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书香国税
9468400000099

第99章 知行得——读《人间词话》有感

魏代清,男,汉族,1965年2月生,甘肃景泰人。1987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同年参加工作,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白银市国家税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兴趣广泛,尤好读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近现代历史有独特的见解和思考。近年来,有多篇随笔、散文见诸《纳税人周刊》、《甘肃国税》、《白银日报》等媒体,受到读者好评。

魏代清

今年,省局在全系统开展全员读书活动。为了响应省局的号召,我在工作余暇,重拾旧时读过的静安先生所著《人间词话》,感触颇多。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思想洗礼之后,对中国古代文学所作的评论。读过之后,你会发现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写意山水画的墨香。品读人间词话,恰似月下听花,可以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中,静静地感受那一份无声的喜悦。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为我们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鹊踏枝》);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第三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王国维先生将这三种境界讲得很透彻分明,阐述了那些成就大业,有大学问的人所需奋斗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体现在“独”和“望尽天涯路”上,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意为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二个阶段,体现在“为伊消得人憔悴”上,确立目标后,应为之付出无悔的努力;第三个阶段,体现在“蓦然回头,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上,就是说付出了努力,所追求的目标便会自然地实现。

后人对这“三境界论”推崇备至,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两者相较,我个人更喜欢后者这种更为直白的表述方式。

作为一个从事税务工作多年的老税干。这些年,经常有年轻干部面带疑惑向我请教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怎么才能干好税收工作?”我思索良久,觉得只字片语似乎很难说清。直到读完《人间词话》,我才在这个问题上豁然开朗,有了答案。下面就结合王国维先生的三境界论谈谈自己的体会。

我认为,税收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具有专业性强、知识结构复杂、人员素质要求高等特点。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想要干好税收工作并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知、行、得”三个阶段是必须经历的。

“知”就是指年轻干部要发自内心地热爱税收事业,并且要详细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从而明确奋斗的目标与方向。要虚心学习,多向同事请教,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这个道理。

“行”就是指对于自己选择的税收工作,要做到无怨无悔,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也就是所谓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得”就是指当经过多年的工作锻炼,个人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做到明察秋毫,豁然领悟,当“蓦然回首”时,就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在刚参加工作时所制定的规划大都已经实现,并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行业的中坚且有所成就,也就是所谓“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以上就是我结合自己的阅读思考谈的一点点体会,希望可以对年轻人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白银市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