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张闻天译文集(上)
9051200000019

第19章 附录:王尔德介绍——为介绍《狱中记》而作(4)

可是他所著的四篇社会剧却很受社会上一般人底欢迎。这都是因为王尔德是社会批评家,是舞台艺术家,而且剧中人都带有鲜明的和活泼的色调的缘故。况且他已以讲话有名,那剧中人底说白自然也都是极流利雅致的了。

我们先说《遗扇记》(此剧《新潮》上潘家洵君曾经译过,《新青年》上沈性仁女士也曾译过[131])吧。

在青年贵族温特米亚和其妻玛格之间,忽然来了一个遏林夫人,便成了恋爱底“三角关系”。素来相爱的温氏夫妇之间,因疑虑而生了一片暗淡的云影。及至玛格查伊丈夫底帐目,看到支付遏林夫人多金的事情,于是竟陷于绝望的苦恼中了。在伊底二十一岁诞生日,又被伊丈夫强迫招遏林夫人来。玛格本想放下面孔,把伊丈夫送给伊的扇子去打遏林夫人,可是事实上又不敢,而眼看伊丈夫和那外来的女子那么亲密,又岂能甘心。绝望之极,决计私奔到从前愿以生命托付伊的达林顿那里。事为遏林夫人(实即伊底母亲)所知,即追去,劝其速回尽为母之道(玛格已有一子)。正在劝解之间,达林顿和温特米亚等又来了,于是伊们向内室而逃。不料玛格忘了一把扇子在凳上,为温特米亚所觉察,大奇,正要追究之时,遏林夫人立刻走出,说是伊拿错的。这样伊就把玛格,伊底女儿救了。后来那感到“母之心”底痛苦的遏林夫人,觉得自己底存在对于伊底女和婿底幸福有害而无益,卒和伊新结婚的男子到外国去了。

这一篇剧虽不免有“像纸版剪就”的人物之讥,他从描写心理方面看,却是很有结构的剧本。此剧别名《关于善良的妇人的戏剧》,作者意思也可以看出,所谓善良的妇人自然就是玛格了。而因为一旦底妒忌,竟变了不善的。那为社会所不齿的“有‘黑暗的过去,的妇人”也能发出良心来救温特米亚底家庭。可见所谓善,所谓恶,不过因立脚点和利害关系底不同而生的;绝对的善,绝对的恶是没有的。所以把善人和恶人分成像两种不同的东西一样,用完全不同的待遇,简直不通得很。有善心也有恶心是人生底真相。有善人也有恶人是人间底本体。对由风俗习惯所产生的死法则盲目地服从,实在是虚伪之善;依了人间底本性和内心底声音而自由活泼地去生活,倒是真的善。王尔德在这篇剧中把这两种善对照起来,用讽刺的笔法对通俗的道德宣战!

这篇剧,我们如其说是喜剧却又很阴惨,如其说是悲剧却又太肤浅。我们无以名之,名之谓“喜剧风的社会刷”吧!

《一个不重要的妇人》是说一个男子从前爱了一个女子,后来有了孕就把伊抛弃了。这女子冒了千辛万苦终究把这孩子养大了。伊改了姓名蛰居不出。后来恒俩又碰到了。男子见伊底儿子很好,于是又想和那女子宣布形式上的结婚,以占有伊底儿子,他终究被那女子他绝了。

依王尔德自己说,这是他攻击当时英国底法律的。男子在社会上非常自由,抛弃了一个女子,又可以去恋一个女子;女子就不然,没有得到离婚证书,就不能再另外嫁人。在这种法律之下,不知道冤枉了多少女子。如阿尔白斯诺脱夫人( Mrs.Arbuthnot)对伊底儿子琪拉特( Gerald)说(依北大英文本):

“男子都是不了解母亲是什么东西的。我除了自己做错了事体和被人家做错了事体而受到了极重大的责罚和耻辱之外,我和别的妇人没有什么两样。他是我因为养育你也曾经冒过死底危险……一切妇女要保养伊们底儿子都非和死宣战不可。死是没有儿子的,他要从我们底手里把我们底儿子抢去。琪拉特,你冷了,我替你穿衣裳;你饥了,我给你吃。冬天里我不分昼夜地看护你……你需要爱,因为你太柔弱,而且只有爱方能使你生活。只有爱能够使一切的人生活着。这些孩子底鲁莽,常常给我们以痛苦;可是我们常常空想,以为如其他们长大了更能了解我们了,他们就会付还我们底代价的。哪晓得竟不是这样!俗世把他们从我们这边拉去了。他们和朋友们在一起比和我们在一起要快乐得多。他们底愉乐,我们被阻止;他们底兴趣,我们也没有份。他们常常不公平地待我们。遭遇到了不幸的生活,在我们面前出气;碰到了好的生活,我们也尝不到甜味……你有了朋友到他们家里去快乐,而我,晓得自己底秘密的我,却不敢效法你们。我只好推出太阳底光明,坐在黑暗中间。在忠实的家庭里,我应该做什么呢?我底过去永远和我同在……你以为我不注意人世间快乐的京西。我告诉你,我是很渴望快乐的。他是我不敢去触动快乐。我觉得已经没有享受快乐的权利了。你以为我在穷苦的人中间工作更其快活。你想像这是我底使命。

