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与朔师
9038200000159

第159章 坚守馨香,路已照亮……

338班朱丽瑶

水丰盈,泉涌动,鱼方能游刃有余。

——题记

塞北苍茫之垠,一粒种子驻根于此,从此便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馨香四溢。在旷远的土地上,萧萧的风声中传来琅琅书声,响彻塞外,若划破拂晓苍穹的雄鹰……路漫漫其修远兮,创业者的艰辛,领路人的导航,他们的信念坚定不移,他们的功绩荡气回肠,终于成就了朔师的辉煌。我们有幸沐浴清化,就读于此,似若鱼翔浅底,水愈丰盈,我们方能游刃有余。朔师坚守着馨香的品质,辉煌的灯光照亮无数前行者的路,我们已经扬帆起航……

在这片热土上,朔师一路风雨兼程,铿锵前行,三选校址,四易校名,数次扩规,六年升本居榜首。为晋北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塞北清华园”之称的朔师,曾为多少学子张满了梦想,点燃了希望。无数朔师之子踏入教育事业的门槛,去装饰教育的殿堂,去追寻生命的意义,感悟教育的真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他们走过的地方,飘逸着秋收时果实的馨香,是朔师让他们一生溢满荣光……忆往昔峥嵘岁月,那骄傲如风的日子,将记忆的皱纹刻在校园的每一块青砖上,也刻在了无数为打造更好的朔师而奔波辛劳的前辈们心中。1960年朔师校长刘志英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63年,毕业生全省统考中朔师成绩名列第一;1979年,学校被评为山西省教育战线先进集体……截至2009年8月,我校在全省专升本考试中已获六连冠。而2010年,我校将又迎来搬迁新校区的大喜事,现在无数的学生、老师、领导都欣喜地盼着这一天的到来。这期间,多少人为这埋头苦干,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人青丝变成银发……

若没有前人,哪有来者?正如常人所说:前人种树,后人纳凉。如今我们这些后生小辈,只能景仰,只有感叹,同时也希望在此留下自己的涂鸦之笔……如今,我们在这暮春时节,成群结伴,“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风华正茂的身影,面颊上勾勒着自信的弧度,指点江山,谈笑风生,这纵情至极,何等地飞扬,何等地豪迈!在书海里起航,为实现青云之志而从不止步……空气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阳光透过校园柳荫,撒下一地斑驳的疏影。柳树下,时时有和蔼的师长与学生促膝谈心,为我们排忧解难,使我们信心倍增。身处于安静整洁的图书馆,吮吸着知识琼浆,整个人神清气爽。图书馆——是我们的常访之地。在那儿,纵览古今,掌握时政,与名人对话,与哲人谈心。举手投足之间,图书馆的书,印下了无数的指纹,留下了无数的记忆……而这种种正是朔师最美的容颜与气质,正是她的魅力所在,吸引了万千寻梦者的目光。在朔师,到处都是莘莘学子学习的跫音,在这里,学习生活洋溢着诗一般的洒脱与乐趣,这无尽的学习与求知的氤氲,已成为演绎朔师发展的万千音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处于兰室,久闻奇香。每一个学子都被朔师的馨香熏陶着。军事化的管理让我们养成了高效、迅速的办事习惯。井然有序的队伍中无不体现着领导的治理有方。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风雪肆虐,都有领导们、学生会成员的身影,我们在校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他们用汗水换来了朔师的和谐与平安。来到朔师,我们每个人都寻找到了自信,因为时时有展现自己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平台。每周一的大扫除,使我们形成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在朔师,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朝涂彩霞,暮染炊烟,在她的脉络里挥洒拼搏的汗水,把每一个洁净环境区,都涂成一幅斑斓的图画,聚成一贴丰满的记忆。多年以后,蓦然回首,想必感慨万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朔师正以阔步向前迈,已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幽静怡人的校园环境、广博丰厚的文化底蕴、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陶冶着一届又一届的朔师学子。想当初包括自己在内许多与高中、大学无缘的同学,抱着一丝希望,选择了朔师。进入朔师后,细心发现,这里处处闪烁着人文的光环,滋养了我们几近荒凉的心原,让我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使我们的精神之船重新起航,许多学子已抵成功之岸,许多学子正奋力划桨,向心中的愿景眺望……

如果来世让我选择,我愿幻作一只鸟,栖息于朔师校园的枝丫上,守着她到永久,任凭狂风骤雨,烈日曝晒,散落了整树的花粉,凋落了满树的生命,此心也不改。正如《红楼梦》薛宝钗所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正因为水的丰盈,鱼儿才能尽情遨游……朔师坚守特有的馨香,在辉煌的灯光中,有矫健的步伐,继往开来,路还在向前延伸……

此文为2010年“我与朔师”征文活动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