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中国武术技法
9473700000031

第31章 摔技(5)

第八节 摔技训教

摔技训教即摔技的训练与教学,是一个极为古老的功夫、技艺、招法传授、提升、传承过程。在漫长古老的摔技乃至其他所有武技的教学训练过程中,都是由最古老的身教开始的。然后由身教升华到言传,又从言传升华到文字,又从文字升华到理论联系实践,又从理论联系实践升华到今天集理论、实践、实验、音像、计算机模拟制作等多位一体的武术教学训练体系。它由基本训教、修炼训教、超常训教等比较突出的三大训教体系构成。但无论怎样发展,其传统性、真实性、生杀性的教学训练内涵都是无法改变的。

一、基本训教

中国武术摔技的基本训教均遵守着仿象、知理、求真、悟实、战斗等五个基本过程,是武术摔技乃至所有武术技术训教的主体,它是炎黄子孙古今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磨炼意志、自卫反击的必须,是每一个中国武家所必须首先应该掌握的搏打厮杀获胜技术。它是建立在全民(俗称生员)基础之上的训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所必须首先应该经历的训教过程。这意味着,没有经历过中国武术基本训教的人,也就是没有“修德、振兵、治气”的人,自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炎黄子孙。其中,武术摔技的基本训教过程又称学习锻炼过程,其最基本的等级有初、中、高、贤、圣之分。

(一)仿象

仿象即当代武术摔技教学中的示范法、演示法、跟作法、模仿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肢体语言向学生传授摔技技能的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身体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以身体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修德、取胜、尚武基础上的摔技教学。中国武家认为:“仿象者,立足之上,成人之里,打斗之间,做人之中,兴趣之上,求胜之里,动作之间,修德之中,乃运武之初。”可以说这是中国武术教学中最为原始、古老、初浅的摔技训教形式。

(二)知理

知理即当代教学中的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读导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摔技知识、技能、法理或以学生独立阅读、学练、记载为主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是以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摔技教学,是建立在仿象基础上的摔技教学。中国武家认为:“知理者,仿象之上,摔斗之里,生克之间,机理之中,乃运武之中。”可以说这是中国武术教学中较为传统的摔技教学形式。

(三)求真

求真即当代教学中的感知法、体验法、检验法、参观法、融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教具、陪练的具体演示使学生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所获得摔技四两拨千斤真谛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把知识落到核心之上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知理基础上的教学。中国武家认为:“求真者,知理之上,观察之里,进退之间,悟道之中,乃运武之高。”这是中国武术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四)务实

务实即当代武术教学中的实验法、实践法、实习法、模拟法、试当法,是指教师把学生置身于现实中通过现场的切身体验使学生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搏打厮杀现象获得摔技实践知识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是以直接感受、实际领略、具体践行为主的教学,是把知识落到实处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求真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中国武家认为:“务实者,求真之上,实践之里,攻守之间,体验之中,乃运武之贤。”可以说这是中国武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五)战斗

战斗即古今武术教学中的观战法、随战法、参战法、作战法、混战法,是指教师把学生置身于临阵的攻杀战守之中通过实战经历使学生感悟临阵空间与务实空间之间的区别从而获得摔技实际作战能力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这是以实际感受、临阵领略、具体参与为主的教学过程,是把知识落到战场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务实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中国武家认为:“战斗者,务实之上,临阵之里,拼杀之间,作战之中,乃运武之圣。”可以说这便是中国武术常规教学的最终环节。然后将进入日常的修炼过程或军事的备战过程即准备打仗、完成特殊使命、完成尖端使命的基本训练过程。

二、修炼训教

中国武术摔技的修炼训教均遵守着外化、转化、为化、内化、固化等五个修炼过程,是武术摔技修炼训教的主体,是炎黄子孙古今防病治病、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返老还童修炼的基础,是每一个中国武学家所必须首先应该掌握的身体内外运化技术。其修炼训教过程中的等级有士、师、神、仙、尊之分。