如其不是这样,我还有什么别的地方能够去的呢?……你以为我在教堂里尽义务的时间太费多了。他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地方我可以做事的吗?……我跪在上帝底前面,他是我从没有忏悔过我底罪恶。

我怎样忏悔我底罪恶,当你,我底爱,是他底果子的时候。就是你现在待我不好我也不能忏悔。我不!现在的你比从前天真烂漫的你,对于我更重要了……这是我底不名誉,这是我底耻辱,使得我这样爱你这是我底代价——灵和肉底代价——使得我这样爱你。……呜!我底不名誉底儿呵,永久做我底不名誉底儿吧!”

这不是被弃的妇女底哭声吗?不过王尔德在这篇剧里还是发挥他底个性,那贵族伊林渥斯(LordIllingworth),不又是他自己吗?《理想的丈夫》(此篇《新青年》有人译过,他没有译完)[132]是讲一个男子,少时曾做了一件不名誉的事情发了财,做了议员。而因为他底妻子把他当为理想的丈夫,所以他终不敢对伊说这件事。

后来伊有一个女同学以这事底证据要挟那男子也替伊做一件不正当的事。于是他陷于一种可怜的境地中了:只要那女子一句话,恋爱,社会上的地位,会一旦破灭。事为女同学所泄,于是议员夫人就痛骂伊底丈夫,说他不应该做这样不名誉的事情,不应该做了又不说,欺骗我们女子。后幸得他底朋友想了种种方法才把他救了。

这篇戏是说妇人不要把男子看得太高,太理想,因为这样,男人一犯了小错,一下就会决裂;他也不要把男子看得太低,这样就是轻蔑男子底人格。我们所以要有爱,因为世界上有许多不完全,许多罪恶,要我们去赦免的。爱是赦免,不是苛责。如其世界上没有什么罪恶,一切都是圆满无缺,那么还用得到什么爱吗?其实不他男女之间的关系如此,人与人间关系都是如此。太理想的朋友是容易反目的。这是王尔德对英国那种持虚伪的严正的道德观念的人说的,他我们也可以取来享用。

除上述意思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所谓英国式的上流社会的妇女是怎样的。王尔德用灵敏之笔痛骂之不遗余力。不过他底反说的地方是应当注意的。

此篇有人说,有些格式是模仿易卜生而受小仲马[133]底影响的。我们如把此剧和易卜生底《社会栋梁》底结局对看,就可以知道。不过东西总是王尔德创造出来,那哥林,不又是王尔德吗?

最有价值的是《庄严底可贵》。此篇我们只消看那题目,就可以看见他说的是甚么了。他底目的,是在描写英国上流社会的所谓庄严。他用滑稽的笔法深深地刻划英人底心理。霍铿曾说,王尔德在这篇中所创出的格式是对于英国剧场的新贡献——这见解是那聪明的德国人(指Alfred Rerr)所极端称许的。萧伯纳[134]对于这戏剧也发了一篇同情的赞许,他说:“爱尔兰是在各国中最和英吉利不同的一国。在爱尔兰人看来(萧伯纳和王尔德同是爱尔兰人,而且是同镇的),世界上最可笑的事也无过于英国人底庄严。

若果英国人底行为确是这样庄严,那倒有些可怕,唯其不然,所以愈加令人发笑了。英国人自己完全不觉得,王尔德却看得清清楚楚了。于是他用遏不住的滑稽替他们描写出来。英国人看了,既然不能说他说得不对,自然只好怪他尽情毕露了。并且庄严已然有人嘲笑,于社会的基础大有不利,更不得不着急哩!”

