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新编大学体育
8918000000055

第55章 饮食、锻炼与疾病的预防(4)

4.做操前,应先清除鼻涕,使鼻道畅通。如需要做较长时间的健身运动,为预防运动引起气管痉挛,可在运动前5分钟吸入气管扩张剂(如异丙肾上腺素)。

5.在做操过程中如有胸闷或气紧,可暂时休息片刻。

6.作好长期思想准备。医疗体操往往要练习几个月,甚至1~2年才有效果,收效后还要巩固,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当哮喘在缓解期时,应抓紧练习;在哮喘发作频繁、体力差时,可酌情少练习或只练腹式呼吸。在感冒或气管炎发作时,尤其在发烧时,应暂停练习。

五、慢性肝炎患者的锻炼

慢性肝炎是肝脏的慢性炎症。它是由急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发展而来的,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肝硬化,危及人的生命。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治疗慢性肝炎。

(一)慢性肝炎患者康复体疗的作用

1.能提高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张力,改善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对肝脏的调节功能,增强全身抵抗力和免疫力。

2.能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改善肝细胞的营养,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3.有助于活跃腹腔血液循环,减轻肝脏淤血,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和吸收功能等。

4.有助于减轻慢性肝炎患者所常有的神经官能性症状,如神经过敏、失眠或情绪低落等。

5.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二)慢性肝炎患者的康复体育疗法

1.气功:可练放松功(仰卧、静息、放松自然呼吸)或内养功(右侧卧位或平坐位,腹式呼吸)。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呼吸不要过深,否则会引起肝区疼痛和头晕。气功对慢性肝炎的治疗原理是:降低代谢率,有利于肝的修复;培养元气,增强体质;通过腹式呼吸,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2.太极拳:适宜于打简化太极拳,简化太极拳消耗能量不大,运动量比较适中。打拳动作要慢,尽量用腹式呼吸,体质弱者也可只练其中几个基本动作,最好配合气功疗法,在练气功后进行。太极拳有宁静放松的效果,特别适宜于有失眠、焦躁等神经官能症的慢性肝病患者练习。

3.保健按摩:用自我按摩法按摩肝区和腹部,每天2~3遍,每遍5~10分钟。

肝区按摩:取仰卧位,用右手掌在右下胸至上腹间来回摩擦,以所按摩部位有热感为宜。

右手累了换左手,摩擦100~200次。每天早起及临睡前各做一次。肝区和右下背部按摩通过皮肤到内脏反射,对改善肝区血液循环和减轻肝区不适感有一定帮助。

腹部按摩:取仰卧位,以肚脐为圆心,从右下腹起,以手掌在腹部做环形摩动,以肚内有热感为宜。手法要轻柔,对改善消化功能有一定帮助。

4.医疗运动:散步、乒乓球、广播体操,可每天或隔天进行一次,运动量要小一些,每次10~20分钟。这些活动有助于活跃周身血液循环。

(三)慢性肝炎患者进行康复体疗的注意事项

1.肝炎患者不宜做强烈的腹部运动,也不宜做双杠、单杠、举重等需要闭气用力的运动项目。

2.运动量要掌握适当,采取小运动量的锻炼方法,每次运动时间掌握在半小时以内,应在疲劳到来之前结束运动,因为肝炎患者的耐力较差,而且容易发生低血糖,容易疲劳。一天的运动总时间(不包括气功和散步时间在内)不超过半小时,分散在上、下午进行。

3.如有低热、疲怠、食欲不振、恶心、肝区疼痛等表现,应暂停体育锻炼。不要在饭后或空腹时运动。饭后一般要卧床休息1小时。饭后如觉腹部胀闷,可先做短距离散步和腹部自我按摩,然后卧床休息。

六、糖尿病患者的锻炼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素供应不足或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使体内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发生紊乱,就可能导致糖尿病。发达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5%~10%,我国的患病率达3%。

(一)糖尿病患者运动的作用

目前除控制饮食外,还没有一种理想的药物既能控制糖尿病,又没有副作用,而体育锻炼能达到这一目的。科学研究证实,体育锻炼对治疗糖尿病大有益处。因为,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组织对糖的利用。运动可增加体内肌肉的血液循环和局部微血管的扩张,提高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体内高血糖逐渐下降,改善糖含量。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让病人进行30分钟的体育锻炼,就能使过高的血糖量减少12~16毫克,从而减轻了多尿、尿糖等症状;经过一次体育锻炼后,尿量可减少500~1000毫升。运动还可减少糖尿病人易患的肥胖症、高血脂、动脉硬化等,从而改善心肺功能,延缓血管并发症的进程,对调整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显着效果。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呼吸功能,消除皮肤发痒、关节痛和便秘等不良症状。

(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法

1.气功:可练内养功。卧式或坐式,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

2.太极拳:根据体力情况,可练简化太极拳或全式太极拳,每天1~2次。

3.散步:运动强度小,对体质差的老年糖尿病人尤为适合,每次10~30分钟。在饭后进行,可以提高耐久力,促进新陈代谢。根据实验研究,若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步行,则可把代谢率提高48%。

4.医疗步行:对步行距离、速度和坡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开始时,可每次来回走400~800米,每3~5分钟走200米,中间休息3分钟;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增加至来回走1000米,其中走一段斜坡,25分钟走完,中间休息8分钟。

5.跑步:属中等强度,适合身体好、无心血管疾病的人。

6.各种传球的接力游戏。时间4~6分钟,以提高活动情绪为目的。

7.基本体操及呼吸练习。时间2~4分钟,目的是减轻体力负重。

(三)糖尿病患者进行体疗的注意事项

1.体育锻炼必须同胰岛素治疗和控制饮食相结合。在血糖较高时,应先用胰岛素,使血糖稍降低,然后进行运动,这样血糖就能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2.除散步外,其他运动最好在吃过早餐休息片刻后进行。但应记住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度。少量的体力活动(但须足够的程度)可以提高糖的吸收,降低血糖,而过激的和长时间的体力活动则相反,会使血糖增加。

3.Ⅰ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之前,不要参加运动锻炼;“脆性糖尿病”患者虽然不禁忌运动锻炼,但也以散步或一般的步行锻炼为好;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运动量不能过大,以免诱发眼底出血;有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或急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运动当属禁忌之列。

运动对一位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以帮助血糖的控制。长期的运动更可以减少血管的硬化、神经的病变,又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及人际关系。虽然,运动也有其危险性,但是若能谨慎地预防,运动的优点仍是多于缺点的,依然值得每位患者积极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