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孝道
9516200000017

第17章 何谓孝道(8)

孩子渐渐会望着她笑,会伸出手让她抱。眼睛乌黑晶亮,嘴里咿(yī)咿呀呀,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大哭,她却只能抱着他不住地轻拍他的背,什么也做不了。她不能像普通的母亲一样带着温柔甜蜜的笑容去哄他“哦,哦,乖不哭”,也不能为他唱一首动听的摇篮曲。

想到孩子将终日与一个不能说话的母亲在一起,她心如刀绞,就仿佛行走在冰天雪地中,她用尽全身力气想要给孩子温暖,可孩子依然被冻得哇哇大哭。这样长长久久的一生中,她将带给孩子什么呢?是否会因为语言的缺席,导致他的心灵永远沉默?

在她做出那个决定时,她觉得有一个小人正用尖锐的利器,一刀一刀在她心上划,痛得她伤心恸(tòng)哭,可她别无他法。她已经决定把孩子送给住在她对面那对不能生育的夫妇,她看得出他们很喜欢她的孩子。当她把孩子递给那对夫妇,他们欢天喜地,唯有她成了世间最难过的人,成了一个不能照料亲生孩子生活的可怜母亲。

住在对门,几步之遥,还好,天天可以看得见。阳台上,花的枝叶肆无忌惮地蔓延,她透过花间空隙暗暗估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孩子每成长一步,她都会在她家向阳的那面墙上,画上一朵小花,后面写上“给我正咿呀学语的孩子”;“给我正一步三晃的孩子”;“给我正饭量见长的孩子”;“给我不肯吃馒头的孩子”……后来,那面墙成了一面花墙。

孩子的每一步,对她来说都是惊心动魄的。有一次孩子发高烧,养父母在病房内守护,而她在病房外守护。那点点滴滴输入孩子血液的不再是几瓶药水,而是一个母亲的心。医生的脚步从她面前经过,护士端着托盘从面前经过,她在外面站了三十六个小时,直到孩子康复被牵着手从她面前经过。

她又在那面墙上写下:“给我康复了的孩子。”

是的,以后她还会在一墙之外守护她心爱的孩子,还会不断地在那面向阳的墙上画上小花,慢慢写上“给我要上学的孩子”;“给我声音变粗的孩子”;“给我将要谈恋爱的孩子”……

唐朝的李商隐在《送母回乡》中写道:“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意思就是:如果连母亲的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那么人生还有什么其他值得追求的东西呢?报答父母的恩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从现在起,爱你的妈妈,爱你的爸爸,因为他们付出的远远大于你给的回报,不要再嫌弃母亲唠叨,因为她的衰老是你成长的前提,感恩父母,从这一刻开始吧!

§§§第5章 关乎言行——礼貌是教养的名片

所谓“孝”,是人类真情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所谓“礼”,是人们应遵守的社会规范。孝和礼有什么关系呢?孝除了要有真诚的情感之外,礼制也是必须遵守的。人不管处于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只有将孝和礼两项配合起来,人生之路才可以走得更稳健。

家和万事兴

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有自己的想法,加上又是亲人之间,不是简单的是非可以评判的。我们奉行“不痴不聋,不做家翁”的持家原则,一切都不要太计较,也不要太自我,因为,家和万事兴。

家和是孝子行孝的最佳效果。孝顺父母、爱护亲朋与邻居和睦这都是“和”的本亲,更是拥有幸福家庭的最有力保障。

家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家和万事兴更是我们向往的生活。不管是自己出生的家庭,还是后来自己拥有的家庭,对我们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财富,是学业上、事业上再大的成就和荣誉都无法替代的一件无价之宝。倘若在家中得不到安宁,整个人生都不算幸福。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写道:“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在太平盛世,家和则富贵;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家和则少祸。人短暂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家人一起经历的,亲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你的生活质量和性格。一个幸福的人往往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家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份美好,更是自我人格形成的必要环境。《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论语》也讲“礼之用,和为贵”。亲人之间要和谐,首先就要多一些体谅,尤其是晚辈对长辈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更要用行动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不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不论对方出于什么样的情况来要求你,都要以晚辈应用的诚心诚意来对待,这样家庭必然会多一分和美。

清朝初年,安徽桐城出了许多人才。有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张廷玉大学士,还有他的父亲——康熙时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

