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魂牵梦圆:老兵笔下的新中国故事
8937500000076

第76章 理论基础在实践(3)

一觉醒来,太阳已跃出地平线,把远处的雪山映得红红的一片。三人钻出雪屋,捷舟从马褡拿出两块饼干,递给亨利父子说:“为了多维持几天,从今天开始每顿只吃一块。”

亨利父子接过饼干,有滋有味地吃起来。吃着吃着,他们的嘴巴突然停下来,惊奇地望着捷舟问:“你怎么不吃啊?”

捷舟说:“昨晚我说过了,先让你们吃,有空你能回答我的问题就行。”

老亨利耸了耸肩膀说:“你还真有股探索的倔劲,眼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找路,没有出路,你弄清多少道理也没用。找路就得有力气,要有力气就得吃点东西。”

捷舟摸摸马褡,算计了半天,还是没舍得吃。几人在涧边转了一个多小时,探不到任何路子,亨利父子坐到雪地里有些绝望。捷舟从口袋里掏出纸笔,轻轻地写起来。

小亨利好奇地望着他:“到这时候了,你还写什么?”

“写信。”捷舟回答。

“这哪有邮局啊?”小亨利不解地问。

捷舟从怀里掏出银鹞,喂了几口饼干,把写好的纸条绑在它的腿上,放飞出去。

“啊!飞鸽传信。”亨利父子惊喜地望着远去的银鹞,但不一会儿,他们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这么远的路程,它能飞到哪里报信呢?”

捷舟说:“用它报信是我和朋友的约定,朋友那里有吸引它的信号,但是路程确实太远了,飞不到的可能性很大,也只能试一试了。”

为了探路,他们让老亨利就地休息,两人继续在雪地里漫无目标地找路。下午,两人正筋疲力尽地坐在雪地里探讨出路,空中传来银鹞的鸣叫声。

“嗬!这么快就回来了,没到达目的地?还是真的有回信了?”小亨利望空自语着。

捷舟一声口哨,伸手轻轻接着落下的银鹞,打开腿上的纸条,又惊又喜。原来回信是刘汉卿写的,他从捷舟描绘的位置看,正在附近,急忙写回信说:我现在动身,明早就可赶到深涧。

捷舟看完信,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把这一奇遇告诉小亨利,小亨利兴奋地伸开双臂和他紧紧拥抱。这时,远处突然响起两声清脆的枪响,两人惊异地回头望去,几十只羚羊跨越沟涧,飞落到前边的不远处。

“怎么回事?”两个人好奇地望着。经过分析,他们明白了这是对面有人打猎,羚羊被驱赶得无路可逃,才跃过了深涧。

两人急忙向对面高喊求援,可是宽阔的深涧,凛冽的寒风,哪能听到!

两个人气馁地回到雪屋,累了一天的小亨利饥肠辘辘,不好意思地望了望捷舟,捷舟会意地打开马褡,发现饼干只有几块了,他拿出两块给了小亨利,从另一块上掰下几片喂食银鹞。小亨利看他一天没吃东西,要他把那一半吃掉,捷舟宽慰他说:“我从小忍饥挨饿惯了,一两天不吃没多大感觉。”

这一夜,又在饥寒交迫中过去了,天亮后,两人来到崖边,望望对面不见人影,看看谷底寒风扑面,只有依稀可辨的几只羚羊,挂在涧底突出的一个冰峰尖上。

“啊,羚羊也有跳不过来摔死到沟底的!”小亨利惊叹着。

“不对,我在书上看到过羚羊的跨越距离,没有这么大。这几只羚羊怎么跳过来的?可是个谜啊!”捷舟回答。

这时,对面的崖坡上露出了人影,从晨曦的轮廓中可隐约看出似乎是刘汉卿。捷舟兴奋地大喊:“刘书记——”但是对面没有回应,这时他才想到沟太宽,今天风大,对面听不到。他急忙写了张纸条,绑在银鹞腿上放飞过去。对面的刘汉卿也赶忙打出红绸引落,不一会儿,银鹞又飞了回来,捷舟取下纸条,上面写着:我已到涧边,也看到了对面的人影,但是沟太深了,过不去。

看到几天的努力落空,小亨利特别沮丧,捷舟一边安慰他,一边琢磨着办法。这时,几只羚羊也来到了涧边,它们昂起头向对面“嗷嗷”长叫着,见对面没有回应,它们在雪地里低着头,四处拱起雪来。

捷舟扯了扯小亨利的衣袖说:“你看这边冰天雪地,几只羚羊昨天过来也找不到吃的,现在饿了。它们来到崖边是想跃过去,可是没有力气了。”

小亨利没精打采地回答:“管它呢,还是想我们自己的办法吧!”

捷舟说:“前几天,我曾经说过同舟共济的话,说不定这几只羚羊也能和我们同舟共济呢!”

一句话使小亨利来了信心,他问捷舟:“怎么让它和我们同舟共济?”

捷舟说:“它们跃不过去是饿了,你还记得我们第一天住的那个雪屋吗?那里面有些草料,我们取回,喂喂它们,不就有力气了吗?”

