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M60通用机枪(美国)
M60通用机枪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设计的一种轻重两用机枪。它结构紧凑、火力较强、用途广泛、射速较低、易于控制,是西方国家广为使用的机枪之一,有多种改进型供坦克和直升机使用。
M60通用机枪的设计来源于美国对二战期间德国使用的MG34/42系列通用机枪的研究。为了满足不同作战部队的需要,美国还研制了许多M60的变型枪,如步兵用的M60E1,坦克或装甲车用的M60E2,海军陆战队用的M60E3,武装直升机用的M60C,海军舰炮用的M60D等。最新的型号是M60E4,主要服役于海军特种部队。
M60通用机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和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导气装置采用自动切断火药燃气流入的办法,控制作用于活塞的火药燃气能量。击发机构是机框带动的直动击针式,仅能全自动射击。另外,全枪大量采用冲压件、组合件和塑料件,质量比老式机枪轻许多。
M6通用机枪的准星为片状,固定式,表尺为立框式,可以迅速进行高低和方向调整。对机枪而言,由于枪管常需要更换,所以归零校正最好在准星上进行,而M60式机枪准星是固定式的,难于归零校正,这一点在M60E3式上得到了改进。
澳大利亚M60式7.62毫米通用机枪是澳大利亚从美国购买了M60机枪的专利技术后,根据丛林战掩护物多的特点进行改进而成的。因为机枪手拖着一条完整的100发弹链穿越丛林时很麻烦,所以澳大利亚人又给M60通用机枪设计了一条可装28~40发子弹的“预备反应弹匣”。它可以方便地挂在机枪左侧,射手在进入掩体后,可更换上一条完整的弹链继续射击。
八、“勃朗宁”大口径机枪(美国)
“勃朗宁”大口径机枪是名副其实的“常青树”,最初的型号由勃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持设计,之后产生了大量衍生型号,其中改进型的M2HB被各国军队大量装备。该枪延续使用了数十年,直到2004年,美国陆军仍在订购该型机枪,预期至少可服役到2015年前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方迫切需要大口径步兵武器,以更好地对付刚刚出现的飞机和坦克等。勃朗宁受美国陆军军械部的委托,设计了一种新式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并开发出相应的弹药系统。1921年,该枪成为美军制式装备,称为M1921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
M2HB是M1921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的改进型,原来的水冷式枪管被改成气冷式,虽然选用了加厚枪管壁的重型枪管,但枪体的总体质量却减轻了,火力的持续性也大大改善。该枪于1933年定型,命名为M2HB重型枪管型大口径机枪,其中HB表示“重型枪管”。
M2机枪主要用来对付装甲目标、低空飞机和轻型防御工事等。由于其精确度相当好,有时也可用作狙击武器。M2机枪包括了高射机枪、坦克机枪、航空机枪等一系列衍生产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主要装备之一。战后,M2系列机枪及其弹药系统也被西方各国广泛采用。
20世纪80年代,比利时FN公司在M2HB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可快速更换枪管的新型M2HB—QCB机枪,并开发出新型弹药,使M2机枪的作战效能大大提高。同时,FN公司还开发出一套简便可行的枪管快速更换装置,在无需对原枪进行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只须几秒钟就可以将M2HB转换成M2HB-QCB。
九、M1914哈奇开斯重机枪(法国)
法国M1914哈奇开斯重机枪是法国哈奇开斯公司以M1897哈奇开斯机枪为基础推出的一种武器。哈奇开斯公司在M1897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系列武器,哈奇开斯重机枪在战场上显示出的优异战术性能使其受到了法军当局的重视。
M1914哈奇开斯重机枪的冷却方式为水冷式,该枪只能进行连发射击。哈奇开斯重机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闭锁动作由铰接在枪机尾端的闭锁栓上下偏移来实现。M1914哈奇开斯重机枪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保险机构,而是采用24发或30发的刚性弹板,还可以将几个弹板连接在一起,形成容弹量更大的弹带。该枪采用片状表尺,缺口式照门。在对空中目标实行射击时,可将该枪安装在专门的高射枪架上。M1914哈奇开斯重机枪还可以安装在三种平射枪架上使用,分别是1914式、1915式和1916式枪架,其中1916式枪架使用最为普遍。
