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学批评学
8927800000001

第1章 总序

一首诗,一幅画,一场音乐会,若艺道精妙,就会让人体会到无限欢乐。人们惊叹于艺术之妙,所以,总要追问:何为艺术?艺术何为?艺术构造了民族文明的精神个性,艺术传承了民族生活的独特精神记忆。作为文明的独特精神形象,艺术作用于民族心灵,构成了民族文化生活的独特精神禀赋。在文明的诗思传统中,人们极其重视艺术的价值。可是,有个问题一直被隐匿:那就是,艺术如何构成了文明?艺术能构成怎样的文明?在此,我们着重想说明:艺术是文明的产物,尤其是政治宗教文明的产物;有怎样的政治宗教文明,就会有怎样的艺术生活。在文明生活中,艺术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或者顺应政治宗教的要求,或者反抗政治宗教的要求,驰骋生命的想象与情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在不同的政治宗教精神作用下,经济基础决定着艺术的成败得失,因为经济生活与政治宗教生活,最能激活艺术。由于专业的限制,这里,我们只能讨论“小艺术”,即讨论诗歌、小说、戏剧、绘画、音乐,等等,其实,“大艺术”的价值,即风景、建筑、园林和城市,更值得重视。没有“小艺术”的眼光和“小艺术”的自由探索,“大艺术”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阻碍,“大艺术”的价值就会被低估。从文明意义上来说,只有处处洋溢着美的民族国家,才是伟大的文明国家;反过来,伟大的民族国家,总会时时重视美并保护美。传统艺术理论的局限,就在于:轻视生活世界的大艺术,醉心于个人世界的小艺术。实际上,没有优美的大艺术,即使存有许多优美的小艺术,文明本身肯定存在着巨大的缺陷。

我们崇尚优美而自由的文明,崇尚深邃而优雅的文明;优美的大艺术与自由的小艺术,必定能构造伟大的文明,“小艺术”和“大艺术”,只有在自由的政治宗教文明生活中,才能形成“良性互动”。这就是艺术与文明的联系,其中,有无穷可探索的思想空间。这个书系,就是为了追思浪漫,体验自由,探索文明,寻求心灵的自由立法,揭示艺术的秘密和艺术构造文明的意义。丛书出版,得到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著名学者陈村富教授,奖掖后进,促成了这个书系的诞生。师恩难忘,衷心铭感,但愿艺术与文明的薪火,可以借此流传。

2008年春于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