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的建议
主要归纳为:
(1)增加创新创业、职业导航、人生职业规划教育与引导。(5人次)
(2)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培养,如增设试验设计、自主设计实验课,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多地提供实践操作平台。(11人次)
(3)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知名用人单位进行人才交流学习,增加实践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8人次)
(4)拓宽课程设置,如增设海洋生物学、医学类、生物能源技术等课程,经济、法律、交际、管理、销售实践类课程,针对社会需求开设比较实用的专业课程或特色课程。(7人次)
(5)强化英语口语训练,加强专业论文写作、文献阅读能力培养,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偏Office软件操作)等。
从调查表反馈意见看,培养具有“基础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学科交叉型人才是我校的定位,也是时代的呼声。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应以人才知识要求为主线,加强课程的整合,突出其应用性,增设医药、食品、经济、法学、管理、信息、心理、职业规划等类课程,加强学科交叉。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我们要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独立设课、自主设计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技能的综合性、设计性训练,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六)母校给予毕业生的最大收获
主要归纳为:
(1)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学习了专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优化了学习习惯,开阔了国际化视野,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10人次)
有的学生深情地写道:“母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亲可爱的老师,除了传授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一生受益。”
(2)锻炼了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人次)
(3)母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构建了很多平台,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机会接触很多先进的仪器,参与各种实验项目,培养了动手能力,实践动手与创新能力得到强化。(6人次)
(4)自学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个人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培养了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5人次)
学院一直致力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注重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合作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从单纯注重知识评价转向知识与综合能力评价相结合,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向注重过程性评价。把对学生能力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变“输血”为“造血”,这种习惯与能力的养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六、结论
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在不同的岗位上胜任本职工作。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定位是多样化的,既要有厚基础的具有研发能力的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又要有实基础、强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既要有集研发与操作能力为一体的具二次开发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又要有具经营眼光和创业意识的管理素质人才。21世纪的人才规格应该突出实基础、宽知识、强技能、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标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应突出人才培养多层次、多种类、多规格的理念,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样化的需要。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有知识、有能力,更应具有使知识和能力得以更好发挥的良好的人格和综合素质。社会如此众多的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符合实际的定位,设计正确的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实行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育,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对学生的吃苦耐劳、岗位敬业教育;制定相应的人才质量多样化评价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从社会反馈的情况分析,生物技术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基本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的需要,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与认可,万里学院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但我们仍应根据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在人才培养的理念、规格、模式上不断更新。
(一)以修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根本点,淡化专业背景,强化综合能力培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所学的专业,即使从事相关专业,也不一定从一而终。杨福家院士2000年在万里学院作报告时提到,复旦大学物理专业每届30名毕业生,能真正从事物理专业相关工作的不到10%,但毕业生从事其他专业也能出类拔萃,说明复旦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更何况万里学院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更要以“基础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为准则,实行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背景,不同专业交叉,强化能力培养,以适应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1.淡化专业背景,实行学科交叉
教学计划的制定应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种专业通识教育,增加社会需求的相关课程,如外贸、管理、营销、食品、环境类课程,使得培养的人才既具有共性,又具有行业的个性。专业课程体系的组成要以知识点为主线构成,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先进性,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从学校层面上,应允许学生跨专业自主选择不同课程,不同专业承认其所修学分,修满规定学分允许其毕业,承认其学历。
2.优化共性知识,鼓励个性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要优化生物技术专业核心理论和实验课程,做到共性知识优化、先进、实用,达到本专业学业基本标准和人才培养基本质量。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施分类、分段培养,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指导,建立以学为中心的自助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教学的组织安排上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和空间。
3.强化能力培养,增强技能训练
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独立设课的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以综合性、技能集成型的系列技能训练为目标,整合实验项目,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要求和能力评价标准,充分重视学生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分析、探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设计合理、分析探讨透彻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成绩。学校应增加学生科研项目的资金,扩大受益面,鼓励学生申报小课题。对参与教师课题的,给予一定学分。增加素质拓展项目,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素质,获得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认识社会,明确定位,锻炼能力,挖掘潜能。
(二)以开展合作性学习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增强获取知识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给予学生一杯水,不如教会学生发现源泉的方法。”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年有20%~30%的知识更新,教师所给予的知识不能完全应付工作中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问卷调查表明,获取知识的能力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胜任本职工作的第一要素。这就要求高校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获取知识放在首位,教师应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以开展合作性学习教学改革为着力点,改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讨论式、启发式、体验式、案例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综合训练为主线的新型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减少课堂讲授时数,提高课内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从单纯注重知识评价转向知识与综合能力评价相结合,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向注重过程性评价,把对学生能力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想学、会学、能学。在合作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三)以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职业指导为切入点,加强对学生的吃苦耐劳、岗位敬业教育
从2002年第一届毕业生走入社会至今已有6个年头,这些80后的大学生,多数家庭条件优越,社会阅历简单,走向社会后,困惑较多,磨合期较长。现今大学生的整体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毕业生的心态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心态浮躁、定位高、流动性大等问题普遍感到不满,不愿对新进人员进行培训和前期培养,以防为他人做嫁妆。尤其是中小型用人单位或者是地处相对偏僻的用人单位,他们更需要人才,但由于地域和工作条件较艰苦等原因,很难较长时间留住人才。人才流动性大,不但不利于用人单位,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发展与成才。
实际上,只要脚踏实地在同一单位工作,总有一天会被单位发现是“金子”的。
2.毕业生的定位
用人单位对新进人员一般会先安排到基层锻炼,而有些毕业生往往自我定位过高,不愿做杂事和基层工作,工作中带个人情绪,眼高手低,不虚心请教,不主动学习实践知识,更谈不上团队合作,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重用。一些用人单位喜欢招聘外省的毕业生,认为外省的毕业生,特别是内地和北方的毕业生,定位低,吃苦耐劳精神强,就业心态较好,即使技能欠缺些,也可以在实践中提高,日久能委以重任。
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我校应强化奉献敬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教育,老一代的优良品德没有过时,是每一个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学校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就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为基础,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以形势与政策、职业指导为切入点进行就业前景、职业定位教育;请用人单位负责人来讲座,进行学校育才、岗位成才、职业导航教育,使大学生一进大学就端正心态,明确定位,确定成才方向。
(四)以“走进企业”为落脚点,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强化教师技能培养
高校为社会输送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教师本身就应该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必须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景,把握生产单位的发展命脉,以生产一线知识、技能为导向,优化、更新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强化教师技能培养,了解大学生职业发展状况,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适应性与前瞻性。学校应鼓励每位教师一年至少有一次走进用人单位,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写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