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新编大学体育
8918000000022

第22章 足球(3)

2.学练方法

(1)模仿性练习:练习者徒手对标志物或固定球、吊球体会动作要领。可做原地或跳起顶球模仿。

要求:体会顶球动作要领。要求动作放松,体会蹬地、收腹、摆头的用力顺序。

(2)原地顶球练习:A用额正面顶B的手抛球或自抛顶给对方。

要求:使学生掌握原地顶球发力的基本要领。练习时注意区分额正面与额侧面顶球的用力差异,以及额正面向前和向侧顶的动作差异。开始练习以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为主,不应盲目追求顶球力量。

(3)移动顶球练习:A将球顶给B后,移动接B的回顶,再将球顶给向另一侧移动的B,B在移动中将顶给C。循环进行练习。

要求:培养学生在移动中控制或调整顶球动作的能力。练习时要求移动快速平稳、及时到位,抛顶双方要协调配合。

(4)跳起顶球练习:B跳起将A的抛球侧顶给C,D跳起将C的抛球侧顶给A,队员按时针换位继续练习。

要求:培养学生掌握跳起时机、顶球点以及在空中顶球发力的基本能力。练习时应注意跳起与用力顶球动作的协调配合,在争顶练习时,注意空中的自我保护动作与落地缓冲动作。

二、提高阶段核心战术

(一)整体边路进攻战术

整体进攻战术是指,为了完成进攻战术任务所采用的全局性的进攻配合方法。

边路进攻是指在对方半场两侧地区发动的进攻。

边路进攻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场地的宽度,拉开对方的防线。边路场区防守队员较少,防守的纵深保护较差,可利用的空当较大。较容易突破对方防线然后采用传中等手段,创造中路射门得分机会。但直接射门角度小,很难射中球门。

(二)学练方法

1.边路传中与中路射门练习

教师分别将球传给⑦和⑧,⑦和⑧接球后传给接应⑨和皕瑏瑠做二过一配合,然后快速运球传中,⑨皕瑏瑠抢点射门。

2.边路进攻练习

将队员分成两队,每队5~7人可在70×50米的场地上进行,但在距边线处的场地两侧另加两个6~7米宽的小球门,进攻队员必须先将球传过两侧的任何一个球门后才能射正式球门。

要求:不先通过边路的小球门,射入正式球门无效;进攻时队员要有意识地通过配合或个人突破越过小球门,从边路组织进攻。

3.快速反击练习

将队员分成两队,每队5~7人,一人为守门员,两队在远离被把守球门的半场比赛,当听到教练员的哨声后,控球队立刻向另一半场长传给本队插上的同伴,队员运球突破或快速配合突破射门。

要求:在球传至另一半场前,任何队员不能越过中线;如果球被对方抢断或射偏等,均应转换控球权。

4.半场攻守练习

4名进攻队员,2名供球队员,6名防守队员。进攻队员设法运用个人运球突破或传球配合摆脱防守射门,2名供球队员在中场策应传球,4名防守队员紧逼盯人,另一名防守队员保护补位,此练习也可不设供球队员,而增加进攻人数进行练习。

要求:每次进攻结束,进攻队员必须迅速回到中场,重新组织进攻;防守队员抢得球后长传给供球队员。

5.全场攻守练习

在标准场上,各队8~11人。

要求:进攻时训练适合本队特点的各种配合打法,加强对各位置队员打法特点的了解和建立默契联系;防守时练习防守组织布局和各位置配合能力;应用攻守战术原则,培养整体攻守意识。

第四节 主要规则解析

一、场地、器材、设备

(一)场地

球场必须是长方形,在长90~120米,宽45~90米范围内均可。国际比赛的长度范围为长100~110米,宽64~75米。基层比赛场地可因地制宜,但边线必须长于球门线。场内各区域尺寸不应变。国际足联曾规定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场地为长105米、宽68米,比赛不能在人造草皮上进行。场地各线宽度不超过12厘米(球门线的宽度必须与球门柱宽度相等),边线与球门线应包括在场地面积之内,其他各线宽度亦应包括在该区域面积之内。

(二)球

球必须为圆形,用皮革或其他适当的材料制成。圆周不长于70厘米,不短于68厘米,重量在比赛开始时不多于450克,不少于410克,压力在海平面上等于0.6~1.1个大气压。

