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迷情巴比伦:傻美人选夫
904100000014

第14章

年轻的将军不禁伸出手来抓住了她的手腕,轻轻一用力,将美人揽入怀中。刚要低下头一亲香泽,没料想,那红玉儿却用力挣脱了他的怀抱。

“将军!请将军自重!”红玉儿靠在圆桌旁,一边娇喘,一边正色说道:“红玉自出道至今,一向是卖艺不卖身!今日有幸与将军相识,实属红玉之幸!然红玉并不是那起轻浮女子,如若强逼,恕红玉断不能从!还望将军成全!”

眼见红玉儿从自己的怀里死命挣脱,将军先是一愣,而后听完这席话,自知刚才失礼,不觉脸上发烧,连忙站起身来,拱手道:“请恕末将冒犯!末将实在是对姑娘倾慕有加,并无轻薄之意!刚才得罪了!既是如此,还望姑娘海涵。告辞了!”说完,起身就要推门离去。

红玉儿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年轻英武的将军居然如此敬重自己!不觉有些懊悔,刚才的话有些言重了。转念一想,自己身在这醉月楼里,每日被人玩物一样戏耍,若是能够找到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可以托付终身,岂不是可以早日脱离这苦海?

想到这里,红玉儿对着将军的背影大喊道:“将军,请留步!”

她快步踱到将军背后,真切地说道:“将军!不瞒将军说,红玉自从六岁被卖到这醉月楼,至今已有十三年。我虽然不是什么贞洁烈女,但是也曾经立过誓,除非遇到自己真心喜爱的男子,否则,决不轻易委身于人!今见将军如此待我,知将军必不是那起无情无义的苟且小人!如若将军能够救得红玉出去,红玉愿意终身伺候将军!”

闻得此言,将军猛然转身,他望着红玉儿噙满泪水的双眼,细细地端详着她那艳丽精致的脸。片刻,将军轻轻拉起红玉儿的手,语气中略带温柔地说道:“承蒙姑娘错爱!可是,末将早已有了家氏,恐怕委屈了姑娘……”

“将军!”没等将军说完,红玉儿连忙轻轻捂住了他的嘴,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红玉自知身份卑微,不敢奢望名分!只求将军若能以诚相待,红玉愿意终身追随将军,为奴为婢也绝无怨言!”

将军一把将红玉儿抱入怀中,道:“难得姑娘如此厚爱,既如此,请姑娘放心,我必不负姑娘!”说完,横抱起红玉儿,双双步入红绡帐里,浓情蜜意,春宵一刻。

一连两天,将军依然留宿在醉月楼里,一应酒水饭食,均由老鸨派人送至房内。将军和自己新得的爱妾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到了第三天,大军不得不再次启程,赶往汴州。

临行之前,将军对醉月楼的老鸨吩咐道:“从今往后,红玉儿已是我的人了!一概人等不得再为难她!无奈本将军军务在身,不方便携带家眷。这里有些银钱,你暂且拿去!好生照料本将军的爱妾!不多时日,我必派人来接她!如果知道你们有哪个胆敢违抗本将军令者……”

没等将军说完,老鸨马上满脸陪笑地回答道:“将军请放心!自小我就待红玉如同己出!请将军尽管远行就是,我等一定好生待她!等着将军前来迎娶的那一天!这样,我们脸上也有光不是?!”

红玉儿满眼含泪,送将军到醉月楼门口。

将军拉着她的手,温柔地说道:“玉儿,你且在这里暂住些时日,待我回朝复了命,必派人来迎娶你过门!”

红玉儿依依不舍地将将军的手放在自己的脸颊上,感受着他手心的温暖,抽泣着说道:“还望将军记得对玉儿说过的话,不要辜负了玉儿的心!将军一路上多保重!玉儿时时刻刻都牵挂着将军!”

将军点了点头,重重地说了句:“一定!”随后,他翻身上马,喝令军队整装出发。

红玉儿流着泪,默默地看着将军的背影渐行渐远,离开了毫州城。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

自从将军离开毫州城,大约一年后,红玉儿派人送信给将军,说自己已经为将军产下了一名男婴。

将军闻讯大喜。怎奈正逢战事吃紧,无奈中,将军遣人将玉儿母子护送到一处安全妥当的住处,只等自己大业已成之时,才将她母子二人接到了都城。彼时,已经距当初别离过去了十六年。

