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四)
9201700000013

第13章

张之洞笑占首席

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公元1837-1909年)新任两江总督时,一次微服私访一位同窗好友。这位好友又请他一起去参加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县)知府的寿宴。寿宴开始入席时,张之洞毫不客气地坐在首席,众宾客大惊,知府更是恼火,他指着桌上一道菜,出了一联:“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自诩“鲈鱼”,暗示他是松江土皇帝。张之洞闻言,并没有怨怒,一边笑着一边指着桌上的另一道菜说:“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洲。”知府闻此大吃一惊,忙打听此人是谁,原来是两江总督,急忙赔罪,恭请上座。

王凡九施计戒怪癖

清朝末年,湖南洞口县有个财主姓张名有财。张财主爱听故事,已成癖好,一扯半天,没完没了。一般平民百姓都要做事才能养家,那有闲功夫去陪他聊天,所以,见了他都敬而远之。张财主见没人给他讲故事,就越发烦闷,一天午饭后,他对村里人说:“我花钱请人讲故事,讲得好,除了管酒管饭,还给一两银子。”有个叫王凡九的私塾教师说:“我会讲故事,保证你爱听,工钱不要,但这故事很长,在讲之前,我想喝口茶,润润嗓子!”

王凡九喝完茶,开始讲起故事来。“从前,有个财主,家里有许多谷仓。有一个谷仓被老鼠咬了个洞,那老鼠天天钻进去衔谷子。衔了一粒,又衔一粒;衔了一粒,又衔了一粒;……”张财主问:“怎么老是衔了一粒又一粒?”王凡九说:“老鼠衔完这一仓谷大概要七七四十九年,还早着呢,你别打断,听我继续讲”。接着又说:“衔了一粒,又衔了一粒……”

张财主听得不耐烦了,嚷嚷道:“算了,我再也不听了。”

周小泉诓巴登

清朝末年,外国传教士巴登偷了北京护国寺的一尊瓷观音,这瓷观音是明代雕匠的佳作,是国宝。来京传艺的景德镇名雕瓷艺人周小泉,常去护国寺,多次见过那尊瓷观音,决心要讨还国宝。

几天后,他到教堂访巴登,拿出一尊瓷观音给巴登看。巴登拿出自己偷来的瓷观音一比,竟是一模一样,便想买下。周小泉说:“你想配成对,只需付1000两黄金。”巴登嫌太贵,周小泉趁他倒酒不注意,将真假瓷观音换了位置,后来,抱起真观音转身就走。

巴登在周小泉走后,又仔细欣赏起瓷观音来,他拿起放大镜在欣赏瓷雕细部时,发现瓷观音眼里刻着“大清周小泉制”

六个蝇头小字,气得直跺脚。

巴登跑到官府告周小泉偷了他花一千两黄金买来的瓷观音,还用钱贿赂了审案的官吏。贪官知道巴登是个大酒鬼,就荒唐地宣布:“两人比喝酒,谁喝得多,就把真的判给谁。”

比赛那天,周小泉拎着一把大酒壶来了,打满后,和巴登各喝了十几碗,一壶酒喝光后,周小泉的徒弟又去灌满酒。喝了三大壶后,巴登已醉得如烂泥,而周小泉却面不改色,贪官只得把真观音判给了周小泉,周小泉把它还给了护国寺。

周小泉是个酒徒吗?不是的。原来,周小泉的那把大酒壶是特制的,有两层,内层装酒,外层装水。壶把上两个小孔,分别连接着内外层,壶嘴也连着内外层。如果用手按住上面的小孔,只能倒出酒来;如果按住下面的小孔,只能倒出水来。

实际上,周小泉喝的是水,巴登喝的是酒,贪婪的传教士又一次败在聪明的周小泉手里。

小蔡锷智答试题

蔡锷(公元1882-1916年),湖南邵阳人,护国军将领,是讨伐袁世凯的主要人物。蔡锷自小聪颖,7岁时随父亲到离家30多里的邵阳城求学。考官们和应试的青少年看到小蔡锷是被父亲扛在肩上走进考场的,都很不以为然。

主考官问:“你既来应试,为何‘子骑父当马’?”

小蔡锷不加思索地答道:“只因‘父愿子成龙’!”

接着,主考官提了好几个问题,小蔡锷都一一作答,回答得很正确,全场不禁赞叹。

主考官突然大声道:“考生围城墙走三圈!”

小蔡锷开始一愣,不知该怎么办。但机灵的小蔡锷,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围着主考官的公案转了一圈,然后跪在主考官面前:“启禀大人,一圈成功。”主考官把小蔡锷扶了起来,满面笑容地说:“好孩子,你真聪明!”

