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社科放荡的压抑(约会)
90800000043

第四者,搅乱了谁的心?

当声讨第三者的时代渐渐被人们淡忘,第四者已经悄无声息的来到我们身边,成为现如今男女关系的一种新的制衡。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其实也就那么几种,以爱情为基础的恋人,以普通友谊为基础的异性朋友,以性关系为基础的情人,以及现在出现的以精神交流为主的第四者,即所谓的蓝颜知己和红颜知己。

台湾作家苦苓曾把婚姻比作炒股:宜短线操作(三五年),或当日冲销(***),甚至买空卖空(玩一玩不用当真)。若还想长期持股等着分红,早晚会发现人去楼空,手上的股票正如结婚证书只是废纸一张。虽然偏激,但对当前社会下压抑很久的男男女女不无启发。

当你遇见一个兴趣,观念相近的他(她)或者彼此欣赏对方某一方面的他(她),你们不能成为夫妻,因为你已经有了爱人;你们想超越友谊,因为你们彼此吸引;你们不打算成为情人,因为你们还有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你们该如何处理这种朦胧而又理智的关系呢?第四者给大家找到了一个借口,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我们从没打算去破坏对方婚姻和家庭,因为那是我们立足之本,是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干涉对方工作生活,因为那样带来的压力要远比愉悦多,不轻松的感情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我们不进行金钱交易,不谋求合法的家庭地位,因为我们都有各自独立的家庭,都有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不需要向他(她)去索要什么;我们需要的是在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加大的今天,找一种工作压力释放和精神享受的形式。我们奉行的是:你的家庭要完满,我的家庭也要完满,我们俩还得完满,仅此而已。

其实第四者现象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毕竟他们的工作生活频率要高于我们不知道多少倍,这不包括拿命工作的日本人,他们寻求的只是禽兽般的泻欲,而没有第四者精神上的交流。第四者无论是从道德,还是贞德方面都是对孔孟之道的强烈冲击,但它对家庭和社会没有明显的破坏性,并满足了人们渴望新异性,寻求新刺激的天性,所以它以极快的速度蔓延至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就连观念保守的农村,也未能幸免遇难。不记得哪位社会学家惊呼:“不是第四者插足家庭,而是第四者插入社会。”

当我从刘沛那里得来的几乎都是压的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就从操旧业,回到网络去吸引MM注意,我发现近来的经历,让我充满了成熟的睿智。我可以很从容的掌握一个MM的视线,并按照安排好的路线走下去。当我蛮以为会大获全胜时,我遇见了一个叫忆如的同城女孩。一个城市的我们毕竟有相同的生存空间,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我们光顾过同一家茶馆,并坐过同一张桌子;也可能在同一时间沿一条路的两个方向擦肩而过;甚至可能前后脚的上下过同一路公共汽车。当我们斡旋在生活的激流中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镜子中的自己,在现实中真实的存在。

我们不满足于网络虚拟的感觉,我们需要真实的感受到对方的存在,我背着刘沛,她瞒着老公,我们约会在历山路的上岛咖啡。那天我去的很早,或许我想让自己尽快适应环境,进入状态,毕竟还是有点紧张的。我懒散的靠在门边的沙发上,抽着我钟爱的白将军,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竟然没有一个我认识的,选择在这样一个地方见面是她的建议,其实也符合了我的要求。我居住在济南的西边,他居住在济南的南边,选择到济南的东边来约会,给我们的关系加了一道保护锁,毕竟见到熟人的几率大概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