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那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和公司人事部门商量一下。你是做编辑的,不知道你对公司管理方面有着怎样的能力,正好我这里有本中国台湾的《微电脑世界》,你拿回去写一个分析报告,如何能让这个杂志办得更好。”麦戈文临走时,还不忘考察一下熊晓鸽。
回到家后,熊晓鸽就开始研究如何写好这份报告。在做了大量分析和调查后,熊晓鸽写出了一份厚厚的分析报告。当时熊晓鸽的房东是波士顿有名的大律师,熊晓鸽写完报告后,专门拿去给他看。这位律师认真看过后觉得写得不错,不过也给了熊晓鸽一个小建议:麦戈文工作很忙,肯定没有时间看这么多的东西,报告最好再简短点。
于是,报告被熊晓鸽压缩成了两页,寄给了麦戈文。几天后,熊晓鸽接到麦戈文秘书的电话:“麦先生约见你。”
熊晓鸽应邀与麦戈文共进早餐,彼此聊得很尽兴,原定一小时的时间转眼间过去了3个小时。
麦戈文当时问得最多的是,熊晓鸽准备回中国去做什么。而熊晓鸽只和他谈到回中国做媒体投资,还没有涉及后来的全面风险投资。
熊晓鸽告诉麦戈文:“机会可能还是在杂志。”熊晓鸽因为在杂志社做过记者,所以就提出了哪些行业的杂志发展的机会多一些。比如,电子类、计算机类的等。“那时我就觉得未来的电子产业一定会向中国大陆市场转移,当时这个行业还都在中国台湾及国外。”
熊晓鸽的观点得到了麦戈文的支持,他让熊晓鸽先去香港工作,IDG的合同将在熊晓鸽辞职后寄到。
“何以如此信任对方?”曾有人针对熊晓鸽加入IDG的经过,这样问过熊晓鸽。在拉斯维加斯1美元赌注都不肯下的熊晓鸽告诉对方:“既然要与人合作,就必须相信对方,否则你干脆放弃他。”在熊晓鸽看来,“进入IDG就算是一场赌博,我和麦先生也是一场对赌”。
1991年8月,仍在卡纳斯公司的熊晓鸽被派到了香港。熊晓鸽决定利用这段过渡时间回一次老家。他先从香港到深圳,这是他去美国5年后第一次回国探亲。此时的深圳,似乎遍地是机会,到处都是梦想着创业和赚钱的人。
熊晓鸽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那时正好有很多外地人过去开发深圳,创业者很多。我遇到很多大学同学,坐到一起时,听到他们每个人都在计划自己做公司或项目,他们缺少的就是风险投资基金。有梦想,有项目,就是缺钱。”
中国的发展势头,让熊晓鸽想起了他初到美国硅谷时看到的情景。不过,中国的创业者谈论的大多是房地产、股票和办公司,而绝少有人提到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东西,他们获取的科技信息太少。这些信息更让熊晓鸽认定,此时回中国做信息类刊物是正确的选择。
1991年9月,熊晓鸽探亲结束后回到了美国。他主动找到老板艾伦,提出了辞职。艾伦非常意外。艾伦深知熊晓鸽的实力,熊晓鸽一走,他负责的那些事没人能接手。艾伦让熊晓鸽继续做一段时间,等找到接替的人之后再交接。
熊晓鸽和麦戈文沟通之后,麦戈文表示理解。不过,因为卡纳斯公司和IDG是竞争对手,所以艾伦不得不让熊晓鸽离开办公室在家里办公。
就这样,熊晓鸽在家中为卡纳斯公司做了两个月的工作后,于1991年11月加入IDG。
§§§第四节 出手如此之快
1991年11月6日,熊晓鸽正式到IDG工作。麦戈文也没有想到,熊晓鸽的第一次“出手”会来得如此之快。
1991年8月回湖南老家探亲后,熊晓鸽又顺便去了趟北京。他见到了当时计算机世界的社长许金寿,闲聊中提到了《国际电子报》。当时美国有家公司准备和《国际电子报》签订一份合资协议,政府方面也已经同意,但是美方因为突然的风险变故而决定中止协议。这让许金寿很头疼,他知道熊晓鸽在行业内有些实力,于是想请熊晓鸽帮忙解决。
由于工作交接的问题,熊晓鸽一直没有时间解决这件事。到IDG上班后,熊晓鸽有了新的想法,他想到了如何解决许金寿的难题。熊晓鸽拨通了许金寿的电话,说:“我现在已经在IDG工作了,要不就让IDG和国际电子报合资吧!”许金寿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很爽快地答应了。
1991年12月,在加入IDG的第二个月,熊晓鸽以IDG董事长业务开发助理的身份,再一次来到北京。这次他是专门来谈IDG和国际电子报的合资事宜的。当时他的想法是将《国际电子报》并入IDG的《计算机世界》。
熊晓鸽和中方的代表都是老熟人,双方见面后,只谈了半小时,就签下了合同,这个速度也让麦戈文见识到了熊晓鸽的人脉关系。之后,《国际电子报》正式并入《计算机世界》,并在后来改刊为《网络世界》,成了业内的一本领先杂志。
熊晓鸽小试牛刀后,麦戈文又交给他一个任务。这一次,熊晓鸽让麦戈文看到自己在投资领域的潜质,同时这也成为他真正进入风投行业的转折点。
早在1989年底,麦戈文就在中国投资了一个叫“太平洋比特”的公司。“太平洋”,源自麦戈文和他太太成立的一家私人投资公司——太平洋技术创业公司;“比特”,来自北京理工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英文缩写。
1989年10月,麦戈文用太平洋公司的基金投资了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个校办工厂,主营业务是大型的台式健身器材生产。麦戈文的投资理由很简单:“这所大学既然连坦克都能设计出来,那么做的健身器材质量一定非常好。”于是,他投资了50万美元,成立了“太平洋比特(Pacific-BIT)”。
然而,麦戈文的这个投资项目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于是,1991年12月,麦戈文让熊晓鸽去北京时,顺便也看一看这家公司。
