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名将与名战: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著名将领和战役
9208200000063

第63章 以色列军神达扬

———六天半战争之第三次中东战争

〔人物剖析〕

摩西·达扬,以色列前军事领导人,政治家。在以色列,达扬是一位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最为以色列人津津乐道和引以为豪的,是达扬在军事上的才华,他被誉为“军神”。1915年5月20日,达扬出生于巴勒斯坦太巴列湖南岸德加尼亚。早年就学于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毕业后远赴英国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军事。达扬对军事有着一种天生的悟性,14岁时就参加了“哈加纳”组织。“哈加纳”是巴勒斯坦犹太人组建的地下自卫队,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他任“哈加纳”的军事教官,亲自编撰了《野战指南》教材,使受训的官兵颇有收益,他的军事才能得以崭露头角。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取得了对巴勒斯坦的委托统治权。1936年,21岁的达扬加入了英国在巴勒斯坦地区的警察部队。1939年10月,达扬因参加反对英国限制犹太复国主义政策的活动而被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采取了与犹太人合作的政策,达扬于1941年2月获释出狱,不久到叙利亚接受情报侦察训练,并随英军到黎巴嫩,与法国维希政府军作战。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他的左眼被弹片击中,从此失去了左眼,有了“独眼将军”的称号。

1948年5月14日,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犹太领导人本·古里安在巴勒斯坦的特拉维夫发表独立宣言,宣布成立以色列国。次日,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外约旦(今约旦)和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联军即向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占据了优势。以色列利用短暂的停火机会,紧急扩军,采购武器,统一各派武装力量,于7月展开反攻,最终取得了此次战争的胜利。战争期间,达扬率领第89突击营北上约旦河谷作战。他总是在对手意想不到的地点和时间发起进攻,表现出了军事指挥家的才智。战斗中,达扬总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提出的口号是“随我冲”,而不是“给我上”,屡立战功。

达扬在作战指挥中所表现出的才能和无畏精神,深得总理本·古里安的赏识,很快被擢升为耶路撒冷战区司令长官。翌年,又被提拔为少将,达扬当时年仅34岁,成为以色列军队中最年轻的将军。停战后,达扬先后出任以色列国防军南部军区司令、北部军区司令、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参谋长等要职。任参谋长期间,他进行了雷厉风行的改革,使以色列国防军成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现代化军队。他任人唯贤,不拘一格。为使更多的军事人才脱颖而出,他规定退役时间为40岁,以让更多年轻有为的人才得到及时晋升的机会。

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他提出了后来被证明是极其出色的达扬计划。1956年7月,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英国对埃进行武力要挟,要求以色列提供援助。达扬主动向本·古里安请缨,保证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赢得对埃及的战争,以达到乘机占领大片阿拉伯领土,为日后埃以谈判增加讨价还价的筹码。达扬制定了夺取西奈半岛的“卡代什行动”计划。该计划的主旨是以有重点的敌后空降突击,切断埃军道路,配合正面的坦克部队多路快速突击,一举围歼西奈埃军。10月29日下午4时20分,以色列空军的16架“达科达”运输机载着202空降旅一个营约400名士兵,出奇不意地飞越西奈半岛埃及一侧领空,空降在埃及米特拉山腹地,第二次中东战争拉开序幕。达扬亲率大军挥师南征,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分四路快速突击,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在短短的6天时间内便占领了整个西奈。战后达扬兴奋地说:“一切都是按我们的计划进行的,我们计划6天结束战争,结果刚好6天,实际上我们只用了4天就消灭了埃及人。”

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他作为以军总指挥,为以色列在战争中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将三国空军力量大部分摧毁于地面,在战争爆发后3小时即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为夺取战争全局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而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次成功的突然袭击战例。

第三次中东战争

发生时间:1967年6月5日~ 10日

交战双方:以色列军队与阿拉伯军队

交战地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

交战原因:以色列企图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战例点评:以色列空军先发制人,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打得埃及、叙利亚、约旦空军措手不及,大批飞机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上。

达扬在第二次中东战争后,刚过他自己规定的军人退休年龄,便以身作则,自觉退了下来。但对军事情有独钟的达扬,仍心系军队。达扬以军事记者的身份远赴战火纷飞的越南战场考察,想从中了解新的装备、新的战争状况。1967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矛盾激化。5月22日,埃及宣布封锁亚喀巴湾,禁止以色列的船只和为其运送战略物资的外国船只通过。约旦、伊拉克等国表示其军队接受埃及的指挥,阿尔及利亚、科威特等国将军队相继开到西奈。进驻西奈半岛的7个师约10万人和近千辆坦克集结备战。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之前,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共有飞机882架,以色列拥有飞机350架,在数量上以军处于明显的劣势。一时间,战云密布,一触即发。以色列国内笼罩着不安的情绪。

