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百部)
9030500000050

第50章 安战

“原文”

凡敌人远来气锐,利于速战;我深沟高垒,安守勿应,以待其敝。若彼以事挠我,求战,亦不可动。法曰:安则静。

“今译”

凡是敌人远道而来,士气正直,利在速战速决,我方应当深沟高垒,固守阵地,等待敌军疲惫。即使对方用计扰乱、诱我出战,也不要理睬他们。兵法说:军队固守不战,就要保持绝对平静。

“战例”

三国蜀将诸葛亮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渭水之南。魏遣大将司马懿拒之,诸将欲往渭北以待之,懿曰:“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率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五丈原。会有长星坠亮之垒,懿知其必败。时朝廷以亮率军远入,利在急战,每命懿持重,以俟其变。亮数挑战,懿不出,因遗懿以巾帼妇人之饰,懿终不出。懿弟孚书问军事,懿复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持兵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懿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以归师不之迫,于是杨仪结阵而去。经日,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食甚众。懿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辛毗以为尚未可知。懿曰:“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食,今皆弃之,岂有人损五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关中多蒺藜,懿使军士二千人着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著屐,然后马步俱进。追到赤岸,乃知亮已死。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

“战例今译”

三国时期,蜀将诸葛亮领兵10万从斜谷出发,在渭河南岸扎营。魏国派大将司马懿率军阻击。司马懿的部将都建议到河北岸等待截击。司马懿却说:“百姓多年积储的财富都在渭南,那里是双方必争之地。”于是率大军过河扎营,司马懿对部下说:“诸葛亮假若是个大勇之人,就会从武功出发,凭借山险向东进击。如果西进五丈原,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危险了。”诸葛亮果然进驻五丈原。正逢天空中有一颗流星落入诸葛亮扎营的方向,料准诸葛亮非吃败仗不可。当时,魏帝也再三叮嘱司马懿,蜀军远道入侵,最宜速战速决,指示司马懿持慎重态度,等待蜀军内部发生变化。诸葛亮多次挑衅,司马懿都不应战。于是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去妇女的用品来激怒他,司马懿仍不予理会。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来信询问军情,司马懿回信说:“诸葛亮确实身怀大志,但不会选择战机;虽然尚能出谋划策,但是又犹豫寡断;虽然善于治军,但却没有兵权,所以他这次虽有10万大兵,败定了,已经进了我的圈套之中。”两军就这样相持了100多天。后来诸葛亮病死在营中,蜀将打算烧毁营寨退兵蜀地。老百姓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司马懿,司马懿立即率兵追杀,诸葛亮的长史杨仪指挥部队把旗帜指向北,擂鼓鸣号,摆出反击魏军的阵势,司马懿觉得对返回本国的军队不能过分逼迫,于是,杨仪便率军安然撤走了。停了一天,司马懿经过蜀军烧过的营地观察遗迹,发现了许多图书和粮食,司马懿判定诸葛亮的确死了,感慨地说:“诸葛亮确实是天下奇才啊!”军师辛毗觉得目前还不能断定诸葛亮的确死了。司马懿反驳说:“军事家看重的,莫过于军事档案和作战记录、兵马册簿和粮草等等,如今这些东西遗弃遍地,正象人损掉了五脏六腑,哪能有存活之理?我们应马上追杀蜀军。”司马懿让士兵穿上软木鞋在遍地蒺藜的关中地区开路,这样蒺藜都扎在鞋底上,于是后面的步、骑兵也安然穿过该地区,一直追赶到赤岸,才得以证实诸葛亮真死了。当时老百姓还特为这件事编了谚语:“死了的诸葛亮能吓跑活着的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因为我只能料到活人的事,不能预见死人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