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小军迷告诉你:什么是轻武器
9191000000016

第16章 机枪(2)

布伦轻机枪是一种采用28发弹匣供弹的导气式机枪,在射击间隙中枪机组件保持在枪身后部。这种机枪有备用的枪管可进行快速更换,用途广泛,很快就成为英国步兵班组的基本火力、防空作战中的一线武器,并被安装在通用武器载具和几种侦察车上。布伦机枪以精度好出名,一名优秀射手在有一根好枪管时可以把整个弹匣的子弹在远达600码(约548米)的距离上全部打进靶心。大多数布伦机枪最初都是在恩菲尔德兵工厂生产,但后来在加拿大也建立了生产线,“二战”中还曾在澳大利亚和印度生产。很多布伦机枪被送到欧洲占领区支援无数地下抵抗组织反抗德军,这种机枪很适合这一角色,因为其结构简单而坚固,仅需少量训练即会使用,也很容易进行野战分解。实战中在各种气候和条件下,布伦机枪都一再被证明为是一种精确而可靠的武器。很多武器专家认为它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轻机枪。布伦机枪的生产一直持续到了1971年,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军队的一线装备。

在美国,武器设计师约翰·勃朗宁也开始研制一种轻型机枪:M1919。把M1919列为轻机枪的行列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点误解,因为这种机枪比其他轻机枪重得多,射击时需要安装在沉重的三脚架上,因此实际上应该归类为中型机枪(MMG)。采用0.30英寸口径的M1919机枪是一种枪机后坐式空冷武器,延续了勃朗宁M1917机枪的很多特征。由于采用了带有多孔散热套的重型枪管,M1919机枪能够以每分钟60发以上的射速持续射击30分钟以上而不会出现过热。它采用250发弹链供弹,带三脚架时全重44磅(约20千克)。后来发展出的一种型号采用了步枪式枪托,安装有两脚架可用做轻机枪。M1919是一种可靠而皮实的武器,其中M1919A4型机枪是美军在整个“二战”期间一直使用的中型机枪,后来一直服役到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还有数千挺在全世界各地服役中。

在法国,位于夏特勒洛尔和圣·艾蒂安的法国国营兵工厂研制出了7.5毫米的M14/29型机枪,设计用于取代“一战”时研制的糟糕而不受欢迎的绍沙机枪。这种轻机枪基本上是勃朗宁自动步枪的改进型号,采用顶置的弹匣供弹。后来发展出的M31型机枪采用了独特的150发侧置弹鼓供弹,并采用了双动扳机结构,可进行半自动或者全自动射击。

在欧洲的其他地方,奥地利、芬兰、瑞典和瑞士的武器制造商们都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生产了或多或少算得上成功的轻机枪。瑞士的两家公司:伯恩武器生产公司和西格公司(SIG)都推出了自己研制的轻机枪,但两种型号都由于成本过高不适于大批量生产。

苏联人在机枪发展上总的来说是后来者。在“一战”之前,沙皇的军队从别的国家购买机枪,也通过引进许可证生产了一些。因此在十月革命后,俄国的机枪发展和生产基本上是从头开始。当时最紧要的任务是研制一种轻机枪以取代“一战”时留下来的路易斯、哈奇开斯、麦德森和绍沙轻机枪。这些老式机枪难以获得零备件,五花八门的口径也给后勤系统产生了压力。当时苏联人还有很多马克沁水冷机枪,以及生产这些机枪的工厂。因此最初的打算是把马克沁机枪改装为一种轻机枪。有几位设计师接到了这一改装任务并被要求分别独立完成,其中F.V.托卡列夫成为了这一竞争的获胜者,他用带散热孔的外套取代了马克沁机枪枪管上包围的水套,推出一种轻型、空冷式、带有步枪式枪托和手枪式握把的机枪。进过严格的测试后,马克沁一托卡列夫机枪最终在1925年定型,被选作新式轻机枪。然而部队反映这种武器作为轻机枪使用依然过重。尽管得到了进一步改进,苏军指挥层意识到这种武器仍然不过是一种过时机枪的延伸罢了。因此他们把研制一种全新的轻机枪的任务交给了另一位设计师,瓦西里·A.阿列克谢维奇·捷格加廖夫。

捷格加廖夫的第一个成功型号是在1926年研制出的DP机枪(捷格加廖夫机枪)。DP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导气式机枪,只有6个活动部件,后来的事实证明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这种武器可以在恶劣条件下可靠运行。DP机枪枪身上安装有标志性的49发弹鼓,实战中由两人班组操作。此外还发展出了包括步兵用、坦克用和飞机用的多个型号,在整个“二战”中都一直被大量装备使用。