张家非常和睦,从不争吵,人丁兴旺,备受朝廷器重。张家对邻里也非常友善,在当地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说的就是他和邻居家和睦相处的事。

张英家的邻居姓叶,也是一位较大的官员。这一年叶家要翻造新房,在重新打院墙桩基时,把他们家的地基向张家这边移了三尺。

张英的夫人听家人说邻居强占自己家地基,便去实地察看,发现邻家果真是向自己家移了三尺,张夫人很生气,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北京,向在朝中任大学士(相当于宰相)的丈夫张英报告此事,要丈夫出面解决。

张英见家里来人,一问是与邻居争地界的事,就写了一封回信,让家人带回交给夫人。夫人拆开信,只见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夫人看完大失所望,但后来一想,丈夫说的话有道理。自己丈夫的官比邻居大,如果要这三尺地基,难免被人家认为以势压人。再说,自家的院子也很大,少了三尺也无大碍。更重要的是邻里之间要和睦,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这么一想,张夫人了就接受了丈夫的劝导,不再提这件事,把墙基后退了三尺。

以和为贵是家的保障,是邻里和睦的基础,是治国者的方略,因为它蕴涵和平、太平、平安之意。家需要和,子女孝顺,全家温馨,治国者都希望国内太平,永无纷争;国家之间和平发展,没有战争。

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由可见“和”字对我们的重要性,为人处世中我们要以“和”与人相处,因为和气可以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平静,朋友的友情和家庭的美好。

敬亲谅亲,大方得体

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礼记》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礼记》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在组词中,孝一般是孝敬和孝顺,敬即为敬重、恭敬,顺即是顺从、顺应,是对父母的一种态度。

对父母的奉养难就难在和颜悦色和恭敬的态度,在这个方面,周文王就做得很好。周文王姬昌是个十分孝顺的人,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就沐浴更衣,收拾停当之后,就去父亲卧室门前恭候以向父亲问安,为了解父亲的心情和身体情况,他不但每天早上过去问候父亲,每天中午和晚上也会不厌其烦地向父亲请安,问候父亲心情可好,身体可安。

如果看到父亲身体、精神都不错,文王就显得特别开心;而如果哪天看到父亲身体不是太好,他就变得异常的忧虑,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香,走路时候的脚步都变得踉跄起来。只有等到父亲的身体恢复正常之后,他的情绪才能跟着恢复过来。

周文王不但每天早晚给父亲请安,而且每到父亲吃饭的时候,他还会特别注意饭菜是否合父亲的胃口,等到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他才会放心地离开。

在今天看来,周文王的举止似乎显得过于烦琐和矫情,但也正是他的这种举动,才能显示他对父亲的一片孝心和尊敬之情。也正因为这点,他得到了百姓们更多的认可和敬爱。

想必卧冰求鲤中的王祥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对于王览可能就有点陌生了。王览,字符通,是王祥的异母弟弟。在母亲朱氏百般刁难王祥的时候,王览总是护着哥哥:有一次,母亲朱氏拿着鞭子要抽打王祥,王览上前护着哥哥,鞭子一下子打到他的身上,朱氏看抽到了自己的儿子,才停下鞭子……

后来,兄弟俩都慢慢长大,王祥先娶妻成家,朱氏由于不喜欢王祥,对他的妻子也是百般刁难,在这个时候,王览总是劝解母亲,帮着哥哥嫂子。后来,王览自己也娶了妻子,他告诉妻子家里的情况,让妻子也帮忙护着哥哥嫂子,王览的妻子于是也像丈夫一样,经常护着哥哥嫂子。

后来,由于王祥不但孝顺,而且刻苦学习,声名远扬,王览的母亲觉得自己儿子还没有什么声名,不禁对王祥充满怨恨和嫉妒,就想偷偷地把王祥害死,后来,她想了个方法。一次,大家都在吃饭时,她让人给王祥的酒中下毒,王览知晓此事,就主动要求喝哥哥的那杯酒,朱氏被吓得不行,只得赶紧夺下酒杯把酒倒了。

自从这件事之后,王览害怕母亲再加害哥哥,总是主动替哥哥尝饭尝菜,朱氏见此,才算彻底打消了害死王祥的念头。

在王览的感怀下,朱氏慢慢地接受了王祥,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变得和睦起来。后来,兄弟俩的声名大盛,还都做了官。

