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爱上我的女学生
860000000041

第41章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一

第四十章: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 不是人间富贵花一

有时候,人生就好像,泡一杯茶,开始的时候,有可能苦一阵子,但不可能永远苦下去。

我被学校安排到北院之后,命运发生了转机。

我遇到了唐玉琪校长。他原来在武城县太和乡教研室当主任,现在调到了我们学校来主管高一的业务工作。还有,他的副手,林松涛,是我在南院时的好朋友。

在他们两个人的授意下,我当了高一九班的班主任。

唐校长在接管高一之前,就做了大量的考察工作,考察了本市其他兄弟学校之所以兴盛或者衰败的原因。他发现,东城二高,一时间比较红火。而二高之所以红火的原因,无非是班主任的积极性比较高。唐校长说:“一头狮子带一群羊去打仗,绝对比一只羊带一群狮子去打仗强!”

按理说,我们市里教师的工资都不是很高,二高的班主任为何那样不要命的积极呢?我想对于这个问题,唐校长肯定做过很长时间的彻夜不眠的思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二高的领导,对班主任实施的是“弹性管理”。

什么叫“弹性管理”?

在这里,我也不可能给它下一个很确切的定义,但我们可以举例子来说明问题。

比如说,某个初三的学生中招时只考了三百多分,想上二高。找到学校,学校说:“交五千块钱吧!”

如果这个学生想省钱的话,他不如等到开学时,直接通过熟人去找班主任,说不定三千块钱就解决问题了。而班主任申报给学校时,说不定只会交一千元甚至几百元。

但是我们学校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我们学校的班主任,更多的是通过给乡下某些学校办转学的方式来敛财。唐校长还怕我这刚刚当上班主任的新手不知道如何操作,就不止一次的叮咛道:“记住,开学哩时候,给你八十八个学生,放假时还交给我八十八个学生豆中了。”

我连忙说:“好好好,好好好!你放心,一个都不会少。”

快过春节的时候,总有一些乡下的学生要求转来。他们找到学校,学校说:“交一千五的转学费吧!”

他们找到班主任,班主任说:“坐到班里吧,给我一千块钱,什么事你就不用管了。”

而班主任申报给学校时,只上交五百元。如果碰巧班里有个被开除的学生,那更省事了,名字一改就行了,一分钱也不会交给学校。

现在,我终于理解其他班主任之所以严格管理的原因了,原来,每开除一个学生,就可以空出一个位子,那就意味着,可以接收一个乡下转来的学生。

于是,学生缺一次课,吸一回烟,翻一次墙头,去一次网吧,夜不归宿一次,都可以成为被开除的理由,更不要说是打架、盗窃、和老师争吵了!

高中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学习时期,我们的学生,和那些辛辛苦苦的家长,对五高充满了期望,充满了信心,家长们不惜代价的把孩子送到了五高,交给了我们,对我们充满了一厢情愿的期待和信任,希望我们能够为他们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有利于社会的栋梁之材,可是我们,因为一点点错误,却把他们开除了。

我们无情的把这些学生推给了社会。我们作为老师都教育不好他们,难道还指望社会能够给他们更多的更好的启迪吗?我们还能指望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把他们指引上正确的道路吗?

我很悲观。

我感到很悲哀!

当春节快要来临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班,每个班主任都已经开除十五六个学生了。而我们班,除了一个有病休学的,两个因父母调动工作转走的,两个去济南高中的,剩下八十三个人,还好好的呢。

当时,连我们班一些任课老师都嘲笑我****。

嘲笑我不狠心开除学生,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见得别人大把大把的捞钱,只有羡慕的份。

我怎么给他们讲?我怎么给他们分辩?

这些人根本意识不到,我们每开除一个学生,这个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就增加一分。而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每增加一分,我们所受到的安全威胁就增加一分。事实上,从长远的观念来看,开除学生,等于我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害自己。

不是吗?

看看那些被治安处罚、刑事拘留的青年,看看,是不是我们开除的学生?我们怎么能够保证,突然有那么一天,他们把犯罪的行为,不会施加到我们身上?

话虽这样说,但看到别人捞取那么多的眼前利益,我不可能不动心的,我有我自己那一套笨拙的敛财方式。那就是,在不开除学生的情况下,大量廉价的招收转学的学生。

春节过去了,开学的时候,我们班的学生已经增加到了一百三十多人。

原来的八排座位已经坐不下了,我安排学生们,去后勤处,抬几张桌子,八排变成九排。

这样还是显得有些拥挤。我就和林松涛商量,干脆,把我们班的前十名好学生安排到他们班,因为他们班是重点班,我这也算是为重点班输送好学生苗子。

四月份的时候,教委开始通过试讲选拔乡下老师调到市里了。

又来了。试讲,勾起了我痛苦的回忆。但是看现在这个势头,我是绝对不可能再回高老庄了。就让我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吧,如果这次再失败,我将卷铺盖走人,永远的离开淮州。此地不养爷,自有养爷处,我不相信我到外地打工就会饿死。

同情我的一些老师也积极的帮我找各个学校可能会当评委的老师。我去了二高,交给一位王老师一千元钱,让他帮我请他们学校当评委的老师吃饭。尔后我又去了一高,交给一位张老师一千元钱,让他帮我请客。我又交给唐校长三千元钱,让他到教委帮我应付。

原以为万事俱备了,但是到了试讲的那天早晨,看到车上走下来的评委都是临县香仙城高中的老师时,我一下子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