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开拓新区域市场要考虑的因素
开拓一个新的区域市场,要有必要的考虑策略。开拓一个新的区域市场是典型的现有产品进入新市场的行为,要更好地考虑如何成功复制现有市场的模式问题。新市场的特征与现有市场越相似,进入障碍就越小;市场特征的相似之处越小,则进入障碍就越大。如何才能成功开拓新区域市场,其考虑因素具体如下:
(1)开拓的目的
开拓一个新的区域市场,对不同的企业来讲目的也不同。有些企业是为了占领市场,有些企业是为了扰乱市场,也有些企业是为了弥补生意的缺陷。
所以,开拓之前,一定要考虑好自己在这个区域里扮演什么角色,进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假如目的是即将要占领市场,那么第一年的目标是什么,第二年的目标又是什么?必须回答清楚。
(2)产品对新区域的匹配性
这实际上是对市场机会的评估。有些市场,你的产品延伸进去,完全匹配,不会有消费者不适应或不喜欢。比如,牛奶就是这样的产品。但有些产品就不同了,在这个区域销售得好好的,但到另外一个区域就不行了。比如,杏仁露,在北方,尤其在东北卖得挺好,但到南方就不大一样。所以,一定要考虑这个因素,事前做好相关的市场调研。
(3)原区域模式的可复制性
有句话说得好,"不要重新发明轮子"。新市场开拓也一样,最好把现有市场的运作模式复制过去。就像麦当劳、肯德基,无论到哪里,运作模式都不会有变化。
但对有些行业产品,因目标市场规模和属性的不同,不得不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同样是牛奶,在北京可以采用直销模式,但到海南恐怕得采用代理经销模式。因为,海南的市场规模难以支撑你采用直销模式。
(4)推广组合及投资
将进入目标和模式等问题全部确定了以后,要考虑在这个区域如何推广自己的产品,推广组合是什么,刚开始做什么,紧接着又要做什么等。
由于区域市场的属性不同,你原有的推广方式也许到新的区域就不适合了。假如北方人比较爱看电视,所以你在北方市场推广产品可能更多依靠电视媒体,但到南方就不一样了,可能更多的人在看报纸,所以推广方式也应有所变化。
推广组合一变,预算也跟着变。所以,要把新市场推广的预算做好,算算到底需要多少钱才能把产品推广好。
1969年春天,爱尔兰人裘力略开拓了一个新市场--特殊训练,新面貌及分离支持的服务方法。他组织了一个EDP查账员使用者团体,这个团体能了解这个变动的时代并与裘力略合作,使用他们的产品。
EDP查账员--旧产品供应新市场,裘力略的第一次商业成功,使得这个年轻的没有经验的公司有了建立的基础。1973年,裘力略从考林尼特公司得到生产积体资料库管理系统的权利,这是该轮胎公司设计供自己使用的。经过无数次的改良修正,这个系统变成了裘力略资料库管理系列的基本生产线。1975年,裘力略将"字典"的观念应用在资料库,以至于专业和一般的最终使用者都能操作、使用,替客户节省了复制软件给不同使用者的费用。
裘力略的大胆创新使客户能够一次同时处理资料与分析,大约有两万家公司使用这种软件,使得他的公司连续28年的销售额增长和利润增长都达到30%以上。
在开拓新市场之前,要先了解该市场的情况以及同行在该地区的策略,然后制定出对该市场的战略。你要做的主要是了解同行,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239.知识性创新的含义
知识性创新是指那些既能引起社会及公众关注,又能为创新者带来财富的创新活动,其意义和影响积极而深远,是各类创新活动中的"超级明星"。人类历史上那些划时代的创新事件,大多属于知识性创新。这里所说的知识,并不局限于科学或技术的范围,还包括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创新。
知识性创新往往引起划时代的革命,如迪塞尔发明的发动机,福特公司提出的"自动化"的概念,以及青霉素的发现,无一不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成就了一大批成功企业、成功人士。在当代,知识性创新的作用和意义更加重大,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每一步都体现了知识创新的巨大影响力,都会伴随一大批推动创新的"幸运儿"的诞生,成为巨大财富的拥有者。
知识性创新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其高风险性。如计算机技术或生物技术,其高风险性对知识性创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同于其他创新者,他们往往都会经历一段艰辛曲折和默默无闻,但风险越大,得到的回报可能也越高。其他的创新者只能获得财富,而知识性创新者,不但能得到财富的巨大回报,还有望得到社会地位的迅速提升。
事实上,今天很多优秀企业的事例已经证明,那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先行者们,大多都拥有极高的知识性创新能力。
通过对知识性创新的认识和深入学习,青岛橡六公司成功研制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煤矿用阻燃钢丝绳牵引输送带。青岛橡六公司在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重新选择优化了各种阻燃剂及配合剂,成功解决了覆盖胶拉伸强度、磨耗性能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成功研发出生产该产品所特需的骨架材料,其产品达到国际上最先进的BC730-89标准。
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为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将十四方搅拌车列入自主开发计划。吸收过去研发十二方搅拌车、改进型精品搅拌车的成功经验,新型搅拌车的设计和制造非常顺利,当年3月底就完成样车试制,之后又通过了一系列载重试验,性能十分优良。
实施知识性创新,首先要提高创新素质,树立创新意识;其次应掌握创新理论和创新思维方法,应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使企业能够符合创新的需求。
240.转变观念,实现创新
什么是观念?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即人类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如法制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对于企业来说,要转变的就是一种经营和管理的观念,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的观念也要随之而变,唯有变,才能求得发展。在经济领域同样也是如此。
企业直接面对市场,我们的观念必须适应市场的转变。以出租汽车公司来说,市场变化尤其大,经营成本每年大幅递增,行业和市场对出租汽车公司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行并购战略是明确的方向,必须走下去,但也面临着挑战;从内部管理上说,虽然总体表现处于上升态势,但市场满意度指数时高时低,并不稳定,要全面提升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如何针对市场的这些变化,及时转变市场竞争观念;如何适应全国战略的要求,转换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抓前期可行性研究,抓进行中的沟通、理解、磨合,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的观念;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掌握严格管理和有情服务的管理要求,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所有的管理者亟须转变观念。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什么叫创新?突破固有的模式、常规,用完全崭新的方法、完全崭新的思路去突破发展中的难题,这就是创新。
观念的改革并没有改变事实,但却改变了事实的含义。所以,注意观念的变化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看似"不切实际"的变化,即与传统不同的变化,往往会发现新的创新机会,这种机会是完全可以被开发利用的。正如某集团的一位资深成员所表述的那样:"把事情倒过来看,就知道机会在哪里了!"
