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重生之以武证道
9126300000015

第15章 安全屋

神户垂水到须磨,座电车只有一站。这段沿海铁路是依山而建的。山是上野山,翻过山,山下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真言宗寺庙,正式名称叫上野山福祥寺。建于886年。供奉本尊为圣观音。生前的刘亦天对佛教不感兴趣,所以这个寺也只是跟住在须磨的同学来过一次。历经千余年的风吹雨打,现在的须磨寺虽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光鲜,没落了下来。但寺内依旧保留至今的木造十一面观音立像、绢本着色普贤十罗刹女像、本堂内宫殿及佛坛等都已经被列为日本重要的文化财产,它们与古老的寺庙一起,以沧桑厚重之感迎接着八方来客。须磨寺内到处宁静优雅,在郁郁葱葱的大树下或散发着古香的庙宇前,游客时而可看到松尾芭蕉、谢芜村、正冈子规等日本文豪的俳句诗碑,颇具文化气息。此外,寺庙内还种植着很多樱花树,每逢春季,一树一树的樱花开满枝头,芬芳艳丽,引来无数的人到寺庙内赏花。

须磨寺也是依山而建的。山上有很多树和灌木丛,平时很有人登山。也根本没有上山的路。翻过山后向北,山下有一条公路。沿这公路可以到达垂水离刘亦天宿舍不远处的一个加油站和小超市。。

刘亦天准备在上野山上给自己造一所安全屋。

神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湿润。尽管全年的温度差变化不大,但一年还是有半个月是下雪的。

2002年12月的一天,距刘亦天重生后已经过去8个月啦。这天,天空灰蒙蒙的,飘着小雪。须磨的上野山上被覆盖的白茫茫一片。在距离山顶很近的地方有一块平地,这块平地的后面有一个高约7米的小土崖,从平地上向南边远处遥望可以看到不是很远处的濑户内海。刘亦天的小木屋就是建在这里。坐南朝北,面向大海。

此时的刘亦天正坐在屋外的蒲团上打坐。说是屋外,其实只不过是刘亦天在小木屋的正门外,多接出去一块1。5米宽5米长的地板,然后整个镶上了一整块的落地玻璃。这块就成了小木屋的阳台。阳台的地板上放着一个小火炉,炉子里的火已经熄灭。小火炉上架着一个水壶。

刘亦天从昨晚12点打坐进入欲界定,到现在已经足足座了6个小时。自从4个月前小木屋建好以后,刘亦天就把练功的地点放在了上野山。他每天都会负重跑山,然后站桩1小时,走拳1小时。然后去上课。下午到滩区稻川会分部练排打和力量,顺便指导那些小弟们,而且指导之后,都会让他们对自己进行群攻训练,多的时候甚至有10几个小弟一同对刘亦天自己攻击。这段时间,刘亦天的步法和身法包括群战的经验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而且对自己要打击敌人部位的精准性还有对自己拳手肘膝力量的控制也提升了一个境界。刘亦天现在一个箭步可以穿出5米左右。一拳蓄力的打击力量在350公斤。到了晚上,刘亦天就练习71式大枪,并同时把大枪的各种用法融合在军刺中,用军刺进行各种练习。

说到刘亦天练大枪的地方,不得不再提一下安全屋。

建这个安全屋刘亦天用了一周的时间。刘亦天在那块平地上先按照九宫格局在每个宫位各打了1根长一米的木桩,每根木桩都露出地面将近30厘米。之后在上面铺上厚20厘米的地板,然后是四面的木墙和房梁。做好了门和窗之后刘亦天在又在屋外搭建一个阳台。整个木屋的建造,刘亦天都是在网上查的资料然后通过小五子买的各种工具,就地取材而完成的。在靠近小土崖的那面木墙上,刘亦天做了一个暗门,因为在建造小木屋之前,刘亦天在小土崖上挖了两个洞。其中一个洞放了一台发电机,以供刘亦天的日常用电,这个洞比较小,才2米见方。而另外一个洞就比较大了。高约4米,长8米,宽6米,这个洞就是刘亦天用来练大枪的地方,下雨天也用来走拳。洞的墙壁上挂着一盏节能日光灯,可以照亮整个洞穴。刘亦天用挖出来的土做了两个大土球,放在洞内。土球上正好各有5个手指洞,可以让手指可以插进去。这个是用来练云手,涨功力的。土球每个各80公斤。

刘亦天建好了小屋后,首先在小土崖的一棵树上安装了一个摄像头,然后小木屋的其他三面,距离20米远地方各找了一棵树装上了摄像头,线全部排在地下。然后在装摄像头的3棵树的据地面30厘米的树干部位,各装了一个红外线感应器,一旦有人踏过来,小木屋内的一个报警器就会“滴滴”的响起。而且为了保险起见,刘亦天还收养了一只流浪的拉布拉多犬,用来以防万一。

小木屋内的摆设和刘亦天的宿舍到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在靠西面的墙上,贴着一张大大的圆形白纸,白纸上写的满满的梵文。正是咒中之王的楞严咒,这个咒是每日刘亦天必须念诵的经和咒之一。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念楞严咒了,就代表着这个世界即将毁灭,正法即将消失。楞严经和楞严咒是佛家最重要两部经典。在小木屋的西北角放着一个木桌,木桌上摆着笔记本电脑和闭路监视器,还有自动报警装置等。

刘亦天缓缓的睁开眼睛。“啊。下雪啦。”

透过阳台的落地玻璃,一双眼睛,古井不波般很深邃的望着远方的海,还有落在树枝上的片片雪花。“难道要静极思动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