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书香国税
9468400000116

第116章 善与恶——从《三字经》“性本善”说开去

刘建忠,男,汉族,1959年12月出生,籍贯甘肃省张掖市,1978年10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现任陇南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工作之余爱好读书并坚持写作,从2011年开始,率先在全市国税系统开展了“读经典·铸精神”全员读书活动,效果明显,受到省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此后省局决定在全系统开展“善读书、净心灵、强素质”全员读书活动。作为读书活动的起源单位负责人,在提升队伍素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刘建忠

近读《三字经》和《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感悟颇深。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虽然是儿童道德丛书、启蒙读物,由于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及民间传说等,一千多年来,《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很多知识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就在当代,即便是成人读来,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钱文忠教授对《三字经》开头四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解读是,“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来就是善的”,“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由于后天的熏陶,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钱文忠教授对比分析了同是儒家的荀子提出的“人之初,性本恶”和孟子主张的“人之初,性向善”,以及西方文化当中,基督教原罪就是“性本恶”的观点。其实,人性善恶之争,不仅仅存在于儒家内部,就是在中国儒释道之间和各自内部,以及西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及内部,也有争论。

儒家,就存在着四种不同的人性理论:一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他认为人人都有向善的一面。二是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他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欲必有争夺,这就是性恶论的根据。三是以告子为代表的性无善无恶论,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告子说,“食色性也”,所谓性,仅仅是生存与生殖(即食色)这两种为贤愚所共有的情欲而已,因而主张“性无善恶论”。四是以世硕为代表的性有善有恶论,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性善,养而致之则擅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意思是说人有善恶两重性质同时并存,而决定其中哪种性质占优势并得以发展,其关键在于后天所受教育的优劣与得失。其中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对世人的影响最大。

佛教,在人性善恶上,主流是主张性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佛教主张性善论的根据。但以天台宗智者大师为代表的却主张性恶论,他在观音玄义中,正式提出“如来性恶说”,此说主张“如来”虽无“修恶”,但有“本具性恶”。

道教,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并没有对善恶进行定义,而是认为心智运用的不同才生出善或恶。“天道承负”说,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意思是说,前人有过失,由后人来承受其过责;前人有负于后人,后人是无辜受过,这叫承负。换句话说,即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如果为善的话,则是前人种树,后人遮阴。对于个人,道教认为吉凶祸福乃是个人行为善恶的必然报应。认为上有日月照察,身体中有心神与天相接,有诸神疏记人的善恶,无论大小,天皆知道,到了一定时候,天便据其善恶,予以赏罚;对善者赐福、增寿,对恶者则减福、折寿,还要把他的鬼魂打入地狱。

基督教,主流思潮是“性恶论”,基督教认为现实中的人性是完全恶的,恶的本性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人的生命之中,伴随着人生的始终。可以说,人性恶是基督教对于现实人性的基本观点。然而,认为人性为恶并不是基督教人性论的全部,基督教也认为人性中包含着善,人性就其先天本质而言是善的。人是上帝的创造物,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并赋予人以灵性。既然人的形象具有神的属性,那么上帝的善良、公正、智慧、仁爱等等必然依附在了人的身上,所以,神性是人的先天本质,人就其先天本质而言是善的,既然人的先天本质是善的,为什么人性又是恶的呢?罪恶并不真正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而是人后天所形成的,人性之中的恶起因于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堕落,使人类丧失了上帝所赋予的最初的神圣本质,罪恶随之而来变成了人的本性,那么人的罪过如何得救呢?人只有信仰上帝,克服人性之恶,发扬人性之善,人性才能获得完美。

伊斯兰教,认为人性生来是善良的,这种天赋的善性,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能否继续保持其本性,并发展到至善,就在于它能否取得正信,并服膺正信所制定的法规,以增强向善的素质来抵御外界各种邪念和恶势力的诱惑和侵袭,所以它通常是处于善与恶两军对峙激战之中。

以上简要的列举,是想让我们对善恶之争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认识。

善与恶都包含哪些内容?传统的善恶观认为,善和恶,是两种完全对立的道德属性,同时它也为人们评判是非、真伪、美丑、正邪提供了一般标准。一般而言,善指顺理,恶指违理。从哲学的角度讲,所谓善,是指一切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条件、行为和事件;所谓恶,是指一切不利于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条件、行为和事件。在日常的人类活动中,人们总是把符合自己的利益、意向和追求的行为、事件和关系叫做善,而把相反的叫做恶。

1.儒家的“善恶观”。儒家是入世务实的学问家。其最为关心的是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善观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对善的理解。善就是合乎常理,合乎人群,合乎逻辑。行善就是积德,反之则不然。善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就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就是用度有余,开发与保护并重。体现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就是顾全大局,克己奉公;用义制利,先公后私;利群利己。第二,提出自身关于善的修炼问题。儒家特别重视人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塑造,其理想人格是追求成为圣人,即使成不了圣人,最好成为贤人,成不了贤人,至少要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人群的人。在儒家看来,修己的目的全在于利群。第三,从理论上,把“善”概念从社会伦理道德范畴中突显了出来。

