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CCU手册
8914500000017

第17章 CCU常用的相关药物(8)

④噻氯匹定、氯吡格雷、阿昔单抗a.PCI 术前、术后用药,预防血栓形成和再狭窄;

a.血栓栓塞性心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c.TIA、USAP;

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e.糖尿病性血管和视网膜症;

f.VSD 和ASD 修补术后。

阿司匹林禁用或慎用于哮喘、胃溃疡、胃肠道出血、血友病、视网膜出血、孕妇临产前2~5周。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禁用于近期出血史、白细胞或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症及过敏者。PGE1禁用于严重心衰和妊娠妇女,慎用于青光眼、眼内压增高、间质性肺炎和胃溃疡患者。

(2)抗凝药

①肝素类

a.深静脉血栓形成;

b.肺栓塞;

c.USAP;

d.冠脉造影术、PCI 术、左心导管术(如左侧旁道消融术)等术前或术后;

e.AMI的治疗和二级预防;

f.血透时;

g.DIC;

h.心脏外科手术等。

②华法令

a.房颤患者预防血栓形成;

b.风心病伴血栓形成者;

c.心脏外科手术后;

d.AMI、肺栓塞辅助用药;

e.血栓栓塞性疾病。

低分子肝素的优点:

a.抗凝作用较肝素弱,抗血栓形成作用较肝素强;

b.作用时间长,每日只需1~2次;

c.对血小板影响小,不需监测APTT 和血小板;

d.剂量易掌握,可用于门诊患者;

e.毒性小、较安全,可用于肝素禁忌者。

肝素、华法令禁用于下列患者:

a.消化性溃疡;

b.肝素过敏;

c.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

d.重度高血压;

e.脑、脊髓、眼手术后;

f.内脏肿瘤;

g.流产或产后,妊娠妇女;

h.脊髓麻醉;

i.颅内出血;

j.细菌性心内膜炎;

k.活动性肺结核;

l.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m.恶液质、极度衰弱、慢性酒精中毒等。

(3)溶栓药

①AMI(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

②肺栓塞;

③脑血管栓塞;

④周围血管栓塞;

⑤视网膜血管栓塞;

⑥眼部炎症、外伤性组织水肿、血肿等。

3.用法

(1)肠溶阿司匹林:首剂100~300mg,以后每晚餐后100mg;

伯基:100mg,每晚1次;巴米尔(泡腾型)0.1~0.3放入半杯温水中待溶解后服用。

(2)凯时:10μg +生理盐水20ml,在20min内静推,每日1~2次;保达新:20μg +5%GS 250ml,在1~2h 内静滴,每日1次。

(3)潘生丁:25~50mg,每日3次。

(4)噻氯匹定(已基本不用):0.25,每日2次,PCI 术前应使用3d 以上,术后0.25,每日1~2次,维持3个月;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或泰嘉25~50mg),每日1次;阿昔单抗250μg/kg 在PCI术前10min静推(1~2min),后以10μg/min维持12h;Integrelin180μg/kg 静推(1~2min)后以2μg/kg·min维持(ACS ) 或135μg/kg 静推后以0.5μg/kg·min维持。

(5)华法令:首剂6~10mg,维持量2.5~7.5mg,或小剂量预防用药1.5mg,每日1次。根据PT 调整剂量。

(6)肝素:肝素化125U/kg(6000~8000U)静推,后从600~1000U/h 维持;心导管术预防用药3000~5000U 静推,后每延长1h,补充肝素1000U;1~1.25万U/次皮下注射,每6~8h 1次。

低分子肝素(100U/kg)0.3~0.5ml,每日1~2次。

(7)尿激酶:150万U 静推90min;链激酶150万U 静推60min(AMI),或负荷量25万U 静推30min,后以10万U/h 维持24h(肺栓塞)。

(8)t‐PA:静推15mg(2min内),后在30min内静滴50mg(0.75mg/kg),最后60min内静滴35mg;或先静推8mg,后90min内静滴42mg。

4.毒副作用及防治

(1)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

①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便秘、消化道出血等,防治:尽量使用肠溶片或泡腾片。

②出血性脑卒中、皮肤黏膜出血等;

③过敏性皮疹;

④气管平滑肌痉挛;

⑤PGE1和潘生丁可致血压下降、面部潮红等;

⑥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可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出血、皮肤潮红、肝脏毒性、腹泻和过敏,具可逆性。服药前后应行血常规检查。

(2)抗凝药①血小板减少、出血;

②骤停药,可致心绞痛病情加重;

③过敏、发热、脱发、骨质疏松;

④皮肤坏死、似暴发性紫癜。

防治:肝素应定时查APTT 或ACT,华法令应定期查PT 和INR。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00U 肝素,6mg鱼精蛋白可中和500Axa Icu 速避凝。

(3)溶栓药

①出血,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②发热、皮疹;

③低血压;