二、主要规则及其解析

1.裁判员的职责

(1)执行规则。(2)与助理裁判员和第四官员控制比赛。(3)审定比赛用球。(4)确保队员装备符合规定。(5)记录比赛时间和比赛成绩。(6)因违反规则或外界干扰,停止、推迟或终止比赛。(7)比赛停止后重新开始比赛。

2.助理裁判员

助理裁判员是裁判员的助手,他们应依据规则协助裁判员控制比赛,其职责由裁判员决定,一般用旗子向裁判员示意。主要职责:

(1)用旗子确定某队掷界外球、发角球或球门球。

(2)看好越位;看清楚球的整体是否越过球门线;在自己的近端,在发任意球时,确保守方退出9.15米距离。

(3)完成裁判员交给的其他任务,如发生在裁判员视野范围以外的行为,隐蔽性犯规或其他暴力事件等。

(4)帮助第四官员换人,或出现伤员后的管理工作。

(5)当裁判员因故不能工作时,由第一助理裁判员代替执行裁判工作。

3.越位

越位为队员较球和最后第二名对方队员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位置是前提,触球瞬间是判断的时机,行为和效果是构成越位犯规的依据。

4.关于越位与否的判罚

(1)队员因处于越位位置而暂时跑出球场,向裁判员表明他不参与比赛,是不犯规的。但是,如裁判员认为该队员出于战术目的,或出场后又随即进场参与比赛,应判为越位。

(2)守方队员故意退出场外造成攻方一队员越位,在这种情况下,该攻方队员接得球并射入门内,应判进球有效。而后,裁判员应警告该守方队员。

(3)攻方某队员处于与球平行的位置上,不属于处于越位位置。

(4)攻方某队员处在与对方倒数第二名队员平行的位置上,不属于处于越位位置。

第五节 重点技术战术的评价与考核

考核是整个教学的组成部分,考试项目的制定主要是围绕大纲中的内容。通过考核,要全面检查和了解专项技术掌握的情况,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对学生的成绩作出客观的评定,以巩固所学的足球专业知识,并提高教学质量。

一、足球技术考核评分比例

1.技术占50%,其中技评达标占35%,技、战术的运用占15%。

2.理论考试占35%。

3.技能占15%(平时表现与作业完成质量)。

二、考核方法

除理论考试采用笔试和口试,技能采用作业外,技战术的考核采用现场测验和演示的形式。

(一)20米曲线运球绕竿射门

从罚球区线至起点线的距离为20米。距起点线4米处插一标竿,然后每距2米插一标竿,共插7根。

测验时,球放在起点线上,脚一触球即开秒表,蛇形运球过最后一根竿后射门,当球越过球门线时停表。未射中球门,则不记成绩。球射在球门柱弹出,可补射。

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年级或运动等级选取适当的标准作为得分尺度,评分尺度标准。

(二)定位球传准

受试者将球放在限制线上,用任一脚脚背内侧向圆圈中传球。每人连续传10次,每次均计成绩。

评分标准:达标成绩满分为6分,每传入小圈者得3分,每传入中圈者得2分,每传入大圈者得1分。计10次传球的总得分,总得分超过6分者按6分计算。

技评满分为5分,按5级评分法进行,标准如下:

很好(5分):传球动作方法正确,动作协调,传球方向落点准确。

较好(4分):传球动作方法正确,动作较协调,传球方向落点较准确。

一般(3分):传球动作方法较正确,动作较协调,传球方向落点较准确。

较差(2分):传球动作方法尚正确,动作不协调,传球方向落点不准确。

很差(1分):传球动作方法不正确,动作较不协调,传球方向落点不准确。

(三)顶准

以1米为半径画一圆圈,以圆心为起点,向10米、11米、12米及13米各画一条线,即为测验起点线。

测验方法:设一人抛球(地点不限),受测者站在起点线后,顶球入圈。球落在圆内或圆的线上为顶中。球过13米为5分,过12米为4分,过11米为3分,过10米为2分,不过10米为1分。

(四)分小组比赛

场地设置:在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场地中进行,两端线中间各设一个小球门,球门宽2米,高1米。

时间:上下半场各为10分钟,中间休息3分钟。

队员人数:双方各为5人。

通过比赛观察队员的技术、战术综合运用的能力。

评分方法:按10分计算。

优秀者10~9分;良好者8~7分;及格者6~5分;4分以下为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