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秦相吕不韦
9223900000006

第6章 赵女

次日,吕不韦到赵公宅上回拜。

这是一个大宅院,院子里布局十分讲究,亭台楼阁显示出一:种富贵的气派。

吕不韦被让入客厅。

这也是一个穿堂,宽大、明亮、文雅。这里与子楚那个客厅一个天堂,一个地下。

从布局看:大厅靠近后山门是一个顶到天花板的固定雕花屏风,屏风下面是一个高条几,高条几上,中央放着一个两尺高的陶制蝙蝠,两边各是一只玉如意。正中,就是高条几的前方,有两个矮几。左侧的山墙下有一几,几上放着一个鼎。右侧山墙下同样是一几,几上放着一把筝。

几的下面都铺有漂亮的毯子。

柱子和天花板都是油过的,尽管它们并不显新。

地板由方砖墁过,平整洁净。

大厅的前脸并没有墙,由并排的四根大柱子支撑,柱子之间是雕花的窗。这种结构在当时很是新鲜。

前脸窗上淡紫色的帘子现在被拉开了。

大厅的四个角落里,各有一个火盆,这使大厅里温暖如春。

吕不韦被让到正中的一条几前坐了,家人早就献上了茶。吕不韦抿了一口,立即与子楚的茶进行了比较:同样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吕不韦与赵公彼此寒暄了几句,吕不韦为赵公昨日送去礼物致了谢,并献上自己的礼单。赵公谢过,并再次就吕不韦对女儿的搭救道了谢。这时,家人上了酒菜。吕不韦客气了句“又要叨扰”,赵公道:“小女为吕公搭救,无以为报,小女略识音律,今出奏一曲,为吕公助助酒兴,不成敬意……”

说着,便唤赵女。

赵女携路上被买下少女从屏风后面进了大厅。

一方面赵女化了妆,另一方面衣裳与受劫难后迥然不同,更重要的是,此时的赵女,精神状态与受劫难后大不一样,这样,在吕不韦的眼里,她竞变成了一个陌生人。她那张美丽的脸上,水汪汪一双大眼睛,含情脉脉,这是吕不韦熟悉的,感到不熟悉的是那张嘴:路上,那上下的唇,一直发着酱紫色,并在不断地颤动,如今,简直可以用丰润的樱桃来形容了。她的颈很长,这吕不韦早就注意到了,那时,他看到她,立即想到在鲁国鲁人常常吃的葱白。

现在,这长长的颈,吕不韦看了又有了另外的感受:他想到了天鹅的颈。她修长的身子,着一身淡紫色薄薄的衣裳,显得轻盈飘逸,这一切使她犹如天仙一般。

她走上来,向吕不韦拜罢,便让身边那名被买下的少女也拜过。

这时,赵公对吕不韦道:“吕公想得周到,买下此女在路上侍奉小女。她二人如此相识实属难得,更难得二人性情也投合,故此,老夫已收她做义女,改了名字,叫赵二女……”

吕不韦:“她好造化……”

说着,赵女走到西山墙下那张几前,赵二女帮她把筝摆好,赵女轻轻道:“小女给吕公弹一曲《鹤落孤松》,是小女自编的,编得不好,弹得也不好,请吕公顾误。”

吕不韦道:“有劳了……”

赵女调弦后,开始弹奏。这首筝曲,带有浓浓的古韵,旋律开始以怨怼为主调,随后变得舒缓,最后以欢快终结。曲子编得很好,赵女弹得也很好,吕不韦被感动了,赵女收指前,他就不由得鼓起掌来。

赵女轻轻点头谢过。

这时,赵公道:“小女也还学了点舞技,吕公赏脸,可令她一试,请吕公指教……”

吕不韦甚为高兴,道:“能再一睹令爱舞姿,吕不韦之幸也。”

赵公对赵二女道:“把她们唤出来。”

赵二女听罢点头,出厅去了。不多时,六个乐女各持乐器一一筝、笙、箫、竽之类——随赵二女进了厅。家人们在靠西山墙的几旁铺了一条毯子,她们便在上面有坐有跪,排好了阵势。

这时赵女轻声道:“为吕公献《云随风舒》——这也是小女自编的,舞来请吕公指教。”

吕不韦轻轻鼓掌,道:“有劳……”

赵女向乐女们示意开始。先是一节旋律幽幽、节奏舒缓的悠扬箫声把人带到了一个神仙世界——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瑶池了。随后,加进筝曲,缓和,飘逸,由轻而重,像是片片祥云由远而近,飘然而至。赵女开始起舞,让人想象到,西王母出场了。舞姿与舞曲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她那苗条的身躯像是被空中翻转、飘动着的纱质长袖所带动——她不是在跳动,而是在飞翔。不多久,笙和竽加了近来。人们似乎听到了一阵缓缓的风声。这时,赵女的舞姿也随乐声变化着。长袖开始频频展开。人们想象到,那是风吹来了’。