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美国人的健康状况有了极大改善,身体健康指标在迅速上升。可奇怪的是,尽管美国社会物质生活丰富,但各种各样的忧虑仍笼罩着全美大地,人们对健康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与担忧,这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已经创造了许多创新机会,如由于人们出于健康原因和对天然食品的宠爱,使一位最初从山上采集草药制成调味品,包装后沿街叫卖的"花童",蜕变为年销售额达数亿元的大公司老板。
如果说观念的转变是我们开启一把锁的前提条件的话,那么思路的创新就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
241.如何在产业结构中实现创新
人类文明的演替与社会进步从来都是与产业结构的创新密切相连与互动的。传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是在强调对自然的索取以增加经济总量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种产业结构一方面推动着人类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诸多如资源与环境等危机。
在这个经济动荡的年代中,产业结构的变化是迅速且剧烈的,有些被你认为很"稳健"的行业,很可能因为轻轻一击,就迅速解体。在这种情况下,产业中每个成员如果还按原有的方式经营企业,往往会带来灾难。然而,市场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正是创新的大好机会。那些重视审视自我,并找出全新答案的企业会成为带头人。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来看,保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是面对种种不利国际环境的基础,为此,必须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一方面,结构升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另一方面,必须对我国资本市场进行改革,着力于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有3位青年偶然在纽约相遇了,他们都在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工作。他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一直极为稳定的股票交易市场,将面临急剧的结构性变化,一群个体基金的管理者将很快进入资本市场,他们需要截然不同的服务。于是经过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现有系统的研究之后,他们发现为那些拥有少量资金而与金融资本市场没有实际联系的顾客提供服务是一种新的机会,结果他们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唐纳森·勒夫金·詹瑞特公司。自1959年公司成立以后,只花了5年时间,便一举成为华尔街的主力。
创新者们都可以从产业结构中发现创新良机,他们坚信创新会成功,而且只要承担一点点风险就可以,因为他们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
242.如何在工作需要中实现创新
有句俗话叫"需要是发明之母"。很多时候,为了完善现有的工作过程,替代原来的薄弱环节,或者提供原来工作中所缺少的环节,这些需要往往就产生了创新的意识,进而实现创新的可能。有时,这些创新也许只是一个很小的发明,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黄伟新是土生土长的广东英德人,1996年7月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动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白石窑水电厂工作。
电厂机组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转是电厂发好电的关键。白石窑水电厂装有4台1.8万千瓦和1台2万千瓦的灯泡贯流式机组。其中4台1.8万千瓦机组是1997年安装的,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机组设计和生产水平都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发电机组自1997年4月投产后,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电厂发电生产。身为生技科机械专责的黄伟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经过长期观察和分析,并研究和比较全国较先进的多家调速器生产厂家产品,大胆提出对调速器进行技改的建议。在得到电厂领导的采纳后,黄伟新全身心投入调速器技改,多次到同类电厂参观学习,研究图纸,参与确定产品造型。通过反复比较,电厂采纳黄伟新的意见,对电厂4台1.8万千瓦机组调速器全部进行改造。自2002年开始,已经对二号、三号、四号机组进行调速器技改,一号机组也将于今年技改。技改后,调速器一年或更长时间才检修一次,改变了原来调速器每半年检修一次的局面,并解决了原调速器容易发卡、耗油多、不能全自动运行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电厂运行值班向"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迈进一大步。使电厂运行值班人员由原来的70多人减少至50多人,减少40%的劳力,并顺利实现了机电值班一体化。
1965年,在日本大城市以外几乎没有铺好的公路。日本决定快速地发展汽车工业,导致政府积极地铺好路面。汽车的行驶速度非常快,但是日本的道路还处于"牛车路"的水平,宽度仅仅能供两辆车并行,而且充满了死角和隐秘的出入口。几里远的路程,就会遇到许多交叉路口。意外事故发生的频率高得吓人,尤其是在晚间。报界、广播、电视以及议会中的反对党开始高声疾呼政府采取措施。当然,重筑公路是不行的,那得花费20年的工夫,而仅仅呼吁驾驶员"小心开车"也无济于事。
一个名叫坂门岩佐的日本青年把这个危机当成创新的机会。他对传统高速公路反射器予以重新设计,在反射器上涂了玻璃微珠,使它能像镜子一样反射来自各个方向的汽车灯光,日本政府立即在几十万公里的道路上设置了新发明的反射装置,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随之骤然下降了2/3。
一旦工作中发现有某种需要,马上想办法予以满足和解决,其实创新有时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