。

佛家历来都在劝诫众生要“受持童真净戒”,因为佛家认为真如自性才是我们的最终的皈依之处,也是人生幸福的最初源头。心怀童真,性自纯美,人生自然欢乐圆满。

修佛之人,不喝酒,不吃肉,不近女色,不沉迷于俗世的纷纷扰扰,生活得清净而洒脱。表面看来,他们的生活有些寡淡无味,可正是这清心寡欲的生活让他们的内心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状态,回复了初来人世时那头脑空空的初心之境。

人心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越来越复杂,一颗初心很可能在茫茫尘世中逐渐遗失,初心遗失了,便感触不到源于内心的幸福,便会慢慢麻木,幸福也会渐行渐远。只有保持内心的纯洁,保藏自我的灵性,才能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

愿心住定:只有自己才能收留自己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清·郑板桥

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人一遇到麻烦事,首先想到的是找人帮忙;而有些人不管是有事还是没事,总喜欢跟在别人身后,以为别人能解决他的一切难题。在这些人的心里,始终渴望着一根可以依靠的拐杖。但实际上,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把自己的幸福寄予在别的灵魂之上是很难获得安全感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凌霄花那样攀缘高枝炫耀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供你依靠的大树。即使有,也是不可靠的,如果大树倒了,你该怎么办?其实,要想内心没有困扰,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好:只有自己才能度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收留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

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在生存的同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就连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也不例外。当遇到困难时,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四处找人帮忙,不如学观音菩萨,自伞自度,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永远站在你身边给你依靠,或永远收留你。

就像清代著名的画家郑板桥,他老年得子,但对儿子并不溺爱。在他临死前,郑板桥让儿子自己去做馒头,并留给儿子这样的遗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用行动和遗言告诉自己的儿子,不要去指望别人。

当我们发下愿心就要努力去实现,不管这一路上有多少坎坷,也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救赎自己,收留自己。在我们的生命中,生死、饮食、便溺都是别人无法代替你做的,怎样圆满我们的一生也是别人无法替我们决定、安排并完成的,所以,要记住,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够收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