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书香国税
9468400000012

第12章 你是人间惆怅客——夜读纳兰词有感

范彦君,男,1982年生人,籍贯甘肃临洮县。2011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研究生学历。2010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得律师资格证书(A证)。现就职于兰州市红古区国家税务局窑街税务分局。2009年《西政印象》获征文活动三等奖,获2012年兰州市国税系统“善读书、净心灵、强素质”读书征文活动三等奖。

范彦君

从内心里喜欢诗词,那种平平仄仄的阅读快感是其他文体所代替不了的。以前读柳永,读李后主,尤其喜欢婉约词,清雅淡淡,柔肠百结。

初识容若,是因为那句“瘦尽灯花又一宵”。实在惭愧,只怕至今我也说不出其中的妙处。也许“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吧。从此,那个寂寞的影子总是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一袭白衣,似雪胜寒,亦幻亦真。

纳兰容若,美丽如斯的名字,我们所知道的,是那个生于清朝相国府邸,皇亲国戚的容若。我们所不知道的,却是那个漂泊天涯的伤心旅人,那个茫茫百感的惆怅文人,那个一片幽情冷处浓的痴心人,那个霜冷离鸿惊失伴的伤心人……

穿过历史的烟云,常常依稀看见有人在夜里手执书卷,静静伫立于窗前,望着浩瀚星空皎洁明月,反复低吟那多情凄婉的词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过往都在重逢的刹那化为一笑,只留下初见时令人心颤的惊艳。温暖岁月中,我们也许都曾有过轻狂、叛逆、无奈和伤痛,但只要留住那初见时的感动就已足够,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生命就像是一场告别,从起点对一切说再见。时光流转,我们在单向的旅程中渐行渐远,永远也回不到过去。也许曾经一见倾心,但若相逢只是遗憾,何不保留初见时的那份感觉……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李健的歌词最好地诠释了初见时的惊艳,而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近乎童话般美好的愿望。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却只怕早已换了人间。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初见时的感觉最是动人。那样的情感像极了春天,那么温馨、那么自然、那么真诚、那么纯粹,就此一直在你生命中弥弥漫漫。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人与人交往中会有误解、猜疑和非议呢?只有淡淡的如水的情怀不就足够了吗?就像浅浅相识的网友,每次在屏上相遇,相互问好,彼此牵挂,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吗?

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很喜欢席慕容的《初相遇》,她说: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我渴望拥有那样的梦,在梦里,在不经意间,所有的曾经瞬间归零,重新开始,你的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所有被遗忘的时光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与感激。胸怀中溢满了幸福,只因你就那样在我眼前,浅吟低笑,一如当年。时间就此定格,长亭边的连天芳草、缤纷蔷薇都是我们初相遇时的模样。

可能,每个人都有着一种初遇情结,这样的情结或许朦胧,或许清晰。而诗人给它以诗意的注释,让人感觉到初相遇的美丽、温馨和浪漫。生活中这样的情景一再上演:初见、分离、再次相遇,一如曾经挥手的云彩,也似轻轻告别的康桥……

最美的梦其实就在你的心里,而不是远处。果真如此,初相遇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情怀?人生若只如初见,岂不是人生最好的写照吗?

也许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得到了往往就不懂得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种让人难以释怀的境界。恰如初见,那种淡淡的情怀倒是让人坦然释怀、大彻大悟。一句暖心的问候,足以让你一生难忘。我想,人生这个东西,淡然一点往往会是朗月清风,太过执着,则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愿对于友情、恩怨、功过、得失、地位、钱财……都看得再淡一点,情愿那初见的情节永远留在梦里。

林清玄的《法圆师妹》中说:“每个人的命运其实和荔枝花一样,有些人天生就没有花瓣的,只是默默开花,默默结果,在季节的推移中,一株荔枝没有选择地结出它的果实,而一个人也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吧!”

“有的心情你不会明白,有时候过了五分钟,心情就完全不同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错过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那时候我只是做了,并不确知这些道理,经过这些年,我才明白了,就像今天一样,你住在这个旅馆,正好是我服务的地方,如果你不叫咖啡,或者领班不叫我送,或者我转身时你没有叫我,我们都不能重逢,人生就是这样。”

人生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吗?我不得而知。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就让忧伤的美丽永远定格在回忆中吧。也许再美好的时光总会随着岁月的打磨变得暗淡。只要留住那初相见时的感动与惊艳,就已足够。也许,若干年之后,当我们垂垂老矣,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发现多年未见的你,在夕阳下缓缓走来,心中有的只是对命运的感恩和对生活的满足。到那时,满头霜雪的我们再回望来时的路,那些生命中曾认识的人,有过误会的,有过欢乐的,都让我们想起初见他们时的美丽时光。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这就是容若带给我的感动,时光匆匆,三百多年过去了,那多情的薄命才子,如今又在何方?

他的灵魂是否散落在这清幽夜空?

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金阶玉堂、钟鸣鼎食的清朝贵族,他的人生应该是充满阳光的,应该是潇洒不羁的。可谁又能读懂他眼神中的孤寂忧郁?能写出那样缱绻好词的人,他的灵魂又该是多么的清澈纯洁,这样的灵魂应该得以永生,存于天地之间直至永恒!

无数个凄风冷雨的不眠之夜,泡一杯香茗,打开《饮水词》,就能看见那个白衣胜雪的容若,穿过历史的迷雾,在我眼前慢慢清晰起来。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这阕词是容若为了悼念他的亡妻卢氏而作的,寒宵孤月,清泪纸灰,如斯的哀怨缠绵,如斯的一往情深。刻骨的爱恋终是敌不过生命的脆弱,也许,多情的容若早就参透了世情,看淡了生死;也许,痴情的容若早就带着初初相遇时的美好,化作彩云飞去,与卢氏相会于天国。而将他的绝代风华、款款深情留于人间。

只有我,依旧对着月夜清风低吟:“还怕两人俱薄命……清泪尽,纸灰起。”

多情尽付清风……

作者单位:兰州市红古区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