亨利摆摆手说:“它能跃过去,也驮不过我们去呀!”

捷舟说:“我们可以把几个草料袋和马褡撕成碎布条,拴到它的腿上,让它带过去,那边的刘书记可找到粗绳,拴到这根细绳上,我们拉回来,搭起一条飞索,我们抓住这条飞索,就可以过去了!”

“哈哈,真有你的!”亨利轻轻打了捷舟一拳,他们把这一想法写到纸上,通过银鹞传给刘汉卿,得到认可。捷舟留下几块饼干,让小亨利就地照料老亨利,他回头去找草料。经过一天的奔波,终于找到了第一次休息的雪屋。他钻进去看了看,草料和袋子都在,顿时忘记了几天的疲劳,一把把地将地上的干草扒进了袋子,在雪地上拖起往回赶,第二天天亮,遇到赶来迎接的小亨利,两人合力往回拖着。

这时阴云密布,朔风再起,鹅毛般的大雪又飘落起来,两人又饥又饿又乏,头上冒着虚汗,每走一步,都要使出浑身的力气,求生的欲望使他们不顾一切地坚持着,终于来到了涧边。他们掏出草料撒在地上,羚羊远远望着,两眼充满希冀的目光,可是不敢过来。

捷舟把最后两块饼干捏碎,撒到草料上,拉着小亨利躲进雪屋,看望躺着的老亨利。不一会儿,几只羚羊试探着走过来,大口地吃起了草料,很快把草料吃光,他们又从雪屋里扬出几把,羚羊试探着过来觅食。经过一天的投喂,羚羊对两人的警觉开始放松。夜晚,捷舟和亨利父子小心翼翼地把两个草料袋撕成布条,一段段地连接起来,觉得长度还不够,三个人又把内衣脱下来撕成布条连接上。

当太阳再次露出山头的时候,捷舟和亨利父子来到崖边,把绳子做成一个套放在地上,接着向套上撒出最后几把草料,几只羚羊慢慢走过来觅食,一只又大又壮的羚羊落脚套内,两人把绳子一拉,绳头牢牢拴在这只羚羊的腿上。草料吃光了,羚羊远远地望着捷舟和亨利,好像在说:“没吃饱啊,还有吗?”

捷舟赶忙用银鹞把这面的情况传给刘汉卿。刘汉卿在对面不停地向谷底扔着鲜嫩的青草,羚羊鼻子灵敏,很快闻到对面鲜草的味道,它们在崖边着急地蹦着,互相厮磨着,似乎在商量着过去的办法。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转眼就到中午了,羊群像下了决心似的,忽然向后跑出百多米,紧接着憋足力气向涧边跑去,一只羊带头一跃,箭一般地向对面跳去,但是,刚到谷中间,就失去了平衡,开始下坠,这时第二只羊忽地跳了过去,当它飞到谷中将要下落时,双腿在即将落下去的羚羊身上一用力,凭着这股劲,一下子落到了对面,后面的几只羊如法炮制,总是一只跌落谷底,一只跃了过去。跌落谷底的都是相对弱一些的,飞到对面的都是年轻健壮的,捷舟和亨利呆呆地望着这惊险的一幕:“啊!动物的生存也有自己的天性,体弱的甘愿给年轻体壮的做人梯,不惜牺牲自己,去延续物种的生存……”

想到这里,小亨利猛地拍了捷舟一把:“你看看,几只羚羊在陷入绝境的时候,能用这种办法求生,资本家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怎会不想办法改良呢!”

显然,他是想回答捷舟这几天的提问。老亨利生气地顶了一句:“那是变着花招垂死挣扎!”

“不管怎么说,资本主义找到了缓解矛盾的方法。”小亨利寸步不让。

捷舟劝解说:“你俩说得都对,我们先抓住绳子,等过去后探讨。”

说时迟、那时快,对面的刘汉卿挥刀斩断羊腿的细绳,紧紧抓在手里,拴在了身边的粗绳上,不停地向捷舟挥手。捷舟和亨利往回拉起绳索,慢慢把粗绳拉到了跟前,将它固定在一个凿穿的冰洞上。当绳索被两岸拉平时,刘汉卿又通过绳索滑过来一个筐子,里面装有吃的,还有铁镐、木桩和取火用的火镰、火石、火纸芯,三人吃了些东西,拿出镐,轮番在地上刨出一个深洞,把木桩放了下去,又用火镰敲击火石,点燃纸芯,扒开棉衣,把里面的棉花掏出来,燃起火把,将积雪化成水灌入木桩周围。一个多小时后,木桩被冻凝的冰牢牢地固定在地上,征得对面同意后,捷舟让老亨利站进筐内,手抓绳索,向对面滑去。没多久,老亨利到了对面。筐子又被那条细绳拉了回来,小亨利站到筐里,双手抓住绳索,也滑到了对面。捷舟留恋地望了望生活了几天的雪原,也上筐滑了过去。

