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名人故事
9040900000079

第79章 挺起脊梁做人

◎文/石伟张风华

当地中小学都在进行“禁讨教育”……

他原本是一个小乞丐,但儿时心灵所受的戕害与惨痛至今仍一幕幕浮现在他的脑海,并成为他彻底改变那种屈辱生存状态的巨大鞭策力。经过几番痛苦的挣扎与奋斗,他终于圆了大学梦;但是,他的灵魂又一次受到了深度重创。重创下他萌生了更大的梦想——这梦想的实施竟引起全国各大重量级媒体的极大关注。无意间,他成了中国最具新闻性的人物之一。

小乞丐觉醒了:我要读书上大学

李玉平于1984年10月12日出生在以“乞丐村”闻名的甘肃省岷县小寨村。从小他就被爸爸多次领到大城市去乞讨。他记忆最深的是6岁那年,他第一次被父亲强行拉着出远门到成都去乞讨。为省钱,父亲只买了一张下一站的火车票,一路逃票逃到了成都。出站时,李玉平挨了检票口工作人员的一顿责骂。父亲则不敢从出站口出站,而是绕了很长的路才到站门口与儿子会合。

当晚,父子俩就住宿在郊区一个破砖瓦厂里。晚上,没被子盖就盖草苫子。第二天天蒙蒙亮,父亲领着他步行十多里,来到闹市区。当年幼的李玉平看到平时对自己相当严厉的父亲竟然从怀里摸出一个破碗,向过路的行人跪下去时,不禁惊呆了。没容他多想,父亲又命令他也在身后跪下去。他倔,梗着脖子不愿跪。父亲低吼着威吓他:“跪下!小心揍扁了你。”他只得含泪跪下了。

跪着的父亲边作揖边向过路人喊着“大叔大爷大妈”什么的,乞求着:“可怜可怜我这没娘的孩子吧,两天没吃东西了。你们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一天下来居然乞讨到二十多元。在回破砖瓦厂时,父亲高兴地说:嘎小子,这不比种田强百倍?这次乞讨持续了近一个月,天气变冷了,非常厌恶乞讨生活的李玉平吵着要回家。

父子俩给家里带回了乞讨的三百多元,一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第二年同样的季节,父亲又强行带他到成都去乞讨。二十多天后,父子俩被警察逮住了。警察教训父亲说:“这小乞丐本该到学校好好读书嘛,不读书会一辈子过这种叫花子的生活。你做父亲的亏心不亏心?”

父子俩被遣返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小寨村。

8岁那年,当父亲又要带他出去乞讨时,他坚决不肯。父亲狠狠地揍了他一顿,他决不屈服,发誓说:“你打死我,我也不去了!”“那你想干啥?”他脱口而出:“我要读书上大学!”尽管他害怕警察,但警察教训父亲的话,他觉得有道理。父亲惊诧地说:“我的天爷,那我要拿出多少钱哪?”

父子俩僵持着,妈妈说话了:“娃儿也该上几天学了。认几个字日后到外面去讨要,认个路看个地名啥的都方便些。”父亲到底点头了。

就这样,当小寨村的同龄小孩随同大人外出乞讨时,8岁的李玉平上了村小。1997年9月,李玉平以优异成绩考进了中寨中学读初中。2000年9月,李玉平考上了岷县重点高中县一中。这时父亲仿佛看到儿子未来的一丝希望,再也不叫他出去乞讨了,毅然找人借了800元高利贷,叫他去读高中。

开学那天,不到16岁的李玉平怀揣着学杂费并背了二十多斤土豆,步行六十多里到一中报了名。学校集体宿舍住不起,他与几个贫困的孩子租外面的简陋房子住。自己做饭吃,买来煤油炉,用家里带来的一个舀水铁瓢当锅用。

三年后,他以405分的成绩考入湖北荆州国土资源职业技术学院。虽然这类大学与他的希望有差距,但他仍然成为小寨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