此外还有《佛罗灵斯底悲剧》(The Tragedy of Florence),《伯杜公爵夫人》,《虚无主义者维拉》,没有看过,所以此地也只好从略了。

统观王尔德底社会剧,我们看出他对于当时所处的社会怎样地不满意了。由于不满意,他造出了他底唯美主义,他底新快乐主义来。可见他所提倡的并不是无端而来,也并不是与社会漠不相关,而且我们敢断定在未来的新社会底建设中,他所提倡的一定也会得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我们现在略论在王尔德论文集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我们已经说过,王尔德是反对科学,鼓吹唯美主义的。他在论文集《意向》中所发表的文字就是高谈他底唯美主义的。内中所论断的有艺术和自然对人生的关系,艺术和自然底差别,自然美和艺术美底关系,艺术品中所包含的美底状态,美和真美,效用,道德底差别等许多·问题,而他底中心思想还是不过说美和艺术是绝对的,人生,自然,道德都在从属的地位。以下试就这一点略说一下。

王尔德以为艺术是离开自然和人生的,是超脱自然和人生的;如其被囚笼于自然和人生之间,就不是艺术。他说:“无论什么事情,如其在现实中间可以发生,那就有害于艺术。一切艺术底恶的东西,都是从实感上生出来的。所谓‘很自然的’事情,是很明白的事情;而明白的事情就不是艺术的东西了。”他又说,“一切恶艺术都是由于走进自然和人生底中间而产生的”;“活动就在彼动作的瞬间消灭的,这是卑下的事实。这世界在歌者看来,是为了梦想者而造的”。艺术底主要工作不是在描写(copy)是在发明(invent),我们对于艺术底要求是特异的(distinction),有魔力的(charming),有想像力的(imaginative),一言以蔽之即是美(beauty)。

所以凡是“架空”(lying)的作品,都是王尔德所称赏的。所谓架空,就是“讲美的而实际上又没有的事”的,就是所谓Romance。

近代“罗曼斯”底衰退,在王尔德看来,真是憾事。这明明是艺术底堕落!把艺术去模仿自然,去活现实人生真是很大的差误呀!王尔德以为只有把自然和人生去模仿艺术才是正道。梦幻比了现实是更上一级的,罗曼斯是比了写实主义的作品是更上等的。左拉和莫泊三底作品,在艺术上看来都毫没价值的。

他底称许罗曼主义,自煞是当然的结果。他把梅莱狄斯和巴尔札克(Honore de Balza)[136]两人,当为真正的罗曼主义者。他论巴尔札克说,“巴尔札克是把艺术的气质和科学的精神得综合于一身的大天才。他底科学的精神虽传给了他底徒弟左拉等,而其艺术的气质却是他独得的所有物。他底作品和左拉底作品不同的地方,就是‘想像的实在’(Imaginative reality)和‘反想像的写实主义’(Anti-imaginativerealism)底差别。诗人鲍特莱尔评巴尔札克说,他底任何作品都能使读者充满一股朝气而且带有梦似的色彩,真是极中肯要。不错的,巴尔札克底作品正是像梦一样而又是充满了现实的色彩的。他完全是一个罗曼主义者,决不是写实主义者。”

现代的人因为艺术底堕落,常大喊“返归自然和人生”,以为这两者便能使艺术清新而且给与泼剌的生命。其实这是谬见。自然,是后于艺术而存在的东西;至于人生,更是艺术之敌。我们考艺术发展底经路,艺术是把非现实的,非存在的题材用想像力造出来的。而实人生看见了这种艺术就被魔了,人自己也被艺术化了。

固然,如其我们完全忘了实人生全靠空想,那是造不出甚么来的。

我们不能不取实人生做原料而改造之,与以清新的形样。艺术不是实人生底事实的本身,是把彼做材料再经过梦化,想像化和改造而成的。艺术是主,实人生和自然是从。可是在近代文艺内,这位置已被倒置。这真是颓废的倾向。艺术,不是人生底镜子;却人生是艺术底镜子。叔本华虽是批判和分解近代思想底厌世的倾向,而这厌世思想底创造者却是哈孟雷特。由了哈孟雷特底厌世思想,世界才变成厌世的。近代虚无主义由屠格涅夫[137]而生,等到陀思妥易夫斯基早已被完成了。像这样的艺术常常是先于人生的。艺术实不是人生底写生和描写,却是从艺术自己底目的出来的。艺术,在彼自己之外,不表示任何东西。彼是有独立的生命的。

王尔德以为不他人生如此,自然也是模仿艺术的。花,草,虫,鱼;风声,泉水声;雪,雨,雾,今日的人大概都晓得了。他是他们底所以晓得,并不是因为本来有这些东西而被晓得,却是因为向来的诗人和画家等把这些东西底不可思议的美使他们认识的缘故,他们才认识的。这些东西是自古以来已经有的,他必等到艺术出来才大家认识到。就是自然也要等到艺术底改造而后存在的。自然底所以为艺术底模仿者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