DP机枪的近亲是在1929年开始列装的DT机枪。这是一种设计用于装甲车使用的型号,但基本上和DP机枪一样。这两种武器都在西班牙内战中装备过共和党人的军队,并在作战中暴露出了一些设计上的缺陷。经过改进后,这两种机枪成为了红军在“二战”大部分时候使用的主力班组武器和反坦克机枪。DP机枪在1944年被改进成了DPM机枪。虽然其弹鼓存在一些问题,但事实证明DP、DT和DPM机枪在最恶劣的条件下都具有惊人的可靠性。

四,机枪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要求提高机枪的机动性和杀伤、侵彻能力。有些班用轻机枪已减小口径,并与突击步枪组成小口径班用枪族,如苏联的5.45毫米АΚ74自动枪和РПΚ74轻机枪枪族。重机枪在一些国家的机械化部队中已让位于车载机枪,在普通步兵分队中则趋于为通用机枪所取代。大口径机枪的重量已大幅度下降,为了提高穿甲性能,配用了次口径高速脱壳穿甲弹等新的弹种。机枪还正在研究配用无壳弹以增加携弹量,提高持续作战的能力。普通光学、激光和光电夜视瞄准装置正在不断改进,将进一步提高机枪的精度和全天候作战能力。

机枪的概述

机枪为了满足连续射击的稳定需要,通常备有两脚架及可安装在三脚架或固定枪座上,主要发射步枪或更大口径(12.7mm/14.5mm)的子弹,能快速连续射击,以扫射为主要攻击方式,透过密集火网压制对方火力点或掩护己方进攻。除了攻击有生目标之外,也可以射击其他无装甲防护或薄装甲防护的目标。

一,机枪的结构与性能

机枪由枪身、枪架或枪座组成。自动方式多为导气式,少数为枪管短后坐式或枪机后坐式。枪管壁较厚,热容量大,有的枪管过热时还能迅速更换,适于较长时间的连续射击。闭锁机构一般强度较高,能承受连续射击时的猛烈撞击和振动。供弹方式以弹链供弹为多,也有采用弹匣或弹鼓供弹的。发射机构一般采用连发结构。坦克机枪和航空机枪多采用电控发射机构。为了射击活动目标或进行风偏修正,多数机枪还有横表尺。高射机枪装有简易机械瞄准装置或自动向量瞄准具。枪架用于支持枪身,并赋予枪身一定的射角和射向。枪架上有高低机和方向机,有的还装有精瞄机,并有高低、方向射角限制器,可实施固定射、间隙射、超越射、纵深或方向散布射。重机枪和高射机枪采用三脚架或轮式枪架,三脚架较轻,适于在不平坦地面上架枪射击;轮式枪架适于在平坦地形上机动作战。车载机枪、航空机枪和舰用机枪一般安装在枪座上。为了提高火力密度,通常采用提高射速或多枪联装的方法。用多管转膛原理的航空机枪,射速可达6000发/分以上;高射机枪和舰用机枪通常采用双枪或者四枪联装。

二,机枪的分类;

机枪通常分为轻机枪、重机枪、通用机枪和大口径机枪。

1、轻机枪

轻机枪主要目的是为步兵单位提供500米内的火力支持,装有两脚架,并可由单兵携带作战。一个步兵班中一般配备一至两挺。供弹方式有弹匣、弹鼓或弹链,弹药一般与步兵班中的步枪共通。亦有些国家采用重枪管的自动步枪作为轻机枪,例如英国的L86A1轻机枪,因其重量较轻,可采用卧射、跪射、立射或挟枪扫射的射击方式。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自动步枪与轻机枪形成枪族,部分零部件可以互换。

轻机枪比重机枪轻,可以随步兵冲锋陷阵。水冷系统由于过于笨重,为解决枪管的冷却问题,由气冷装置所取代,此外,早期的轻机枪配有快速更换枪管的冷却措施,能够进行长时间的连续射击,因此有良好的射击密度。它靠弹链或弹匣供弹,通常每分钟可发射150发,连续射击时可连射300发。这相当于许多步枪的集中火力,能有效地杀伤800米以内的敌人集团目标和重要的单个目标。轻机枪有两支脚架,射击稳定性好。必要时还可端起扫射,或者边行进边射击。