“因为有在硅谷采访的经历,我当时还是比较了解VC的,但老麦并不知道这点。”熊晓鸽提及这次“阴差阳错”的任务,仍觉得有太多巧合,“不过那时,我也以为老麦就是做出版业的而已。”然而,不管怎样,这次的“临时任务”让两人从太平洋比特开始真正认识到对方的实力所在。
在北京友谊宾馆附近,熊晓鸽找到了这家挂着“Pacific-BIT”的公司。随后,熊晓鸽认真考察了太平洋比特的生产和销售等情况,他发现公司项目在技术方面没问题,只是因为市场销售不对路,所以产品才卖不掉。熊晓鸽认为只有在国外找买主,才能真正打开太平洋比特的市场,从而获得收益。
不久后,在美国举办的一场体育器材展销会上,熊晓鸽选了一家叫“太平洋健身”的公司。熊晓鸽提出了由太平洋健身出设计,太平洋比特生产并出口产品给太平洋健身的合作方案。于是,太平洋比特首次获得了美国公司的订单。这一年,该公司就订了600套产品,这使太平洋比特扭亏为盈,赚了近200万元人民币。
熊晓鸽轻而易举就做成功了两个项目,这让麦戈文大喜过望,他第一次看到了熊晓鸽在投资方面的潜能。麦戈文也因此判断出除了出版以外,在中国也可以做风险投资。
而熊晓鸽最初加入IDG,只是因为看到IDG庞大的媒体出版资源以及麦戈文的中国市场情结,他没有想到自己最终的主要工作会和创业投资扯上关系。而将熊晓鸽带入创业投资领域的麦戈文,也不曾料到自己一次“无意识”的任务安排会让IDG在中国大放光彩。
1991年,熊晓鸽以IDG董事长亚洲业务开发助理的身份回到中国。当时与他一同来中国考察的,还有一些大牌的国外VC。不过,当时的中国市场让这帮大牌们很失望,因为那时的中国根本没有VC,甚至在管理基金里连个像样学历背景的MBA都找不着。
硬件的不足,使得许多国际大牌VC冷落了当时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在美国、欧洲的投资回报比中国高,环境也好,这也是他们当时不愿意登陆中国的原因。
不过,麦戈文这边有熊晓鸽。在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做VC时机过早的时候,熊晓鸽觉得现在就可以做,可以先小规模地做,中国的市场一定会慢慢扩大,“赌明天”总好过在一旁观望。
于是,熊晓鸽开始不断提醒麦戈文:“应该去中国投资,而不是在美国继续投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有机会,他们的市场还太小,未来的重心一定会转移到中国内地。”
熊晓鸽给麦戈文的建议是:要马上做,以“低成本、低姿态”进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麦戈文“投”了熊晓鸽一票,这一票也为IDG赢得了10年的先机。IDG进入中国后,取得了让国际同行羡慕的成绩,也因此远远超前于其他风险投资公司。
§§§第五节 IDG中国团队宣告成立
自从成功将国际电子报合并之后,熊晓鸽开始了代表IDG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进行投资,以及与国人合作经营行业刊物的历程。
从负责主管亚太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等出版物开发事务的董事长业务开发助理做起,到1992年9月,熊晓鸽用自己的成绩说明了自己的实力——连续赔了7年的新加坡市场开始赢利,连续赔了2年的马来西亚市场开始赢利,连续赔了8年左右的中国港台市场开始赢利。到1993年,熊晓鸽无可争议地成为IDG的亚太区总裁。
在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随着IDG越来越注重开发中国市场,麦戈文决定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事务进行一次总体研究。
当时IDG负责亚洲事务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驻中国香港的总经理,主要负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还有一个是美国人,住在中国台湾,是亚洲地区的总负责人。麦戈文在考察完后,让熊晓鸽和这两个负责人各写一个方案交给他。
1992年12月中旬,没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熊晓鸽又一次咬紧牙关,开始努力。他准备了很多材料,也为此放弃了圣诞休息和新年休假。熊晓鸽一直记得1993年的元旦,他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度过的。那天他在办公室里写着报告,而楼下是欢度新年的热闹人群。熊晓鸽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这么努力,一定能够写好!”
1993年1月3日,熊晓鸽将一份新颖独特的企划案放到了麦戈文的办公桌上。随后,他跑去纽约好好地放松了一下。到1月6日,熊晓鸽再次见到麦戈文时,后者告诉他:“你的方案很好,我们就照你的办。”熊晓鸽很高兴,不过他还想看看另外两个负责人的方案,好学习一下。结果,麦戈文哈哈大笑,他告诉熊晓鸽,那两个人正忙着度假,企划案都还没交过来。
勤奋与刻苦,让熊晓鸽深得麦戈文的信任。麦戈文开始交给熊晓鸽更多的资金,由熊晓鸽决定在亚太地区所有的投资项目,无须向任何经理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