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中华医仙
860900001885

第1885章 开门见山 (1)

第十四章

圣人留下圣言就是让后人去打破,去创新,去破而后立,也许这就是圣人真正的思想,而现在的引领中华民族学术的儒门好似早就失去了这些,从儒家主事者张羽,在到现在的孙思成,哪一个不是固守己见,他们从未想过去突破这些条条框框,为自己的思想迎来一次解放。

他们只是把圣人当成神,当成天地一般的存在,去供奉着,成了忽悠人的本钱,但他们想不到的是他们忽悠别人,首先忽悠的就是自己,他们所走的路,永远都是复制,照本宣科,而不是解放创新,圣人的东西都让他们给糟践了,最可怕的是他们还引领的学术,让所有人都跟着他们去做。

书院的伟大之处,在于教育回归纯真的目的。从精神层面讲,学院期望通过教育恢复人性、激发人性更善、更美的一面。正如朱子所说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或唯学为能变化气质耳。

从文化意义上讲,学院要求学生读书有良法,研习经史子集,通晓时务物理,注重道德规范,从而明理有为,而这一切就在于两个字突破,在简单点,就是解放,在说简单点,就是正与反。

让人尊崇传统的文化坚守,圣人的道理,又有与时俱进的明智变通。在学术方面,宋明时岳麓学术以朱张之学为宗,清代时则主要传授儒学和汉学,而清末维新变法思潮兴起时,书院也开始了新学的传播。简单的概括就是永远也不落后,所以那句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您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自夸之词,而是真正的相形宜章。

纵观中国文化史,这样的书院真是“独此一家”,它集天道、地脉、人缘、文气于一体,树人无数,兴盛千年,这是中国文化的幸事,也是湘南人的幸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恰是因为这座书院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力量,湘南人的“兴邦人杰”才会如此密集,这般茂盛。反过来又是因为这一点,书院门的楹联,才可以悬挂得这般端正这般大方。

“生不逢时,奈何奈何。”岳麓书院再次迎来了盛会,但却不在如往日一般,开明,解放,完全是一群利益家,在为自己盘算的会议,算不上所谓的论讨,因为这只是一家之言而已。

一旁的一个中年人看着眼前的岳麓书院,看着那副楹联深深的低下了头,他的嘴上只是连连的感慨与叹息……

第529章开门见山

南岳衡山七十二峰逶迤八百余里,最后结束于长云市区湘江西岸的岳麓山。

岳麓山不高,山脚下有创建于北宋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不大,却被称为有千年历史的,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事实上,岳麓书院就属于现在的想湘南大学,其虽然对对游人开放,但还有一部分建筑依然保持着教学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