达扬由越南返回后,得知埃及正在向西奈增兵,叙利亚军队也在积极布防。凭着自己对军事的敏感,达扬意识到,一场战争将不可避免。达扬感到责无旁贷。他到前线视察,那里都是他的老部下,人们对他充满了尊敬。达扬找到军需官要了一套没有任何军衔的军服和一支左轮手枪,准备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参战。6月1日,内阁会议正式通过了任命达扬为国防部长的决定。达扬上台后,经过周密、细致的研究,立即制定了先发制人的战争方案。以军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成功地实施了战争欺骗,麻痹了阿方。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约旦等国发起突然袭击,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

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以突然袭击方式一举摧毁了阿方的空军力量,其空袭时间持续之短、效益之高,在空袭作战史上是罕见的。空袭中以军打破常规,除留极少量兵力外,集中兵力实施首次突击,增强了突然打击的力量和强度。以色列空军出动150架飞机,于7时45分对埃及10个主要机场进行了猛烈突击。此后每间隔10分钟,以色列空军便出动一次,进行补充轰炸。为增大突击效果,以军在空袭中采用单机跟进,沿机场跑道方向多次进入的攻击方式,即第一次进入重点轰炸跑道,再次进入主要攻击地面飞机。为使各波次飞机协调有序地作战,以色列空军规定每批飞机在目标上空活动时间不得超过7分钟,保持了突击的连续性。

从7时45分至10时35分,在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以色列空军共出动飞机17批次,埃及空军一半以上的飞机没有来得及起飞,即被摧毁于地面。埃及军队20多个防空导弹连同100多部萨姆2型导弹发射架,未来得及使用,也大部分被摧毁,以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6月5日下午,以色列空军又以同样的战法击毁叙利亚和约旦飞机82架。然后以军发动地面战,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在西线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东线占领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全部地区;10日又向东北出击,占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达扬出尽了风头。

阿拉伯国家由于戒备不足,损失惨重,以色列军队在6天内攻占了西奈半岛、加沙地区、耶路撒冷东城区、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约、埃、叙等国被迫同意停火。以色列的这场绝妙的、成功的闪电战,震惊了世界。作为这场战争的组织和指挥者,达扬佩戴黑色眼罩的头像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报刊中。而这场战争的经验教训,也成为各国军事研究的热门话题。

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他指挥以军又一次获得了胜利。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惨败,使阿拉伯民族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他们暗中发誓要洗雪民族之耻。埃及、叙利亚等国经过周密筹划,决定在1973年10月6日,即犹太人的赎罪日对以色列发动战争。这是包括达扬在内的多数以色列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的。6日下午2时,埃及、叙利亚同时出动200架战机、近6000门大炮向以色列发动攻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军仓促应战,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埃及军队只用了10分钟,就以损失5架战机的代价摧毁了以色列2/3左右的军事目标。埃及突击队员强渡苏伊士运河,以色列耗资近2.5亿美元修造的巴列夫防线彻底崩溃。形势对以色列十分严峻,达扬决定先集中兵力打垮叙利亚军队,腾出手来重点对付埃军。14日,达扬集中兵力对付埃及军队,双方在西奈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交战的坦克数量超过了1800辆。达扬根据战场的形势变化,果断地命令手下虎将沙龙率所部利用夜暗,从苏伊士运河和大苦湖埃军两个集团接合部实施大纵深穿插突击,将埃军退路切断。埃军腹背受敌,处境日益被动。10天后,在以军强大的攻势下,埃及被迫宣布停火。

达扬重视军队建设,强调机动作战。在多年的征战与思考中,达扬形成了自己的战略思想。他认为以色列的国土缺乏战略纵深,三面受包围,中间细腰随时有被切断的危险,耶路撒冷、特拉维夫等地都处于阿拉伯军队的炮火射程之内,因此以色列只有对阿拉伯国家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大规模战争,占领大片的阿拉伯国家土地。在此基础上,与阿拉伯人谈判,求得他们的承认,以土地换取和平。“以土地换和平”,至今仍是以色列的主导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