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宁波盐业史研究
8931800000038

第38章 后记

这本小书终于完成了。坐在窗下,凝视着这些自己曾经为之不眠的文字,在默默体味了跋涉的艰辛后,又不免生出丝丝感慨。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这应该算是一本迟到的小书。记得20世纪80年代跨入高校大门不久,我就在瞢瞢懂懂中对盐业历史产生了某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兴趣,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地搜集与其相关的文字资料,截至毕业离校,不经意间手抄笔录外加剪贴的成果累加起来竟然已盈尺余。但说实在的,当初压根儿没想过会就其写出一本小书来。高校毕业后,厕身一所乡村中学数年,教学之余,虽不时将其翻出来看看,梳理一番相关的史实,但那时更多的还只能算是以其来消磨时光。

考上研究生后,出于学习环境的限制和未来就业的考虑,所写硕士和博士论文也皆与盐业历史无关。截至2009年,事情才终于有了转机。因后续研究课题一时难以接上,而我所在的工作地宁波市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文化大市建设,正大力开展“宁波市文化研究工程”的建设,致力于从学术方面对当代宁波和宁波历史文化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面系统的解读和研究,遂不揣简陋,向宁波市社会科学院申报了《宁波盐业史研究》课题。不久申报课题即被立项,前期研究经费也下达到我所供职的宁波大学。这一切无疑为我脑海中长期以来处于休眠状态的盐业史研究种子的破土而出提供了应有的水分和阳光。

但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当我真正“走进”宁波盐业史研究时,发现困难远比我当初“走近”它时所想象到的要大得多。因我过去搜集到的盐业史资料大多比较分散,手头边有关宁波盐业历史的资料在很多方面还都是空白,以至于坐在电脑前,曾一度在键盘上敲不出一个字来。好在众多相识和未相识的同仁与朋友的相助,该课题研究才得以峰回路转。其中,感受最深刻的是象山县盐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邵忠麟先生的慨然相助。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该县盐业局已将其先前编撰的内部资料《象山县盐业志》交黄山书社正式出版,但因其印数极少,市面上基本没有流通,以致查遍我所能进入的图书馆、资料室也未见踪影,求诸师友和孔夫子旧书网也未得。

万般无奈之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拨通了邵忠麟先生的电话。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邵先生第二天就来电告知已帮我找到一本,并用快递邮出。

常言道: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在小书出版之际,我要感谢邵忠麟先生及众多相识和未相识的同仁与朋友的无私帮助。如果没有众人的相助,这本小书胎死腹中也未可知。由是,捧读书稿,不禁叹谓:是书有幸!吾生更有幸!

侯强

2011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