(一)外化

外化,是指教师在基本训教前提下,经过由内向外的系统运化训教,使学生在系统演练中获得高一层摔技攻击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提示法、引导法、探讨法、悟知法,求的是技能的升华,要的是技能的得道,建的是技能的强悍,是由内向外运化为主体的教学,是身体运动动作能量合理释放的调控关键,是多余能量消耗释放的调控措施。中国武家认为:“外化者,战斗之上,人体里外,释放之间,感悟之中,乃武修之士。”这不仅是中国武家从意念、胆识、气血向脏腑、筋骨、皮肉向移动、动作、运动的一种转变,更是功夫、技艺、招制向攻守、娱乐、保健向胜利、愉悦、长寿的一种升华,是人类运动、理论、建设由内向外系统运化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转化

转化,是指教师在学生外化性摔技训教基础上,经过对运动表象的恰到好处处理使学生获得随机应对、合理变化、按需转变技能的武术摔技教学过程,是以运动形式多样变化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发明法、创造法、研究法、欣赏法、娱乐法。其求的是技能的多样化,要的是技能的复杂化。中国武家认为:“转化者,外化之上,功夫之里,攻守之间,变化之中,乃武修之师。”可以说这是中国武术欣赏、娱乐、接轨、创新、探究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形式。

(三)为化

为化,是指教师在学生转化性摔技训教基础上,经过对运动形式的理论处理使学生获得针锋相对的身体锻炼、建设、维护的武术摔技教学,是中国武术长寿保健发展的必须,是中国武家活力、健康、振兴的根本。其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保养法、修炼法、维护法、立意法、信念法等。其求的是技能对气血的针对性调节,要的是技能对脏腑的恰到好处濡养,讲的是技能对筋骨皮的适应性改善,获的是技能对胆识志的熏陶,得的是技能对意念悟的调和,争的是技能对德智体的建设。中国武家认为:“为化者,转化之上,开发之里,锻炼之内、建设之间,维护之中,乃武修之神。”可以说这是中国武术锻炼、建设、维护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形式。

(四)内化

内化,是指教师在学生为化性摔技训教基础上,经过对运动形式的升华处理使学生获得针对性保养、保健、保修技能的武术摔技教学过程,是中国武家延年益寿修炼的方法,是中国武家健康长寿的根本。其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健身法、康复法、修养法、导引法、养生法。它求的是技能对思想意念悟的针对性调理,取的是技能对魂魄胆识志的针对性调整,要的是技能对精气神血津液的针对性调节,获的是技能对劲力能量度的针对性调和,得的是技能对脏腑筋骨皮的针对性调配。中国武家认为:“内化者,为化之上,保养之里,保健之间,保修之中,乃武修之仙。”可以说这也是中国武家实施三保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形式。

所谓武家三保即保养、保健、保修。其中,保养由延年、益寿、长生(即与自然永随)、不老(即与天地同在)、永存(即与日月同辉)等五法构成。保健由导引、养生、健身、疏经、理气等五法构成。保修由治病、调理、改善、预防、康复等五法构成。

(五)固化

为化,是指教师在学生内化性摔技训教基础上,经过对运动机体的仓储建设使修炼者获得针对性的身体锻炼、建设、维护的武术摔技教学过程,是中国武家强身健体、强筋壮骨、健美体魄的方法,是中国武家强壮身形、结实肢体、牢固关节的根本。其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健美法、增力法、藏劲法、强身法、健体法。其求的是技能对心理的坚定,取的是技能对筋骨的强壮,要的是技能对感觉的敏锐,获的是技能对脏腑的适应性调整,得的是技能对精气神血的合理调度。中国武家认为:“固化者,内化之上,健美之里,强身之间,健体之中,乃武修之仙。”可以说这就是中国武家修炼的最为本质的教学形式。

三、超常训教

中国武术摔技的超常训教均遵守着空训、物训、人训、成训、战训等五个超常训教过程。它是武术摔技训教超乎寻常的主体,是场上一阵攻场下几年功的集中体现,是炎黄子孙古今立道修德、振兵治气、匡扶正义、安邦定国的必须,是中华儿女消灭敌人、铲除异己、生存活命、立足主张的根本,是每一个中国武术学家所必须学练、掌握、练就的硬性攻杀技术。其超常训教过程的基本等级有少、中、上、大、元之分。

