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魂牵梦圆:老兵笔下的新中国故事
8937500000165

第165章 送仨锦囊避风险(6)

“这个地方将来是会有大发展的,你想想,这两个集散地建成后,来来往往的经销人员哪天也得几万人,能把酒店拿下来,虽不是你原来想象中的暴利,但将来升值的空间可是大得很呀!至于那个矿泉水厂,如果能拿下来,是给你打品牌的好平台,现在,一条山沟里能有几十个百岁老人的地区有多少?”一木一笔账、一笔账地帮着分析。

余光宪仔细地听着,不停地点头。

“这招投标嘛!该怎么活动,可是你的拿手好戏啊!”一木提醒道。

“是啊!是啊!首先是市里领导,下边人的提拔权在他们手里,把他们搞定,就成功了一多半!”余光宪回答。

“不用,市委书记新来,人生地不熟,又正在烧三把火,不会收你的东西!秦市长洁身自爱,绝不会和贪腐沾边,分管的郑副市长嘛,倒可以表示表示!”一木细细地指点。

“对的!对的!这剩下的就是那六个环节了。”余光宪接过话题说,“第一,定标,由机关主管部门从本市专家数据库的几百名专家中,抽签式挑选出三至五名专家,封闭制作标书;第二,招标,采取电话通知和网上发布等形式,通报有竞标意向的企业。过去,招标有两种方式,一是邀请招标,二是公开招标,对我们企业来说,邀请招标容易活动,公开招标难一些;第三,投标,我们这些商家递送申请,参加竞争;第四,审查,机关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审查竞标企业的资质、业绩、信誉、资金等情况;第五,开标,公布选出的有资格参加竞争的企业;第六,竞标,入围企业汇报本企业条件,按质量要求报出自己的价格;最后,参加招标的业务部门干部和制定标书的专家,对各企业的情况和报表进行性价比分析,按标底进行投票,选出中标单位。”余光宪对这套程序熟悉极了。

“噢,这里边关键是搞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眯眼静听的一木点出了要害。

“是这样的!穆大夫,具体操作的机关干部也要活动活动。”余光宪补充道。

“这抽调来的专家好找吗?他们可是机关干部从数据库中抽签式选出来的?”一木问。

“好找,这宇翔市的水里有几条鱼我们清楚,再说了,搞定具体操作的科员,找到制定标书的那几个专家是很容易的!”

“真有你的,快活动去吧!不过,捷舟这小子诡计多端,有他在这里,还要防他的怪招。”一木提醒。

“好对付!”余光宪兴冲冲地活动去了。

真可谓棋逢对手,与余光宪一样在活动的企业家也不少,这一情况很快被监督系统和信息系统发现,及时反馈到了市领导和研究系统。

根据市领导要求,研究系统和监督系统联系过去的案例,及时进行了分析,认为:过去的招投标办法,看起来科学,实际上有很多空子可钻。主要弊端是组织制定标书和招标、竞标的,都是主管业务部门的干部,谁负责这项工作,竞标者很快能搞清楚,找到了他们,也会找到制定标书的专家。这样,行贿者活动有目标,受贿领导插手很便捷,主管干部暗箱操作有条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集思广益,提出了引进第三者封闭定标、竞标、评标的方式,即:本市主管部门和专家提出质量要求、最低价格、监督办法,由信息中心到外省市专家人才数据库中用抽签方式选请三至五名专家,异地封闭式制定标书,准备就序后,再邀请几名在这方面有丰富经验的退休干部与他们一起来宇翔负责竞标。本市主管机关的领导和专家参加质询监督,监督系统派干部全程监督监察。这样,行贿的人同他们不熟悉,无法去拉关系,他们不属本地干部管,领导干部也不敢去干预,虽然在路费、住宿费和聘用费方面花点小钱,但是却能避免发生大的纰漏。

余光宪上下不停地活动了一段时间,感觉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天天出入高档酒店吃喝玩乐,等待消息。这天,终于接到招投标会的通知,走进会场,他怔住了,台上前排坐的全不认识,熟悉的人坐在后排。一位机关干部悄悄走过来,把几个大信封塞给他说:“对不起,不行了,现在改换新办法了!”