曾经的左金吾大将军,如今已经年过半百,成为了梁国的王上。当年红极一时,艳冠群芳的花魁,如今也已经三十有五。

昔日的大将军,如今的圣上,终于兑现了自己对红玉儿的承诺。为了弥补自己对玉儿母子的亏欠,登上王位的将军随即册封玉儿为昭蓉,并对其子疼爱有加,册封其为郢王。

十六岁的郢王殿下,天生相貌俊秀,性情温柔。从小在母亲的熏陶下,也精通音律,常喜欢独自一人与山林中的鸟儿和花草为伴。

然而自从进宫之后,每日面对父王,一起参与国事的讨论。对于政事不感兴趣的他,苦于没有知音。且面对皇族里的各派纷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虚情假意,郢王殿下总是倍感吃力,终日郁郁寡欢。对于他来说,皇宫的天空是灰暗的。人与人之间,是冷漠无情的。就连这里的小鸟也不会轻易的歌唱。

玉儿深知郢王的性格。见到自己的爱子整日无精打采,与皇族格格不入,她的心里既心疼,又担心,每每见到他的时候,玉儿总是用言语开导。而郢王表面上虽然一一答应,但是内心里却更加的惆怅,却又不敢表露出来,以免母亲担心,因此更加孤陋寡言。

在身边众多的侍女之中,有一个名叫環環的丫头最得红玉儿欢心的。

環環年方十一,虽然是众多侍女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但是却天资聪慧。玉儿见他小小年纪,不但容貌生的美丽动人,而且对于音律也是一点就通,颇有自己年轻时候的风范。于是,便亲自教导,并且将自己的琴艺都传授给了她。

在玉儿的调教下,環環越发出落的亭亭玉立,楚楚动人。见她行事稳重,心思细腻,玉儿便将她指给了郢王殿下,作为贴身侍女,陪伴在郢王身边,替他解闷。

自从環環来到自己的身边,郢王突然感觉到周围的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色彩。她的温柔体贴,让郢王觉得总有一股春风围绕在自己身旁,她的聪慧美丽像阳光一样照亮了自己的世界,那种暖暖的感觉,让郢王深深地迷恋着環環。平日里总是寸步不离身边,与環環赏花、吟诗、抚琴、烹茶。

在環環的劝解与开导之下,郢王不仅性格逐渐开朗起来,并且对于自己一向不太喜欢的治国、经济等学问也开始逐一学习起来。每日里,都有宫中的老师到郢王府中讲学,而環環每每陪伴在殿下身边,久而久之,也对各种学问略知一二,更比其他的丫环下人知书达理。

对于这个比自己小五岁的侍女,郢王将其视为知己,疼爱有加。

他为環環安排了单独的住处,待遇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侍女的级别。他尽己所能的为環環添置各种精美稀有的珠宝首饰,绫罗绸缎。然而在种类繁多的赏赐品中,環環只挑选了一件自己喜欢的――那件白色的,绣着茉莉花的真丝长衫。她说,自己就像这朵茉莉花一样,虽然弱小,没有华丽夺目的色彩,然而却愿意终其一生,只为郢王殿下绽放。

郢王亲自为環環披上那件长衫,他凝视着環環小巧精致的脸庞,充满柔情地说:“茉莉洁白如玉,尚不如環環完美无暇。不需要华丽夺目的色彩,君只为那一缕幽香此生无悔!”

这样的生活,转眼之间,过去了三年。然而,平静美好的生活终将被打破。

在郢王十九岁这年,父王为他指了一门婚事。即将过门的王妃名为张氏,其父是跟随王上早年征战的一员开国老将。

面对圣旨,郢王脑中一片空白。他回眼偷偷看向環環,只见環環侧身隐于沙缦之中,脸上依旧保持着往日那恬静的微笑,然而,在她的眼角却似乎有着泪痕。

奉旨完婚之后,郢王依旧像往常一样,与環環相伴抚琴、读书,并不过多理会自己的新婚妻子。尽管環環对于这位新王妃主子恭恭敬敬,小心伺候,然而,张氏还是对她怀恨在心。想自己身为开国元老之女,皇上钦赐完婚,如今,在郢王殿下心中,竟然还不如一个丫环!

可巧十日后的一天晌午,郢王同父异母的兄弟――均王殿下来府中拜贺兄长新婚之喜,而郢王进宫见驾未归。张氏素闻均王乃好色之徒。于是心生一计。

她叫来環環,命她为均王殿下抚琴献艺。果不出张氏所料,均王一见環環,当即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一曲弹罢,環環退下。均王即向张氏道:“没曾想,兄长府中竟然还有如此才色俱佳的爱妾!”

张氏不动声色地回答道:“这不过是府中一名丫环而已,并非殿下的侍妾!”

“哦?”均王放下手中的茶碗,脑海中依然浮现着環環抚琴时那妩媚的神情,“府内放着如此绝色女子,竟能不为所动!没想到,兄长果然如外界传言一般,对嫂嫂如此专情!”

张氏抿嘴笑了笑,说道:“既然均王殿下如此钟意,不如,就将她送与殿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