死里逃生的四个人谁也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在这样的地方见面,他们紧紧地抱在一起,热泪盈眶,悲喜交集,心里有千言万语,只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刘汉卿拿出食物,让他仨补充些营养,讲述了自己栖居此处的奇特经历。原来,他从青藏高原返回住地的路上,也是遇到了雪崩,滑到了一个谷地。这是一个巨大的盆地,十几个大温泉散落在地面上,一年四季冒着腾腾热气,使这个地方温暖如春。离温泉远些的土地上,长满了各种青草、鲜花,野牛、羚羊、山鸡、野兔悠闲地在大地上繁衍。刘汉卿看到回归无路,就在这住了下来,并把它命名为“温谷”。本想用红绸传个信息,谁知雪崩时,红绸被埋入崩塌的雪底,刘汉卿就此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在温谷生活中,他把一处温泉的水引向崩塌下的冰雪,经过几个月的消融,昨天,红绸终于露了出来,他高兴地把它挂起来,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银鹞飞来了。他从银鹞足上的信中得知,捷舟也遇到了雪崩。讲完这些,他领着捷舟与享利父子往回返。走过几十里雪地,翻过两座雪山,刘汉卿把他们带到一个有坡度的山崖边,他从雪地里给每人捡起两根棍子,嘱咐说:“这个崖很深很陡,只有这里有点坡,可以滑下去。”他坐到地上,挥舞着两手的棍子做了个示范,飞速地向下滑去。捷舟和亨利父子也学着他的样子,快速下滑。

这个坡可真大啊,二十多分钟才滑到沟底。刘汉卿带他们扔掉棍子,继续前进。又走了一个多小时,积雪渐渐没有了,天气越来越暖和,地上断断续续有了绿色的植被。

“看,有牦牛!”小亨利指着远处喊起来。

“这不奇怪,前面什么都有。”刘汉卿解释着。

果然,没走多久,一片片的树林、草地出现在面前,野鸡、鹿、羚羊、牦牛等野生动物,在远处悠闲地吃草、追逐、跳跃,红、蓝、黄色的小花点缀在草地上,像一幅秀丽的地毯,一条条小溪潺潺流过。

“嗬,这可真是个世外桃源啊!”捷舟情不自禁地赞叹。

“你们看,前面那里冒热气呢!”小亨利指指远处叫着。

“那是一处地热泉,水温有六十多度呢,这个方圆几百里的盆地,这样的温泉有十几个。正是这些温泉,造就了这里的小气候。你们看,前面那个土坡上的茅草屋就是我住的地方,我们先去休息。”刘汉卿为他们介绍。

亨利父子和捷舟兴奋地在前面跑起来,边跑边解开已经掏光棉花的棉衣,刘汉卿紧跟后面追着,不一会儿到了他住的地方。这里是刘汉卿精选的住地,山坡下围了一圈枯树干扎成的栅栏,一群野鸡在山脚下觅食,几只鹿悠闲地在草地上吃着青草,栅栏内是几排用树枝搭起的棚子,低矮的茅屋下有一个小小的温泉。

刘汉卿指着温泉说:“你们饥饿劳累了几天,赶快洗个澡休息休息,我给你们弄饭吃。”

三个人坐在温泉岸边脱衣服,捷舟把银鹞放飞到树上。亨利父子各自不好意思地从身上掏出了一个小动物,细细的、长长的、毛茸茸的,两只黑黑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十分可爱。

“嘿,这是什么?”捷舟好奇地凑过来。

“这叫袖狗。”小亨利解释着,“在中尼边界,我生意界的朋友甄红玉送给我的,她是一位华人女士,这东西体积小、毛长,放到衣服内,会在你的身上到处转,是很好的御寒工具,听说现在已经很稀少了,过去一只能卖到十五顷地呢。”

“红玉姐!是我们古州的红玉吧?她怎么到国外去了?”捷舟惊奇地问。

“噢,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那可是位侠肝义胆的奇人。到国外时间不长,但深谙经营之道,现在她的固定资产大大超过我喽!还有那身功夫。”亨利扬了扬手脚,摆了个架势,不小心袖狗滑落到了地上。

捷舟好奇地捧起来,用手轻轻抚摸着:“好你个亨利,身上藏着这样的宝贝不告诉我,难怪你们在雪地里坐着,身上落满了积雪也不动,原来你们有这个宝贝护身,才不觉得冷啊!”

小亨利尴尬地笑起来:“你给我们的饼干,我们总悄悄塞给它一点,要不,它也活不到今天。”

刘汉卿过来送擦身布,猛然看到这毛茸茸的小家伙,双手捧起来:“嗬!你们怎么能有袖狗啊?这只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在中尼边界找药的时候,碰到过红玉,她也有这么一只,是母的,她想在国外找一条公的,繁衍起来,以免物种灭绝。”

“刘书记,您也知道红玉的事啊?”捷舟脱着衣服问。

“咱们在青兰分别后,我在中尼边界见过她,说了一夜的话。她在国外的事,我劝她不要让古州人知道!”刘汉卿回忆道。

“为什么?”脱光了膀子的小亨利大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