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书香国税
9468400000089

第89章 感恩父母

王英,女,汉族,1974年9月出生,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人,1996年甘肃省税务学校毕业,同年参加税务工作,于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白银市白银区国家税务局政策法规科副科长。长期在税收基层一线工作,业余时间喜爱读书。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甘肃国税》、《白银日报》及《白银国税》等系统内外媒体发表作品十余篇,多次参加市区国税系统主题征文活动并获奖。

王英

无意间翻阅了女儿书架上一本《感恩父母》的书,书中有许许多多个关于父爱、母爱的动人事例让我经久不能忘怀,同时也生出颇多感慨。

母爱是温柔舒心的,父爱是宽大而又深厚的。书中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无不体现着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在地震中,父亲不顾辛苦拼命挖掘倒塌的教室来寻找儿子时,我感受到了父亲那坚持不懈的爱;当对母亲的唠叨不耐烦时而多有顶撞,多年后却感内心空空,以致对此的理解与眷念;当母亲为孩子缝纽扣时,却又担心缝针的声响会影响到孩子的写作,以至于找不到缝针孔,儿子过来帮她缝针,母亲就已经笑面如花地满足了。

看着别人的故事,不觉想起了往事。记得二十年前我刚考上省税务学校,由于入学通知书来得较晚,要赶在入学前办好户籍迁移手续,父亲从村到乡忙着办理,最后还要在市区什么部门盖章开证明,又恰逢第二天周六,离市区要六七十里路,晚上父母为此事商量了半宿。第二天早上吃饭时没看见父亲,母亲告诉我父亲怕搭早上的班车太晚误事,半夜四点多就骑着自行车出发了,准备按八点市区上班前赶到办事处等,这样更为稳妥些。果真父亲按下午上班的时间已将手续办齐交到了乡里,显得很高兴的他难掩一身的疲倦。每每想起这事,我都心疼得掉泪。虽然细节不得而知,但我可以想象得出漆黑的夜里父亲怎样一个人骑着自行车,顶着初秋的寒意一路爬坡艰难而吃力地行进,早早守候在市区单位的大门上。我想是爱和希望的支撑,让一个人可以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是的,从小到大甚至到老,只要父母一息尚存,都在设身处地照顾我们,不是有句话说“儿女多大在父母眼中都是孩子”。如今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又为父母做了多少呢?

父母的心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心不能在石头上。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父母的心和行动。有一项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只有到了25岁以后才会慢慢懂得感恩父母。也许是因为初尝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我们才会慢慢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与关怀。感恩,这样一件小小的事,不经意间却可以让父母感到无比欣慰!感恩,这种对于不求回报的父母来说,也是不容等待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记得两年前我去参加一位堂叔的丧事,已经哭成泪人的堂姐哽咽着告诉我有孝心就赶紧去行动,什么事都能等,唯有孝心不能等。由于她一直在忙事业和自己的小家庭,对父母的感恩有一揽子打算还没来得及实现父亲就突然离开了人世,这让她措手不及也痛心不已,这之后她就尽心竭力地陪伴母亲,经常回家看看,才觉得心里好受多了。我宽慰她的时候心里默默地记住了堂姐的话。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理由和借口让我们孝敬父母的计划一再推迟,总觉得他们身体还健康,他们的明天还遥远。但从那以后,我都尽量想到就去做,尽管能力条件有限,但我在尽心尽力,其实每个父母都是很容易满足的。我们作子女的对父母的关心挂念与照顾就应该像父母的爱时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一样,让它无声无息,如空气一般。如果我们不经意间忽略了它,请读一读《感恩父母》这本书,总会有彼此的影子映在我们的心底,让我们良心发现,触碰我们那根脆弱而敏感的神经,让我们用爱回报爱我们的父母,给予他们最真诚、最体贴、最幸福的爱!最后我只想说,评价一个人,看他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就够了。

作者单位:白银市白银区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