儒家认为,“恶”观念是产生恶行为的思想之因,“恶”行为是恶观念必然之果。概括起来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表现在对公与私的关系方面,即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方面,凡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损公肥私、化公为私、假公济私等行为,均被看做是恶行为。第二,表现在对人与人关系方面,凡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巧取豪夺、坑蒙拐骗、欺行霸市等损人利己之行为,均被看做是恶行为。第三,表现在对社会正常秩序方面,凡是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以满足个人私利和小集团利益,破坏社会整体稳定,扰乱人民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误国害民之行为,均被看做是恶行为。

2.佛教的“善恶观”。佛教最关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怎样修炼成佛,怎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教从“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和“我是众生的一员,众生是全体的大我,度人所以为自度,利人所为利我”的辩证认知出发,从根本利益关系上提倡公德心,其善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奉法守礼,无碍社会。其中,奉法包涵两层意思,一是尊奉佛教之法,二是尊奉国家之法。尊国法体现爱国,尊佛法体现爱教,尊奉国法、佛法是出家僧人爱国爱教的具体体现。第二,乐善好施,有益众生。“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做到“大慈大悲,常无懈怠,恒求善事,利乐一切”。第三,积德行善,因果报应。通过正见、慈悲、清静、质直、复语、和谦、诚实、梵行、布施、救生之途径广施于善。而施善的过程就是积德的过程,如果说善是因,那么德就是果。行善就是积德,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教“恶观”主要“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即属于身业的有三,即杀生、偷盗、邪淫;属于口业的有四,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属于意业的有三,即贪欲、嗔、邪见。佛教习惯称之为“十恶”,故后有十恶不赦之说。

3.道教的“善恶观”。道教最为关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宗教上是追求如何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最好成为潇洒自如的活神仙,所以,善恶以道为标准;从世俗上追求一个公平、和平的世界,没有灾祸,没有战争,善恶以孝、忠为标准,行孝者可以被举荐,现世荣贵,天佑神敬,乃至白日升天。不忠不孝者,罪不容诛,天地鬼神皆恶之,令其凶夭,魂神受考。因此,要做明君、良臣、顺民,力行忠孝。其善观主要内容有以下观点:第一,主张“常善度人”,助人为乐。对于社会来说,“制恶兴善则理,忘善纵恶则乱”。确信人无论做好事还是坏事,报应是“早与晚耳”。任何心存侥幸都无济于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第二,顺其自然,与世无争。做到五事好德,即“至心好信,真生不欺;诵经行道,专心无二;勤心斋戒,好乐仙道;教人行善,不为非恶;敦笃慈仁,周济危难”。第三,清心寡欲,不贪不占。道教提倡“不使人间造孽钱”,“罪莫大于淫,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僭。此三者,祸之车也,小则亡身,大则残家”。主张人生在世清白干净,“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衣食随缘,自然快乐”。光明磊落。第四,神掌功过,彰善惩恶。

道教对“恶观”的基本看法是:恶是招致灵魂堕落的思想和行径,多行恶事者不能得道成仙,恶人死后依照生前的恶行堕入相应的地狱。如“无善道则赐轮回罪。无公平则赐生灭罪。无善福则赐恶报罪。无三孝则赐十恶罪”。等等。

善恶是否有报我们虽然无法一一验证,然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却早已流传千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善行、善事必有善主,恶行、恶事必有恶主。善主、善行和善事中必然包含着善,恶主、恶行和恶事中必然包含着恶。凡是一个人做善事被人知道,叫做阳善;做善事而别人不知道,叫做阴德。有阳善的人,大家都晓得他,称赞他,他便享受世上的美名。有阴德的人,上天自然会知道并且会让他得到该有的果报。这些流传很久的说法,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国人的行为规范。

现在,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善与恶呢?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所有的人好像总是带有两重性的。在他们的胸腔里仿佛有一副天平,他们的心就好像天平的指针,在称善的和恶的重量时,指针一会儿倾向这一边,一会儿倾向那一边”。其实,人的心灵王国,既是天堂,又是地狱。人性既善又恶,人性可善可恶。不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同时存在一个善我和恶我,善我与恶我在心中的角逐时时折磨着我们的灵魂,恶我常常侵犯我们的理智,困扰我们的心智,影响我们的情绪,妨碍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一则寓意故事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位印度老人对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愤怒、嫉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代表温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爱。小男孩着急地问:“爷爷,哪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

佛家认为,人之善恶,皆由心生。心善则佛,心恶则魔;佛魔原无定性,但随心念之善恶以为转移而已。诚实、谦恭、慈悲、勤俭,善念也;欺诈、骄慢、嗔恨、淫惰,恶念也。故一念善则佛应之,身心环境成为祥和,而化于佛,不独善者愈善,恶者亦转而为善;一念恶则魔应之,身心环境转为恶劣,而化于魔,不独恶者愈恶,善者亦转而为恶。