M1914哈奇开斯重机枪的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威力强大,即便在恶劣环境下射击其可靠性仍很好,不过该枪质量很大,超过49千克,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重机枪”,且运输极为困难,需要两名机枪手推着手推车或者马车进行运输,因此该枪的机动性很差。
十、维克斯MK1重机枪(英国)
维克斯MK1重机枪由维克斯公司生产,因此曾一度被称为维克斯一马克沁机枪。该枪是马克沁机枪的改进型。1912年11月,英国军队正式装备该枪,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使用了此枪。1968年,英军正式宣布维克斯机枪退役。
维克斯MK1重机枪性能可靠,使用广泛。该枪使用可快速更换的枪管和可容纳4升水的钢制护套,这使它可以保持数小时的连续射击,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不过该枪重量过大,水和弹药使它很笨重,加上三脚架后该枪重约38千克,灵活性较差,有时会因供弹故障而中止射击,理论射速较低。该枪的主要识别特征是其纵向散热槽的水套筒。
维克斯MK1重机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其闭锁机构为曲柄连杆式,击发机构为击针击发式,供弹方式为弹链供弹。该枪枪管外套是容量为4升的水筒,连续射击3分钟水就会沸腾,沸水中的气泡能增加对流冷却,从而增强枪管的散热。冷却水的蒸发速率为0.9升/1000发。枪上有一根柔性管子将水筒蒸发口与一冷凝罐相连以使蒸汽冷凝回收并在射击间隙中重新注入水筒。机枪的抓弹器可上下移动,在枪机后坐抽出弹壳的同时抓取一发新弹,抓弹器被上盖板上的斜面下压使新弹对准弹膛的同时将弹壳抛出。该机枪在闭锁时,两个连杆臂在机匣内呈水平状。当枪管与枪机共同后坐6毫米、膛内压力下降到安全限以下时,曲柄连杆后部的开锁凸轮撞击机匣侧壁上的卡笋,使连杆翻转从而实现枪机开锁。
维克斯MK1重机枪采用片状准星,表尺为立框式,觇孔式照门。该枪发射英国Mark7Z式和Mark8Z式7.7毫米枪弹。该机枪的弧形表尺上有两种刻度,分别对应于使用Mark7Z式和Mark8Z式枪弹时的射程。Mark7Z式枪弹的弹头初速为744米/秒,Mark8Z式枪弹的弹头初速为777米/秒。维克斯MK1重机枪的理论射速为500发/分,战斗射速为200发/分,枪管长724毫米。在不含冷却水的情况下,全枪重15千克;含冷却水时重18.2千克,该枪的三脚架重22.7千克。
十一、米尼岗M134重机枪(美国)
米尼岗M134重机枪是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研制的六管高射速航空机枪,主要装备在直升机上使用,也可作为机械化步兵的车载武器。米尼岗M134机枪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生产,以其射频高、威力大、散布密集性好等优点,很快被应用于实战当中。
“米尼岗”音译于“Minigun”(迷你枪),是由美国人理查·加特林在19世纪60年代设计的手动型多管机关枪,也是第一种实用化机枪。加特林本来是一名医生,却一生致力于工程学。1861年,美国内战打响,加特林在医院看到死伤官兵实在太多,便开始思考:要是能减少士兵的数量,就能拯救数以千计的生命。于是,加特林萌生了发明一种火力凶猛的枪的想法,这种枪的威力可以使一个士兵拥有很多士兵的战斗力,从而减少战场上士兵的人数,以达到减少伤亡的目的。最终,加特林成功地发明了这种机枪。
M134在概念上的分析和研究始于1960年,其设计定型的生产和测试是在1962年初。第一挺M134于1962年完成。此时,安装M37机枪的炮艇机测试项目正在佛罗里达的恩格林空军基地进行。由于M37无法提供足够大的持续火力,负责M134计划的空军军官威廉·欧曼提出,把M37换成M134再进行测试。1963年11月试验成功后,M134又于1964年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和恩格林空军基地进行了更全面的试验和改进。1964年12月,M134机枪第一次参与实际战斗。
M134机枪的特点是由多根枪管作圆形排列,依靠射手转动一个手柄,使枪管连续转动,完成连续不断的射击。它不仅用于直升机的火力压制和火力掩护,还能应用于轻型步兵战车、水面舰艇等作战平台,可由特种战术分队携带,既轻便灵活而且火力威猛。
米尼岗于20世纪60年代由当时的美国通用电气(现在的洛克希德·马丁军械系统公司)研制成功。美国陆军赋予该枪的型号为M134,美国空军型号称为GAU-2B/A型,海军则为GAU-17/A型。其中,M134型根据具体应用又被分出很多型号:M21、M27、XM50、XM18E1、M28、XM64、XM5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