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秦相吕不韦
9223900000014

第14章 宫谋(1)

十五的皓月把它的青光洒向秦宫,使宫中的一切都置于自己的监视之下。

一个年轻人独自走在宫院的甬道上。他步伐很慢,看样子在边走边思考着什么。

走到一所宫门前,从里面走出另外一年轻人,两个年轻人差一点彼此撞上,因此全都停下了脚步。

“原来是十三哥!”

“原来是十五弟!”

他们又差不多一起喊了起来。

这被称十三哥的,名叫子盈,是太子赢柱的第十三个儿子。这被称十五弟的,名叫吾成,是太子赢柱的第十五个儿子。

眼前这所宫院,是夏妃住的地方。这夏妃是公子柱的一个妃子,也就是公子子楚的生身母亲。

公子吾成走出宫门让公子子盈碰见,便主动向公子子盈解释:“母亲脸上长了些癣,听说夏夫人有一种药能够治得,便打发小弟前来问问——谁知,竟是以讹传讹,并没有的……”

公子子盈一听心里冷笑了一阵,嘴上道:“那再到别处问问……”

公子吾成见公子子盈独自一人夜间出来,心里早就想:果是个不安分之人!现在他问:“哥哥这是要去哪里?”

公子子盈早就想到公子吾成会问他,故而答案是现成的:“读书累了,想去大哥那里看看……”

公子吾成点了点头,两个人就分手了。

公子子盈这里所说的大哥,指的是太子赢柱的长子伯禽。他与公子子盈是一母所生。这倒是去公子伯禽宫院的路,但实际上,公子子盈原本并不是要去公子伯禽那里。

公子子盈担心公子吾成在后面盯着他,因此,不得不临时改变目的地,真的去找大哥公子伯禽了。

公子子盈到了公子伯禽那里,兄弟俩说了一会闲话儿,公子伯禽便对弟弟道:“子盈,你可听到了有关子楚的事?”

公子子盈正为这事去找公子黑象,不想在路上碰见了公子吾成,这才改变计划来到了这里。他不想骗他哥哥说没有听到,因此回道:“听说了些……”

到现在为止,太子柱与华阳夫人议定立子楚为太子的事并没有公开。真情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知道。但是,绵里包不住火。吕不韦以公子子楚和他自己的名义送大量的礼物给华阳夫人,动静非小。

吕不韦还以子楚的名义送了大量珍玩给了子楚的母亲夏妃,这也是难以瞒人的。赵高被派去邯郸专门侍候子楚,临走时支了大量的金钱。所有这些都并不是秘密进行的。做这些事情,有不少的宫女和太监在场。华阳夫人倒是嘱咐过这些人“这事大可不必张扬”。哪个心里都明白,嘱咐“不必张扬”,便含有保守秘密的成分,但这与明令“不许外传”大有区别。另外,华阳夫人身边的这些人都可称为心腹或亲信,但事实上,再亲再信,还有更亲更信的人。故而,难免通过这些人“走漏风声”。

世事总是如此,某些状况下,刮起一丝风,就会让人联想到一阵雨。有关上面的事发生在宫中,传出一个钉,人们便会想到一扇门,传出一节木,人们就会想到一辆车了——难免引起种种猜测。

原来子楚是一个不起眼的质公子,现在,一下子抖了起来。特别是,原来几乎是备受虐待,现在,却专门派太监去服侍他,并带去了大量金钱。这意义非常,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索。有人说,子楚已经得宠,未来的太子非他莫属。十分明显,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太子和华阳夫人使然。而太子和华阳夫人所以这样做,是由于吕不韦的进宫,是吕不韦金钱的魔力。