④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等。

5.药物的相互作用

(1)阿司匹林与制酸药或氢氧化铝合用,可减少胃肠道刺激。

(2)氨茶碱或其他碱性药物可促进阿司匹林排泄而降效。

(3)阿司匹林可增强双香豆素类、甲氨喋啶、巴比妥类药和口服降糖药的作用。

(4)阿司匹林使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的血药浓度明显降低。

(5)服用含铝或镁的制酸药可使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吸收减少18%。

(6)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应尽量避免与抗VitK 药物、肝素、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PCI 术前、术后除外。

(7)6‐氨基已酸和凝血酶可对抗尿激酶作用。

(8)阿司匹林、奎尼丁、胺碘酮、甲磺丁脲、保泰松、急性酒精中毒等使华法令的作用增强;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可减弱华法令作用;肝酶抑制剂如氯霉素、丙咪嗪、甲硝唑、西米替丁使华法令血药浓度增高;VitK、利福平、螺内酯、消胆胺等可减弱华法令作用;喹诺酮类药、甲状腺素、四环素、西沙比利、心律平等增加华法令作用及出血风险;硫糖铝降低华法令的吸收,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则增加华法令的出血风险。

6.宣教

(1)患者在使用抗血栓药期间,做好安全措施,以防外伤和出血:

①虚弱、服镇静药的患者不能活动,护士应将呼叫器放在患者附近,拉好护栏,帮助其活动;

②嘱其使用电动剃须刀;

③尽可能避肌注、静脉和动脉穿刺;

④尽可能避免插管(如鼻胃管、导尿管等)。

(2)嘱门诊患者定期复查凝血酶指标和血常规:

①使用肝素者,应定时查APTT 和血常规;

②使用华法令者,应定期查PT;

③使用抵克力得或氯吡格雷者,应定期查血常规(白细胞和血小板)。

(3)嘱患者尽可能减少或控制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吸烟和肥胖等。

(4)制动情况下应定时活动四肢。

(5)避免影响血流的情况:

①避穿紧身衣服;

②避将下肢置于膝上;

③避长时间坐、站或卧床;

④避卧床时将枕头置于膝下。

(6)该类药为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和改变剂量,不能漏服。

7.观察

(1)AMI溶栓治疗过程中,应观察:

①胸痛缓解情况及缓解时间;

②心肌酶谱高峰时间;

③ECG变化(ST 段);

④心电监护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⑤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注意意识状况);

⑥生命体征。

(2)观察药物疗效,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情况,如血栓性静脉炎应注意浮肿和疼痛;肺栓塞应注意胸痛和呼吸困难。

(3)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①出血:应定时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每天检查皮肤和黏膜出血点;注意尿、大便颜色和性状;注意月经量。

②使用肝素者应注意肌注部位组织坏死、过敏和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

③服用华法令者应注意脱发、皮炎、腹泻等。

(4)观察药物的相互作用:

①增加肝素作用的药物:阿司匹林、潘生丁、华法令;

②降低肝素作用的药物:洋地黄类、抗组胺药、四环素;

③增加华法令作用的药物:西米替丁、异烟肼、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生素、口服降糖药、降脂药、抗肿瘤药、抗血小板药、甲状腺素、肝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④降低华法令作用的药物:制酸药、巴比妥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VitK 等。

8.注意事项

(1)服用华法令者应于服前和服后定期复查PT 和INR;使用肝素者应定时查APTT 或ACT;使用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者应查血常规;低分子肝素则不必查APTT。

(2)使用抗血栓药,特别是溶栓药时,应全面分析病情和相关疾病,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利弊,合理应用。

(3)AMI溶栓治疗力争尽早用药,以更多地挽救濒死心肌,降低病死率。

(4)仔细核对肝素用量。

(5)皮下注射肝素应注意:

①不可经肌肉途径给药;

②使用细针、小针筒(0.5ml);

③清洁注射部位皮肤;

④首选非优势上肢;

⑤捏起皮下组织;

⑥在皮肤皱折厚处垂直进针,不可推拉注射器活塞;

⑦压迫30~60秒,不能按摩;

⑧更换注射部位,脐周5cm 内禁注射;

⑨应定期查血小板。

(6)如需硬膜外麻醉,应在麻醉前12h 前停用肝素。

(7)哺乳期妇女使用肝素,应注意乳房出血。

(8)外科手术或拔牙时,应调整华法令剂量。

(9)孕期服用华法令(3个月内),有10%致癌、致畸作用(鼻骨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也可出现流产等。孕妇服药期间禁哺乳。

(10)肝素无致畸作用、无胎毒性,也不泌入乳汁,但分娩时应注意胎盘出血危险。

(11)若用鱼精蛋白对抗肝素过量,应分次使用,注意低血压、呼吸困难、心动过缓、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

(12)尿激酶不能用酸性液体稀释,溶解时不能剧烈振摇。

(13)华法令服用后需2~3d 起效,急性患者应使用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