(一)空训

空训,是指教师在学生基本训教或修炼训教基础上,经过稳准狠打造,使学生在摔攻中获得更高一层攻守技能的训教过程,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复习法、练习法、精炼法、作业法。其求的是稳准狠,要的是快耐确,是以一般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攻守能力上台阶、上层次、上境界的必须。中国武家认为:“空训者,训教之上,标准之里,摔斗之内、动静之间,路线之中,乃止戈之少。”可以说这是中国武术得理(时速距)、得念、得道训练中最为重要的摔技训练形式。

(二)物训

物训,是指教师在学生摔技空训基础上,经过运动动作涉物、及物、吃物、用物、使物的锤炼,使学生获得再高一层应力、受劲、动力的器物训教过程,是与自然物体、摔造物体、植物、动物、器物触接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攻守能力再上台阶、上层次、上境界的教学。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负重法、对重法、小强度法、中强度法、大强度法。其求的是吃用使,要的是巧妙绝。中国武家认为:“物训者,空训之上,自然之里,器物之内、动物之间,植物之中,乃止戈之中。”可以说这是中国武术功夫扎实、技术到位、招法得体训练中最为重要的摔技训练形式。

(三)人训

人训,是指教师在学生摔技物训基础上,经过亲身点化、巧化、妙化、对化、角化、较化打造,使学生获得超越自我的摔打训教过程,是以高人、圣人、贤人、神人、仙人点化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攻守能力更上台阶、上层次、上境界的教学方法。其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点对法、行对法、着手法、引领法、陪练法。其求的是识着上,要的是灵活快。中国武家认为:“人训者,物训之上,师长之里,招制之内、刚柔之间,疾徐之中,乃止戈之上。”可以说这是中国武术超越自我训练中最为有效的摔技训练形式。

(四)成训

成训,是指教师在学生摔技人训基础上,经过运动动作的悟化、意化、炼化摔打造,使学生获得师辈的训教过程,是使学生超越师门的教学方法,是以高层攻守实践、临阵考察、临场比划为主体的训教方法,是使攻守能力达到最高台阶、最高层次、最高境界的训教。其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高人法、圣人法、贤人法、神人法、仙人法,求的是得道、自然、无为,要的是潇洒、大方、谦恭。中国武家认为:“成训者,人训之上,自然之里,无为之内、糊涂之间,谦虚之中,乃止戈之大。”可以说这是中国武术获得兵道、戎道、武道训练的最为重要的摔技训练形式。

(五)战训

战训,是指教师在学生摔技成训基础上,将学生置于战场历经观敌瞭阵、冲锋陷阵、浴血拼杀洗礼,使学生获得以一当十、来之能战、战则能胜的永无止境取胜技能的训教过程。这是使学生成为尖端人才、栋梁人才、后备人才的训教必须,是以高层临阵作战、攻守践行、临场厮杀为主体的训教方法,是使攻守能力达到不可战胜境地的训教,是武家、戎家、兵家最为宝贵的财富,是人世间任何宝贵东西都无法相比、换取、衡量的瑰宝,是人类、国家、民族不可战胜的根源、根本、保障。其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谋略法、计策法、点子法、战略法、战术法、干部法、种子法、死士法、将帅法。其求的是因势利导、规模作战、不可战胜,要的是以弱胜强、以小吃大、势不可挡。中国武家认为:“战训者,成训之上,锤炼之里,死士之内、种子之间,将帅之中,乃止戈之大。”可以说这是中国武家获得江山、长治、久安训练的最为重要的训练形式。

第九节 摔技攻守练习

摔技攻守是指中国武家以功夫支撑、技术支持、照法打探、招法出击、制法攻击所形成的摔技标准攻守过程,是正确评价、鉴赏、品味摔技攻守的根本所在。摔技练习是指中国武家为了达到攻杀战守中功夫的鼎力支撑、技术的精巧支持、照法的准确打探、招法的稳准出击、制法的连续攻击所开展的摔技攻守标准练习过程,是着力打造、正确提升、有力增进摔技攻守水平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阴阳辨证、对立统一,共同完成着武术摔技的基本建设。