不多时,风声渐大,舞者的长袖也跟着有了变化——由舒到卷,由卷到舒,舒卷频频变化着。它让人想象到,这长袖舒卷变化的形,正是那空中的云,在风的吹拂下忽而舒、忽而卷的样,正像此舞的标题所讲:云随风舒。这是乐和舞的高潮。接下来,乐声变得平缓起来,长袖也多呈舒缓之状,最后,舒展着的长袖在风声中垂下。

乐舞结束。

吕不韦完全被陶醉了。

赵女携赵二女和乐女们退出。

吕不韦对赵女出众的才华称赞了一番,赵公趁机道:“老汉唐突:若吕公不嫌,愿小女随吕公,掸尘浆衣,朝夕陪侍,小女之幸……”

吕不韦一听高兴异常,忙道:“能得令爱为伴,不韦三生有幸……”

不能讲吕不韦这是喜新厌旧,他家中有妻有妾,但对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他还从来没有像对赵女这样,产生过如此强烈的爱慕之情。

这种爱慕之情产生于何时?是路上赵女洗去脸上的血污、露出那美丽的面容让他心动了?是在赵女被救后,她那文雅端庄、落落大方的举止让他喜欢了?是赵女弹那支自编的《鹤落孤松》所表现的才华,让他着迷了?是赵女跳《云随风舒》,那美丽的舞姿使他倾倒了?

是,也不是。一个人对异性的强烈爱慕,不能无缘无故,不能无始无端。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说清楚,那种爱慕之情究竟发端于何时、何事。

可以这样讲,赵女在吕不韦眼前出现时,某一个时候,某一刹那(或许就是赵女洗净了脸、露出美丽面容之时)吕不韦怦然心动,爱慕之情油然而生,随后,这种感情越来越烈,到赵女跳那《云随风舒》时,达到了一个高潮。

赵女过来了,吕不韦却要离开她,西去完成他那项已经安排好了的伟大计划。他真的难割难舍。最后,他把计划跟赵女讲了。他说,天下汹汹,百姓涂炭,各国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种局面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现在应该是结束的时候了。论起来,现在秦国最强,它的这种强势还在发展,就是说,只有依靠秦国才能做到结束战乱这一目标。为此,要设法让子楚得到嗣立,然后借助子楚,进一步增强秦国的实力,实行妥当的国策,最后完成使命,实现天下统一,让百姓安康。

吕不韦原以为赵女对他的计划不会感到兴趣,跟她讲讲,无非是让她明白,他为此不得不暂时离开些日子。为了安慰赵女,他告诉赵女,他由于不忍离别,已经多待了一天了。

可赵女的表现实实地让吕不韦想不到:她对计划听得很是认真,而且听后感到万分兴奋,还问了不少的问题。最后,她倒劝说吕不韦无须有什么伤感,道:“这是大事,耽误不得。分离令人感伤。可没有分离之苦,哪里有重聚之甜呢!再说,分离是为了去做一项事业——大事业,值得的!”

吕不韦吃惊、感动,心里越发地敬重起赵女来:她不但是一位难以寻觅的红颜,而且还是一位事业上不可多得的知己。

吕不韦虽然感情上觉得难以割舍,但精神上受到了鼓舞,决心打足精神、慷慨上路。

吕不韦把计划讲给赵女听后,赵女曾提出,眼下赵秦之间的长平之战是不是会对计划造成影响?

吕不韦考虑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计划不但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战事按照一般人判定的结果结束,还会促成计划的实施。

赵女还问,真的秦国打胜了,子楚公子在这里会不会有危险?

赵女提出这样的问题,越发引起吕不韦对赵女的敬重:想得周全。他回答道:危险不是没有,但他已经做了安排,料无大事。

赵女听后,这才放下心来。

赵女问吕不韦走哪条路?吕不韦原计划出邯郸西行过太行山,向西南,直插函谷关去与嫪毐会合。赵女对此表现出极为忧虑的神情,说:“这可正好路过战地啊!”

这种心情吕不韦体察到了,他当即表示改变路线,出邯郸向南,奔安阳,然后到洛阳,从洛阳去函谷关,这样,比原来的路线远了些,但完全绕开了战场,而且也避开了赵军和秦军大部分的行军路线。

赵女意识到,吕不韦改变路线,全然是为了免除自己的悬心,十分感动。

临行,赵女再次叮咛道:“相公西去成大事,望多加保重……”

吕不韦道:“那不韦就上路了……”

太阳升到东墙头的时候,赵女携赵二女送吕不韦出门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