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8927300000046

第46章 后记

我在《中国园林》和《社会科学战线》上相继发表了《论枙说园枛的美学意蕴——纪念枙说园枛发表十周年》和《论陈从周的园林美学思想》后,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赞扬和鼓励,认为很有价值,于是我就向管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单位申报了“重要艺术家陈从周研究”课题,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该课题被列入国家级课题。可惜此时先生已经谢世了,悲痛之余,更坚定我努力做好课题的决心,历经十年之久,课题终于完成了。现在正值先生逝世十周年前夕,谨以此作为纪念先生的礼物。

首先,我要感谢贝聿铭先生和冯其庸先生对本书出版的支持和鼓励,贝先生在百忙中为本书的出版发来了贺信,冯先生在病中还坚持为本书写序言,两位前辈与陈从周先生的友谊真挚、深厚,真使我感动至深。其次,这个课题能够完成,要感谢我的丈夫许新,他自始至终地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不仅是作品的第一个读者,而且读后能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供我修改、参考。再次,要感谢浙江省图书馆的同志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我的学生高剑和顾玉英同志。还要感谢在我调查、访问和考察期间为我提供诸多方便和支持的先生的友人、邻居和学生们,以及有关风景区和园林的管理者,特别是海盐南北湖陈从周纪念馆的管理者和宁波文物处处长邬向东同志。还要感谢这个课题的管理者文化部陈迎宪巡视员、浙江省文化厅罗永祥同志、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社会科学院褚超孚副院长和袁清同志。最后,本书得以出版,还要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副总编黄宝忠博士和责任编辑宋旭华同志,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本书才能在纪念先生逝世十周年时正式出版。

本书选用图片较多,有些图片由于是几经转载,不知原创者姓名,因而未能注明,特此致歉;敬请作者本人或知情者同浙江大学出版社联系,以便根据有关规定付酬,并在再版时注明。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热切地欢迎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宋凡圣写于浙大华家池畔 20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