公子伯禽问弟弟的有关子楚的事,指的就是这些传闻。

公子伯禽听弟弟说知道这些事,便道:“子盈,不是哥哥说你,你是一个不肯安分的人。眼下,对子楚议论纷纷,有的认定他就是未来的太子。有的人听后心内难平,便蠢蠢欲动。我告诉你,你可不许这样,不可跟着起哄。一窝鸡蛋,你怎的就断定哪个会壳破出鸡?再说,就是定了子楚为未来的太子,又有什么好闹的!太子不就是未来的王吗?谁当这个王就让他当去——不傻,二不残,就成了,反正跑不出我们赢家!我们这些人,一不愁吃,二不愁穿,三不愁住——有此三者,足矣!咱们总比那些可怜的黔首强上百倍吧!再说,现列国终年战乱不休,‘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这还不够吗?难道我们宫廷之中也要你死我活,彼此杀将起来才痛快吗?弟弟,不错,大王喜欢你,父亲也喜欢你,大家认定你会成为未来的太子,未来的王。现在这些传言未必是真,未来的太子兴许依然是你。但话说回来,那些传言即使是真的,也没什么。你自己必须摆脱这一切。你要记住老子的两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要争什么。老子还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随后,伯禽把眼前的竹简推给子盈:“你看看这里写的——这是庄子写的,我正好读到这一段——好,我干脆给你读读好了:‘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十牛,絮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日: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者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哉?日: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椭,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哲人!哲理!”

公子子盈在听着,但他有自己的哲理,只是,他嘴上说:“小弟记住就是了。”

从公子伯禽那里出来,天更晚了,公子子盈犹豫还去不去公子黑象那里。最后他决定当晚不再前去,因为他想到,如果去,天这样晚了,叫人看到,会引起怀疑,于事不利。

公子子盈回到自己的宫中,无论如何都难以入睡了。他的脑子里无法摆脱子楚这个名字。

晚饭前,侍奉他的两名太监的私下谈话被他听到,是他走出自己的宫门去找黑象的直接原因。

当时,饭吃完了,茶也送过了,一切事项都已经结束,离侍奉公子上榻休息的时间还远,两名太监,一名叫黄市,另一名叫韩山,便在西厢房踏踏实实坐下来拉开了话匣子。

公子子盈饭后原想看一会儿书,但心里有事,塌不下心来,便想到外面走走。他走到院子里,就听西厢房传来一个太监的说话声:“这宫里的事就是这样,一天一个中心——哪里有肥肉就向哪里聚。”公子子盈听得出,这是太监黄市的声音。公子子盈想到,这个比喻很有点意思,便产生了听一听他们要讲什么的想法,于是站定了。下面,他听到另一个人问:“你这又说哪个?”这是太监韩山问的话。

下面是黄市的答话:“说的是公子吾成一伙儿……”

随后,两个太监你一句我一句谈了起来。

韩山:“啊,明白了一——你是说公子吾成、公子子埝几个兄弟老往夏妃那里跑的事吧?”

黄市:“正是。他们看到夏妃肥了,故而就聚到了那里……”

韩山:“可你说,人们传的子楚将被立为太子的事有谱吗?谁都知道,大王在孙子辈里最喜欢的是咱们这位,那子楚怕是大王连三句话都没有跟他讲过的,凭什么将来立他为太子?”

黄市:“你这就把事情看偏了,立太子是父亲的事,可不是爷爷的事。大王百岁以后,现太子就是王,他的太子是由他定的……”

韩山:“可太子也是喜欢咱这边这位的呀!”

黄市:“要不我说宫里的事一天一个中心嘛!”

公子子盈没有再听下去。这几句话,尤其黄市那句“宫里的事一天一个中心”的话,狠狠地刺疼了他的心。

正像两个太监所说的,他的祖父、现在的秦王,是最喜欢他子盈这个孙子的。他的父亲,现在的太子,同样是最喜欢他子盈这个儿子的。无论在众人的眼里,还是在他子盈本人的眼里,未来的太子非他莫属。可是,一下子,宫里进来了一个吕不韦。自从这个吕不韦在宫里走了两趟,一切都变了样——至少在他公子子盈的眼睛里是如此。此后人们议论纷纷,子楚会在将来被立为太子的传言甚嚣尘上。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底传言的可信程度如何?对于其他的人,这可能并没有什么,可对公子子盈来说,这却是跟生命一样重要的事。

秦国的制度是这样的:作为宫室成员,你可以有吃、有穿、有住,而且还可以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然而,仅此而已。你想进而拥有领地,享有爵位,那么,你得立有战功。要立战功,就要到前线去,拼命杀敌,或者出谋划策,攻城略地。可是,如果你有幸成了王,那你就拥有了一切,不但保住吃、穿、住,还有无上的荣耀,特别是还拥有一切权力:决定征战,决定和平,决定生杀,决定荣辱,可以一言而兴邦,可以一言而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