经过几轮激烈的竞争、提问、答辩和质询,最后惠阳公司以最优的价格和条件胜出,公司竞标代表在最后陈述中说:“我们公司以最高价格和条件拿下大型酒店、矿泉水厂这两个项目,不是凭意气豪赌,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宇翔的地理位置适中,气候温和,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们认定,在这届班子的领导下,这里必将成为闻名的蔬菜集散地、小商品集散地,那时,这里会寸土寸金,房客爆满。矿泉水附近的几十名百岁老人,是个响亮的名片,将使宇翔与我们公司名扬天下,花多少钱能买来这个广告平台?为了表示诚意,下午签约前,我们即有四亿资金到账。”

简短诚恳的分析,令招投标双方举座动容:“这才是有眼光的企业家,难怪他们的公司信誉度那么高!”

几个月的努力,规划项目顺利发展,秋收结束,霜降来临,白菜上市的季节到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存贮白菜的意向高于往年,但是,鉴于去年大白菜种多了,卖不出去,不少烂在了地里,今年秋末城镇的居民先是观望,等待白菜降价。

农民普遍种植量不大,过于便宜也不肯出售,为了卖好价钱,不少菜农把白菜运到了宇翔,宇翔市热情接纳,并派人积极宣传:“今年白菜的种植面积大大少于去年,而居民的消费需求量大大高于往年,价格应该提高。”首批来采购的,多数为经验丰富的大批发商,掌握一定信息,相信市里的宣传,纷纷以较高价格收购。外地菜农听说,从四处云集宇翔。各地市面上白菜减少,价格进一步攀升。进入初冬,菜价狂升了几倍,买不到贮菜的居民,眼巴巴地望着政府。

市长们着急起来,这可是自己分管的菜篮子工程啊!他们责成蔬菜销售系统四处采购,发现今年白菜属稀缺菜种,只有宇翔市种植面积最多。正在这档口,宇翔市的代表来了,他们感谢兄弟城市此前对宇翔销蒜的支持,愿意以合理价格为城市居民的白菜需求尽点绵薄之力。“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在市领导的感谢声中,宇翔与不少城市蔬菜产销对接的合同签订了,绿色通道的长效机制建立了,宇翔与许多产菜区的产销集散代理体制也创建了起来。

第二年,蔬菜集散地市场基本成形,大酒店进入精装修阶段,矿泉水已经打开了市场,锑矿日进斗金。

“是!是!白乘风没栽跟头,我的事一件也没办成,白白错过了其他地区的几个好机会。”在山坡上散步的余光宪,拿着手机向鼓动他来投资的黄剑书报告。

“那个穆大夫挺有办法,你再找他商量商量。”电话里传来黄剑书的叮嘱。

“哎,一个大夫,能耐也有限!”余光宪不情愿地回答。

一阵凉风袭来,几片残叶砸到脸上,余光宪打了个冷颤,迎着夕阳走下山来。

第九十节预绸缪措施贵前瞻

余光宪漫无目的地走下坡来,百无聊赖,不由自主地向一木的祥记药店宇翔分店走去。药店里,买药的人熙熙攘攘,伙计们忙着看处方、拉药匣、称草药……

“穆大夫呢?”余光宪冲着伙计问。

“去灵峰桑柘沟采药去了。”伙计低头回答。

“啊?!那么大年纪了,还去那么偏僻的地方?”余光宪自言自语着,调头离开。他走到街上,掏出手机,喊来司机,钻进车里,在他的示意下,司机油门一踩,飞速向山间公路驰去。

余光宪的老家,在龙凤岭之巅,虽说和桑柘沟是一条山脉,但只是小时候去过一次,当时他跟着父亲走了整整一天,才到了这个山村。

那时,崎岖的羊肠小路,密密的树林,掩映着一座座农村简陋的草屋,二牛抬杠的田间耕作,构成一幅中国山区农村特有的景色。村民的穷苦,超出了他的想象……

汽车在群山间转来转去,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一个路标呈现在眼前——桑柘。

“停车!”随着余光宪一声喊,司机“嘎”的一声把车刹住。

余光宪跳下车来,四处观望,当年的羊肠小道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蜿蜒大道,低矮的茅屋不见了,一栋栋瓦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山下,公路上小型收割机,排着一字长龙,响着“噔、噔、噔”的节奏,向前驶去,他好奇地停下车来问:“这是去哪里?”