轻机枪的口径通常与步枪相同,而且基本上与步枪发射同一种枪弹。轻机枪的自动方式应用最广的是导气式和短管退式。导气式一般有气体调节器,可以调节射击速度以及适合不同使用条件。供弹方式有弹仓式和弹链式,容弹具通常采用可以迅速卸下的容弹量大的弹匣,或放在盒内的金属弹链。射击时由射手控制发射弹数,或进行3~5发短点射,或进行10~15发长点射,或扣住扳机不放的连续射击。两脚架连接在枪身前部,为了改变火线高和调平枪身,一般架杆可伸缩并能调整张开的角度。

2、重机枪

重机枪(美、英等国又称为“中型机枪”)一般指重量在25干克以上的机枪(包含三脚架)。重机枪装有固定枪架,射程较远,威力较大,可进行搬运,是步兵分队的支持火力。

与轻机枪相比,重机枪重量重、枪架稳定,有很好的远距离射击精度和火力持续性,能较方便地实施超越、间隙、散布射击。重机枪主要用于射击集群的有生力量、火力点、轻型装甲目标和低空飞机,其枪架具有平射、高射两种用途,射击精度较好。平射的有效射程是800~1000米,高射的有效射程是500米。战斗射速是300~400发/分。

重机枪发射的子弹像流水一样,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火力网。它既可以用来压倒敌人的火力点,封锁敌人的行动路线,还能大批杀伤集团目标,支援步兵冲锋陷阵。重机枪的射程比步枪、冲锋枪都远。使用普通枪弹时,在3000米距离仍有一定的杀伤力。用特种弹时,射程可达到5000米。它靠大容量弹链箱供弹,枪架可以调整为平射、高射两种状态,在500米高度内,重机枪打击伞兵非常有效。

3、通用机枪

通用机枪又称轻重两用机枪,是一种既具有重机枪射程远、威力大,连续射击时间长的优势,又兼备轻机枪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问火力支持优势的一种机枪,是机枪家族中的后起之秀。

通用机枪最早发展的国家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由于凡尔赛条约中规定德国军队不得拥有使用弹链供弹的机关枪,为了回避条约的规定以及降低西方国家的质疑,德国开始研发可以进行长时间连射且重量轻于以往重机枪的新型机枪。随后于1934年制造了一种多用途的中口径机枪——MG34,用以取代MG08及MG15,MG34采用气冷设计、弹链以及弹鼓的选择式供弹,可快速更换枪管,附有两脚架以及三脚架,两脚架用于轻机枪,换装三脚架时即可为重机枪使用,用途非常广泛。

二十世纪60年代出现的MAG-58、MG3、PK/PKM亦是著名的通用机枪,在各国军队中最为常见。美军以M24.9、M60机枪/M240、勃朗宁M2组成轻中重火力系统,其他国家亦有相似的火力组合。

作为步兵的重要武器装备。通用机枪一直为大多数国家以轻机枪状态装备使用,枪架作为附件编配。

通用机枪的枪托上装有枪托和两脚架,具有轻机枪的射程、终点效能、射击精度、火力持续性:装在枪架上虽能作重机枪使用,但实施散布射击时,操作稍显不便,射击精度因地面及射手不同而变化较大。通用机枪口径为6~8毫米,以轻机枪状态使用时,能杀伤、压制800米内有生目标:以重机枪状态使用时,能杀伤、压制1000米内有生目标。通用型机枪供弹方式均为弹链式,枪身重量7~15干克,枪架重量5~20干克,采用机械式瞄准具。与之前的单纯式重机枪相比,全枪重量减轻了一半左右。

二战时期。德军于步兵单位以及车辆上装备的MG34在战场上效果良好,深受士兵爱戴,后来更以MG34改良出MG42,MG42更是二战中最具作战能力的通用机枪。

4、大口径机枪

大口径机枪是重机枪的一种,没有明确的分类,但通常指部分型号为14.5毫米口径的重机枪。相对一般的重机枪或者通用型机枪而言,大口径机枪采用更大口径的子弹,威力也更大,射程更远。

如今的航空机枪、高射机枪通常都是采用大口径机枪,此外,陆军也会装配大口径机枪,用以击毁或击伤装甲战车。

大口径机枪因其特殊用途和火力特点,在结构上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大口径机枪因为通常需要进行持续射击(在攻击战车时,持续射击能更有效的穿透敌方战车的装甲),因此大口径机枪都是采用弹链进行供弹:二是由于大口径机枪发射时枪口会产生很大的火花,因此射击手无法在射击过程中通过瞄准器对目标进行持续瞄准,因此大口径机枪通常都将这个装置省去或者简化了。

机枪家族

机枪(Machine gun)指全自动、可快速连续发射的枪械。通常分为轻机枪、中型机枪、通用机枪、重机枪等几种,口径20毫米以上的叫“机炮”(autocann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