善的天性启动,人可以用正当的平和的手段,在不损害或较少损害别人利益的情况下去实现目的(倘若不能实现,他可以放弃);当人的恶的天性启动时,人便不择手段、阴险狡诈、野蛮残忍,不惜损害别人利益,乃至伤害别人性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倘若不能实现,他们还可能要困兽犹斗做垂死的挣扎)。

那如何让善我战胜恶我,并且达到扬善止恶的境界呢?我认为应该从行为、语言和思想的修炼做起。

善的行为被称为“善行、善举”。在善恶的行为标准上,不能坚持双重标准。比如人人都不想让社会规范约束限制自己的利益,但当自己的利益由于无序受到了损害,他又谴责为什么无序,既渴望有序,又希望自己不受限制,就好比自己开车的时候,希望别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如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他就抨击,同时又想让自己在需要的时候能闯红灯。自己违反了交规,将要受到处罚时,就想私下里拿点钱贿赂贿赂,免受惩罚。当交警接受了贿赂,自己不受处罚了,他反过来斥交警腐败、黑;当交警不接受贿赂,坚持按规定处罚时,他又责交警不通人情。行贿与受贿其实都是“恶”行,把自己行贿的恶行忽略不计,而对别人受贿的恶行却耿耿于怀。在竞争面前人人都希望公开公平地竞争,在同等条件下,又希望自己被重视,被特例。双重标准严重地影响了我们在扬善止恶上的修炼。在对待善恶的问题上,不能宽己严他。对善,不能自己拿放大镜看,自己做了一点点善事,就认为自己已是大善人了;对别人拿望远镜看,别人有恩于自己,或做了善事就认为是应该的或者是微不足道的。在恶上,不能自己拿望远镜看,自己不自觉中做了恶事,而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对别人拿放大镜看,别人做了一点点对不起自己的事,就认为是天大的事,不可饶恕。在善行上我们虽然达不到“上善若水”的最高境界,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是应该知道的。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须要做;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去做,只有从点点滴滴做起,才能达到扬善止恶的目的。

善的语言被称为“善言、善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恶,除了罪大恶极的以外,更多的是表现在语言上。善言、善说,在这儿是指善意的言、有益之话,不是指善于言谈、巧于言辞。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妄语是指欺骗的语言,也就是谎话。绮语是指阿谀奉承、吹牛拍马及淫言浪语。恶口就是言语非常粗恶,像刀子像利剑般能伤人,或者毫不忌讳地说别人的隐恶,如果在言辞上伤到别人的父母,就叫做大恶口。两舌就是向甲说乙,向乙说甲,以挑起双方的是非,让两人彼此起间隙,进而斗争起来)对人对己都有伤害,应该加以避免,但是出口伤人的情况在有意或不自觉之间就发生了。比如,也许是希望他人失败,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防止别人占到便宜,特别是出现人事空缺时,竞争者为了自己的升迁,有可能会利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造谣、中伤、讽刺来破坏对方,不让别人有和自己竞争的机会。一个单位,一定会有几个比较谈得来的同事,经常会聚在一起互吐苦水,或是一起批评其他同事,或者传播一些小道消息,其实这也是一种“两舌”。“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意思就是和别人友好的相处,比布帛还要温暖,用语言伤害别人,比矛戟伤害别人还要厉害。当一个人有了过失或是处于困境的时候,一句善意的话语,会使人倍觉温暖;而一句讽刺、挖苦、打击的话,哪怕是出于无心,也是对自尊心、自信心的摧毁和伤害,会使人羞愧和痛苦。“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些道理,都是教我们在善言、善说上,应当尊重别人、讲究语言美,不能自以为是、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应当以诚待人、宽以待人、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与人为善,不要虚假待人、苛求别人。对处在舆论当中的人,应有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智慧,以及不计较得失的胸襟。如果能充耳不闻、一笑置之,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只有从善言、善说做起,才能达到扬善止恶的目的。

善的心念被称为“善心、善意”。培养和修炼善的思想,既能利人,更能利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除了会依靠本性做事以外,还会运用理性的思维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本能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理性的节制,如果任由欲望扩张,最终受伤的是自己。现在很多人认为自己很善良,但如果遇上一点点不如意、不顺畅,就开始怀疑一切,在思想上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和念头,恶念就开始占了上风,在语言上就开始埋怨,甚至谩骂,进而在行为上做出一些连自己事后都后悔的错事。心怀善念,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因为善(趋善、向善、心中有善、以身行善),而无我,才能从“小我”走向“大我”。只有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善念,才能达到扬善止恶的目的。

善如风,你行了善,就像风刮过一样,别人不一定会一直记着;而恶似疤痕,不管你是无意还是有意,你作了恶,就像伤疤一样会留下痕迹,在别人的心里几乎无法抹去。因此,扬善止恶是一生一世、时时处处的事。要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从而到达善的终极世界,用身心去证明、体验善的境界。在生活中,在自己的生命中,不偏执,不执迷,让自己的整个身心远离恶的包围,进入善的圆融世界,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认识生活和人生,不断提高自己对善恶的认识水平,逐步向“上善若水”的最高境界修炼和迈进。

作者单位:陇南市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