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给山子哥说的?”
青璃瞪大了眼睛,心里寻思,六婶可真够着急的,到处撒网找人说和,就不知道这个秀才闺女怎么样。通常读书的女子瞧不上泥腿子,总觉得庄户人家的都是粗人,反正青璃在京都经常被人挖出出身,冷嘲热讽。
“可不,对方家里家境殷实,也有两三个小铺子,那丫头爹娘都不错,想必差不离。”
刘氏点了点青璃的头,“你山子哥也老大不小啦,又没合适的,眼瞅着,咱们村同龄的小子的娃都会打酱油喽!唉,都是做娘的,咋能不理解这心情呢,就是你大哥……”
刘氏说到这里,眼神闪了闪,青璃立刻到捕捉到不对劲,她假装好奇地问,“大哥不是答应了娘,等到考中进士就成亲吗?”
“他哪有准信?当年也说考中秀才就成亲的!”
已经到了及冠之年还不成亲,问题是很抗拒,在京都刘氏也相看了几乎人家,觉得不错的,就请到府上来做客,结果自家大小子没说什么,收拾包袱去了国子监。
“娘,大哥的亲事别那么操心啊,京都及冠没成亲的多的很呢。”
青璃眨眨眼,假装劝慰,总觉得娘好像藏了心事,有什么话说到一半,她心中痒痒,正在思考怎么套话。
“那都是大官人家的公子少爷,没成亲可是有通房丫头的,你大哥他……”
刘氏的话虽然没说明白,但是青璃会意。在没去京都之前,娘刘氏还是个单纯的性子,到了京都之后才知道,原来还有人好男风,三皇子耶律楚仁就是个反面典型,刘氏曾经听到忠武将军府上丫鬟婆子的对话,说好男风的人一般长相清秀,她顿时心凉大半。
“娘,您可别这么说,淳于他没成亲,也没通房。”
青璃囧了囧,娘的担忧全部写在眼睛里,大哥肯定不知道,爹娘逼婚的原因,是他受到变态三皇子连累。
可算有人能说心里话,刘氏也不在隐瞒,自家璃丫头定亲,也就算是大丫头,她说了心里的担忧,再说长子都要立门户,平日乡亲们闲聊,都在关心老大的亲事,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所以娘,您就先斩后奏,给大哥找了个女捕快?”
青璃扶额,眼珠子差点没凸出去,这么干净利落,的确是娘亲做的?在她的印象里,娘一直是有事好商量那种柔和的性子。
“你二伯娘出的主意。”
刘氏补充了一句,青璃松口气,总算找到了“幕后黑手”,估计女捕快找到京都,京都有新热闹。
母女闲聊一会儿,刘氏要去青璃大伯娘家商议过年的准备,告知她下午族人在学堂聚集开会,研究明年春种,族人都知道大伯家成功种出来甜瓜,被高价收购,也都寻思要不要试验下。
族会,青璃必须参加。前段时间大伯种了甜瓜,她在后院也种下南边的菜种,金丝瓜和空心菜,那段时间一致没回村,家里的空心菜长势快,自家吃不完,崔奶奶送给了族人,并且交他们做法,族人都说好吃。
出产太多,崔奶奶上镇上采买的时候,带着东娃摆摊,卖上一阵子,还真有百姓们喜欢,开始一文钱一斤,后来涨价到五文,仍旧有人买,一来是好吃,二来是百姓们也想知道皇城根的人都吃什么菜,想尝尝滋味。
金丝瓜出产了很多,崔奶奶全部放在了地窖里,昨天晚上,家里还切好蒸了一个,加上辣椒炒着吃,细细的丝,比辣炒土豆丝要好吃的多,大伯喜欢把馒头掰成一半,夹着吃,他说炒金丝瓜放点肉丝也好,又香又辣,夹着吃不用吃别的。
“于嬷嬷,家里的猪蹄煮了一天,已经软烂,上次咱们研究的配方,加上,做个麻辣猪蹄,自家吃不完给大伯家端点。”
青璃下炕整理,在村里她很低调,只穿着一身羽绒衣,不戴任何首饰,头发上扎个马尾,简单,她用温水净面,涂了一层鲜花熬制的面脂,又轻轻地拍了拍脸。
“小姐,您放心吧,老奴做的一准好吃。”
于嬷嬷搓搓手,冬日里闲着,又多了一个研究吃食的任务。前几天村里人家杀年猪,过来送猪肉,家里不缺这东西,要了猪蹄,他和崔奶奶两个人剃毛,就预备做麻辣的猪蹄吃。
本来前两天就要做小姐说的麻辣猪蹄,但是家里的豆瓣酱一直没做好,有一道工序需要用豆瓣酱炒出红油来,这样猪蹄色泽鲜亮,看了让人流口水。
“恩,麻椒,红椒,桂皮,八角和香叶,记得先用小火炒出香味。”
青璃嘱咐一句,让麦芽和麦冬跟过去帮忙,北地天寒,不吃辣椒真不行,连于嬷嬷现在也喜欢吃辣,就是每次吃过之后要不停地扇舌头。
进了腊月之后,大雪封山,村里的族学休沐,青璃和爹莫如湖一起去了族学,等到达之时,已经有早来的族人提早生好火,进门扑面而来的暖气。
“族长,您来了。”
有族人和莫如湖打招呼,众人找自己的位置坐下,等候剩下的族人,每个人都很认真,准备了炭笔和小本子,现在族人们都识字,提起这个满脸笑容,有着自豪感。
“大家坐着说话吧,等人到齐,咱们再谈。”
莫如湖坐在上垂首,对着大家点头,片刻之后,族人陆陆续续地赶到,青璃见到自家堂姐莫青菊,两个人烧着开水,给众人倒热茶。
“进了腊月,咱们也闲下来了。”
等到众人到齐,爹莫如湖正了脸色,轻咳几声,“如今咱们莫家村条件便好,家家户户不愁年货,族里也没啥能给大家的,明日每家派一个代表,过来领粮***米细面,猪肉你们自己准备,鸡鸭鱼,糖果,瓜子,花生,咱们族里都给发。”
“真的啊,族长?咱们还能来领年货啊?”
底下的族人顿时喜笑颜开,家里条件好了,不缺猪肉,可鱼不是谁家都能买到的,年年有鱼,家里的饭桌不可缺少,往年家里没有银钱,就用面粉做一个放上,条件殷实点的人家,花上二百文,只有一条寸把长的小鱼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