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8928100000002

第2章 序

职业院校实施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一样,有“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共同属性。但两者又有区别,职业院校的“服务”,既要体现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又要体现于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职业院校的“就业”,既应该让学生“上岗有特色”,又应该让学生“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而“学习有基础”,主要指学生应该具有更新知识、技能的基础,即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让学生能主动适应科技进步引发的职业演变对从业者素质不断提升的新要求。数以亿计的一线劳动者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终身教育体系中,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要发挥各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职业教育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教育,才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属于职业学校教育的职业院校,不能混同于职业培训,其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单纯为毕业生的首次就业服务。职业院校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落实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获得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主动权。这既是职业学校教育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应有的基本特征,也是“以人为本”的职业学校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

教与学是教学的基本活动,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主体。但教学的主体是多元的,强调实践教学,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尤为如此。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学中的其他主体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无论是何方神圣,只要成为多元教学主体中的一元,都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作为基本主体之一的教师更是如此。

让学生爱学、学会、会学,既是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构建的目的,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标志。更何况,职业教育还必须正视生源现实,通过教学完成引导学生从自卑、自弃向自信、自强的转化。在可预见的未来,调动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是职业院校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和必须完成的任务。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高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新时期的主题。在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机制创新和模式改革的同时,“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内涵改革的力度,必然成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理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推动,职业教育的教育科研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教育科研可以分为教育哲学理论、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理论三个层面。三个层面有明显区别,却又相互联系,不同程度地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

值得欣喜的是,由俞建文耗十余年研究和实践之心得所著的《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一书,即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书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从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主线,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职业教育的主体性教学体系进行了架构。这是国内职业教育界一本颇具原创性的有关职业教育教学论的专著,既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论建设作出了贡献,又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和职业院校一线的同仁们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借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是为序。

蒋乃平

2010年1月25日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