一个操作手擦着汗水说:“我们是青湖跨区收割机队,来这里麦收的。”

“就是我们过去说的麦客,不过现在鸟枪换炮了。”一个老者介绍道。

“啊!这山区种田也机械化了?”余光宪惊叹道。

“咳,现在只要地片稍大点的,下种有播种机,除草有灭草剂,熟了有收割机,下力气的活不多了。”老者也感叹起来。

“噢!”余光宪满脸惊讶,向山间走去。

“你咋到这儿来了?”树丛里,一木弓腰站了起来,一个徒弟赶忙递过拐杖。一木蹒跚着走了出来,和余光宪坐到一棵树下。

“穆大夫,真想不到山沟里的变化也这么快,简直是完全换了副模样。”余光宪感慨中透着无奈。

“是啊!要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个山沟的变化,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一木擦了把汗水说,“可是,这人心也真怪啊!条件变了,生活好了,可这牢骚话怪话和意见啊,反而更多了。你深入进去看一看,到处是干柴、到处有火星,随时可以起个风浪,拌他们个跟头的机会多着呢!”

“为什么?”余光宪疑惑地问。

“嗨!百姓的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维权意识增强了,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要求高了,对收入差距、侵权行为更敏感了呗!”一木抖了抖手中的药袋,领着余光宪走进了山村。

一木的影响力令余光宪五体投地,走到哪里,都有人热情地招呼到家里喝茶、吃饭、饮酒、闲聊。一个晚上的时间,把农村的情况听得一清二楚。

这些年,农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愁吃不愁穿,家家有电视电话,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牢骚话怪话也增多了。农村空心化严重,几乎清一色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十几个村的小学合并,初中、高中离得更远了,这些更给村子里增添了暮气。只有周五和周日的傍晚,出现爷爷、奶奶在村口眺望孙子们回家和返校的身影时,才能看到暮色中的一点生气。最令乡亲们气愤的是,煤矿被买走,鱼塘被承包,物价在上涨,煤老板一掷千金,鱼老板哄抬鱼价,村民买不起煤,买不起鱼,只好上山砍树烧,下河摸虾吃,因治疗大病返贫、供孩子上学返贫的农户,也有不少家。

饭后茶余,街谈巷论的牢骚话怪话也不少,官员腐败、分配不公、医疗落后、教育收费太高等等,“公检法、国地税,人民教师黑社会”……这些顺口溜,想不到在这偏僻的山村,也传得很响。

一木同老农何大伯的对话,更引起余光宪的兴趣。

何大伯悄声问一木:“你们在城里,不知道这些情况吧?”

“知道的!”一木答。

“山上的树少了那么多,你看到了吗?知道是什么原因吧?”何老伯问。

“知道的!煤矿卖给了个人,这煤价越来越高,乡亲们买不起,只好砍树烧。”一木答。

“嘿嘿,你们咋都知道啊?”何老伯挠了挠头皮,神秘地问,“近日,董运承和假洋鬼子刘文进正和县里领导联系,要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规模,把我们几个村都迁过去!”

“那个新村建在虎头岭,离这里二十多里路吧,那以后这田怎么种啊?”一木吃惊地问。

“不用我们种了,听说他们要学习国外经验,搞规模化经营呢!”何老伯答。

“那你们吃啥?”余光宪不解地问。

“按过去进新村的规矩,每年每亩地发一千元的口粮钱。”何老伯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