王览的母亲所做的一些事情虽然令人不齿,但是王览能够以礼节劝母亲,最终使母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充分体现了王览的孝心。要做到批评母亲、指责母亲很容易,但是要像王览那样不厌其烦地劝解,始终保持着对母亲的敬爱,才是最难的。

我们要知道,敬亲谅亲,对亲有礼,对亲有谅,这才是孝子所为,和颜悦色的脸,宽大的心胸,是很重要的。你要把自己的笑容和宽容长时间地留在父母心间,这样,父母就对你少了一分挂念,少一分担心,少一分隔膜;这样,父母就能经常保持一种欢愉的心情,益于父母的健康和长寿。

色难——子女行孝的难关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

孔子的弟子子夏是个大大咧咧的人,虽然他对父母很好,但他并不能总是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孔子也知道他的这种性格。有一次,当子夏向孔子问什么是孝时,孔子说:遇到有事,子女自己操劳解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先享受,仅这样做就可以认为是尽孝了吗?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在孝敬父母的时候,一直保持着和颜悦色是比较难的。“色”在这里是“态度”的意思,“色难”是说在孝敬父母的时候,一直表现出恭敬开心的态度是非常难的,但这些恰恰是尽孝所必需的。

所谓家庭,实际上也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孝”和父母对子女的“爱”,别看这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要做到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对于处在成长中的青少年。

孔子所说的“色难”一直是国学家们讨论的话题,因为孔子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为父母做事、让父母吃好喝好,还不是真正的孝顺。正如一位名人所说:态度决定一切。孝不仅需要心,也需要有爱的态度,但是很多人都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色难”了。

孩子放学回家,看见饭菜还没有摆在桌上,就忍不住嘟囔:“快要饿死了,还不能吃饭。”父亲吩咐倒杯茶,孩子迫于父亲的威严端了一杯茶水过去,却阴沉着脸,将茶杯往桌子上重重一搁。试想父母见到儿女这样的态度,又怎能吃得舒心、喝得顺意呢?

应该承认,当今供养老人吃穿并不难,难就难在对老人的精神抚慰上。有人说:随着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户主,他们一方面要承受社会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要承担赡养双方老人的重任,真有点不堪重负,“色难”就更加难免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自己身心疲惫,所以子女往往不能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

可是,父母永远是子女最重要的亲人,而且这个亲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老去,当我们终于认识到要和颜悦色的时候,可能他们已经离去。其实,作为子女,只要有心,克服“色难”并不很难。有些时候当你感到累了,疲倦了,就多陪陪父母,和他们谈心,这样你的心情也会舒服。

在我们成长时期,父母陪着我们,将来我们成家了,有事业了,陪父母的时间会越来越少,那么,在我们能尽孝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机会。要对父母心怀感激之情,多想想长辈们的付出和哺育之恩,多顺着父母,多为老人端端茶水、搬搬椅子、捶捶背,多陪老人坐一坐、聊一聊、走一走,多对老人问问冷暖、身体状况,多给老人送上笑脸、笑声,如此而已。有些时候,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易得,人心就是这么容易知足,施与爱、回报爱就是这样的举手之劳。

想一想我们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对父母大喊大叫,或者是有不如意的事情时就对他们发脾气?也许我们并不是不爱父母,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牛脾气。好吧,让过去的都随风而逝,在今后的时间里,克制自己的情绪,用笑脸来面对父母。

爱在态度上,心中有孝,就要态度尊敬。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来没有考虑过值不值,那我们身为子女,又怎能万事只想着自己呢。孔子也说过,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但是彭端淑更有“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名言,怀着爱的态度去尽孝,孔子所说的难事也可以达成。

有些孩子接过父母手中正在握着的扫把或者拖布,然后装模作样地打扫起来,但内心未必就是高兴的,脸上未必就是平静的,这样的“孝”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孝。

无论如何,想真正孝敬父母,不但要有所行动,更重要的是端正态度,达到一种和颜悦色的孝敬,这样才不会辱没“孝”这个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优秀传统。

在家庭生活中,坚持一种“色难”哲学的重要性完全体现了出来。“孝”与“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是“单相思”的产物,在生活中,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能够在给对方付出的时候,保持一张和颜悦色的微笑着的面庞,这样才更有助于和谐的家庭关系的建立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