一、摔技攻守

摔技攻守即摔技照招制的实施,特指摔技的基本照面、照法、照应和基本招式、招法、招应以及基本制式、制法、制应。严格地讲,中国武术摔技攻守以及其所有的运动技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这些核心技术的支持,其攻守意图、攻守本意、攻守实质在临阵攻守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一)摔技之照

摔技之照即摔技的基本照面、照法、照应,是对敌的连续两动攻击。它是中国武术摔技动作与动作的排列、组合、连接,是中国武术摔技出手、着手、上手的基本形式,是中国武术摔技打探的核心、主流、实体,是中国武术摔技试验、试当、试手的主旋律,是中国武术摔技攻守了解对手的根本、主体、关键。其由铆照、逮照、搂照、抱照、把照、抓照等六大类照面构成。

(二)摔技之招

摔技之招即摔技的基本招式、招法、招应,是对敌三动以上九动以下的连续攻击。它是中国武术摔技多个动作的排列、组合、连接、配伍,是中国武术摔技下手、施手、行手的基本招数,是中国武术摔技攻击的核心、主流、实质,是中国武术摔技攻守、对抗、格斗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武术摔技攻击、进击、出击的主旋律,是中国武术摔技战胜对手的根本、主体、关键。其由揹招、扛招、踋招、拧招、踬招、操招等六大类招法构成。

(三)摔技之制

摔技之制即摔技的基本制式、制法、制应,是中国武术摔技招法与招法的排列、组合、连接。它是中国武术摔技主要的记忆、演练、锤炼形式,是中国武术摔技运动的段落、趟子、套路,是中国武术摔技传承、教育、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武术摔技表演、彰显、锻炼的主旋律。其由功制、技制、散制、擂制、格制、绝制等六大类招法构成。

二、摔技练习

摔技练习是指武家对摔打技术的学练、熟练、演练、单练、对练、集练,是武术锻炼、精炼、磨炼、锤炼、修炼、寿炼的总称,是摔技最基本的展现、传播、承启形式。在漫长而古老的人类斗争岁月中,摔技练习的内容、形式、特征多如牛毛。其不仅是中国武家摔技运动意念、思维、胆识等心理内涵的呈现,也是练习武术摔技者精气、神血、劲力等身体动能的集中表现,也是练习武术摔技者上肢、下肢、中轴等肢体动作能力的体现,也是练习武术摔技者架式、态势、局面等操作能力的总体展现,更是中国武家摔技攻守、娱乐、保健运动内涵的基本显现。

(一)摔技练习认知

残酷的人类斗争史告诉我们,任何人、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其所有的生存、生长、生活,都必须建立在自我安身、立命、定足这个人类斗争、攻守、作战之止戈平台之上的。

摔技练习是武技练习的轴心环节,武技练习是中国武术练习的中间环节,武术练习即黄帝所讲的“修德、振兵、治气”练习。任何人、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只有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从里到外大兴武学,都拥有高尚的修德,都能够十足的振兵,都得到过圆满的治气,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皆兵、全民皆戎、全民皆武,才会树立高超的斗志、高深的谋略、精准的战略战术战法,才会把武术练习放在首位,才会把武学建设放在第一位,才会拥有自己安身、立命、定足的基本平台,才会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二)摔技之练

摔技之练即中国武家系统记忆、熟悉、演习武术摔打技术的过程,是对传统摔打功夫、技法、招制的一个掌握、应用、实践过程,是中国武术摔技攻守下意识化、潜意识化、无意识化等摔技攻守自动化的必须,是只求表演现象不图攻守实质的武术娱乐运动练习,是现代中国武术运动学练的主旋律,是当代中国武术运动学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练、熟练、演练之分,有单练、对练、集体练习之别。

(三)摔技之炼

摔技之炼即中国武家系统锻造、精炼、研磨、捶打、提升武术摔技的炼就过程。它是对传统攻守功夫、技法、招制的提升、深化、升华,是中国武家高境界、高层次、高档次的修炼过程,是进入糊涂化、自然化、无为化等摔技道化攻守的必须。其由锻炼、精炼、磨炼、锤炼、修炼等五大炼就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