在场的考官问主考官:“小蔡锷绕你转一圈,就说是围城墙转了一圈,是怎么回事呀?”主考官说:“我乃一城之主,本官公案胜过城墙,小蔡锷围公案走一圈,已胜过走三圈城墙了。”考官们听后都竖起大拇指,连声说“这孩子聪颖过人,长大后定成大器。”

撒银元叶挺脱身

1922年,反动军阀陈炯明叛变,叶挺(公元1896-1946年)当时是孙中山先生警卫团第二营营长。叛军炮轰总统府时,叶挺先护卫中山先生脱离险境,搭乘永丰舰到黄埔港避难。接着,叶挺又回总统府指挥战斗,终因寡不敌众,二营被迫撤退。叶挺亲自断后,掩护部队突围。当他们退到一堵墙边时,疯狂的敌人拼命追击,形势非常险恶。此时,叶挺急中生智,将一箱银元撒到地上,敌人见到地上的银元,蜂拥争抢,那顾得上追击。叶挺乘机带领同伴逃脱。

陈赓虎穴探敌情

1924年5月的一天,陈赓(公元1903-1961年)奉命渡珠江到广州城里侦探敌情。他冒着生命危险渡过江后,看到敌人搜查很严,怎样才能进入闹市区呢?这时,他看到几个敌人沿街散发反动传单,想出一条计来。

他从地上拣了一捆传单背在身上,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在街上走。见到岗哨,忙塞给他几张传单,敌人见是发传单的,就不再盘查。陈赓靠这捆传单,在市区活动了三天,通行无阻,这玩意儿比通行证还管事。在这三天里,陈赓把敌人的设防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

卜内门“停战求和”范旭东“顺势收兵”

范旭东是中国近代着名的企业家,中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1926年,他创建的永利制碱公司生产出了质优、价廉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迅速占领了市场。永利的发展,引起了长期垄断中国市场纯碱销售的英商卜内门公司的恐惧,为扼杀刚兴起的永利公司,它发动了价格战,企图一举打垮永利公司。范旭东不畏强手,同卜内门公司针锋相对,展开了公开竞争。经过一年多的竞争,卜内门感到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战胜永利,主动求和,这表明它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开始退守。范旭东见时机成熟,没有再展开进攻,同意了卜内门公司的求和要求,并适时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最后,双方划定了中国市场纯碱的销售比例:永利占55%,卜内门不得超过45%,卜内门在中国市场上不再进行削价竞争。范旭东利用“穷寇莫追”的策略,及时巩固了自己的成果,确立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统治地位。

朱德装伙夫脱险

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带领一支部队活动在江西的诸广山区。有一天晚上,队伍在一个村子的祠堂里宿营。由于值班的哨兵麻痹大意,遭到一股土匪的偷袭。当时,朱德住在祠堂尽后头的一间小屋里,听到祠堂外有动静,便跑了出来。可是已经晚了,土匪已经冲进祠堂。朱德忙跑进厨房,随手抓来一条围裙系在腰间,然后,就泰然自若地往外走。几个土匪堵住去路,问道:“你们的朱司令在哪里?”“在后边。”“你是干什么的?”“伙夫头。”土匪见他穿得不像个当官的,腰上还系着一条围裙,就信以为真,急忙到后面去搜查了。朱德乘机回厨房,从窗户跳了出去,很快与其他战士会合,组织反击,打退了土匪。

杨靖宇佯败歼伪军

1936年春,汉奸邵本良带领1.6万伪军对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占据的桓仁、宽甸等地进行大规模“讨伐”。

东北抗日民主联军指挥员杨靖宇决定采取“走”和“拖”的办法与敌周旋,不同敌人硬拼。

4月5日,杨靖宇率部队在集安县境内伏击了一股伪军,然后开始游击战,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杨靖宇命令战士在行军途中故意丢下一些粮食、衣物,并在宿营的老百姓家里留下“所借物品,无暇奉还,请自认领”的字条,作出仓促撤退的样子。邵本良果然中了此计,他以为抗日民主联军力量薄弱,在强大的攻势面前,已经溃不成军,因此完全放松了对抗日联军的警惕。

20天后,杨靖宇带领部队到达本溪赛马山区的梨树甸子。

此处山高林密,道路狭窄,是伏击的好地方。

4月30日,邵本良率部进入伏击圈,杨靖宇一声号令,伏兵四起,抗日联军向敌伪军猛烈进攻。伪军面临这突如其来的强大火力,个个懵头转向,邵本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八路军引蛇出洞

1938年3月,我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山西东南部与日军作战时,成功地运用了“引蛇出洞”,调敌出笼的战术。3月16日拂晓,一二九师用一部分兵力袭击邯(郸)长(治)公路上的重要兵站梨城,从而诱使驻扎在潞城的日军出援。同时,一二九师首长预先把三个团的兵力埋伏在潞城到梨城之间敌军必经的神头岭。9时,潞城援敌主力进入一二九师的伏击区,狡猾的敌人怕有埋伏,先派骑兵侦察,马蹄几乎踩到八路军战士的头上,但由于战士们伪装得很好,严守纪律,沉着冷静,敌人的前哨并未发现。于是,半小时后,敌人的主力全部钻进“口袋”,只听一声令下,我八路军战士如同神兵天降,突然猛攻,将敌军截为数段,接着展开了激烈的短兵相接。格斗持续了两个小时,歼敌千余人,随后又击退了潞城、黎城陆续前来接应的敌人。

这次战役,我八路军一二九师之所以会获胜,主要是战术应用得当。他们针对日军一处受袭,他处必然出援的行动规律,以及敌军对后勤保障基地特别敏感的特点,制定了这一“引蛇出洞”的有效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