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水掬黛心
843200000038

第38章

只香菱仍旧是憨憨地笑道:“难为那黄瓤没籽的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前儿个太太带了给老奶奶尝,我也尝了一块!”

众人一怔,雪雁笑道:“这可是瑶池仙品,你若常来,还不知道有多少稀罕东西你见呢!”

香菱笑道:“我自见了林姑娘,也常常心里想,也只有仙女儿才有这样的品格罢了,就是大冬天里叫百花开只怕也有的。”

紫鹃沏了极品狮峰龙井来,笑道:“这香菱倒也是实心眼,没那些花花肠子!”

说着把茶递到她手里,笑道:“怪不得都爱你,今儿连我也喜欢得紧。尝尝我们的龙井,可是今年头茬的明前龙井。”

香菱未尝已觉一股幽雅清香透入胸臆之间,水色碧绿黄莹,透亮清澈,嫩嫩的芽儿正如朵般缓缓展开。

“这可奇了,怎么竟是嫩绿中透着天然的嫩黄?我素知碧绿为上呢!”

听了香菱的话,众人都笑,紫鹃笑道:“可见真真一个傻丫头,龙井才吐芽儿的时候,哪里就是翠绿的?不过都是黄绿,那是最嫩的时候,又是头一茬只有嫩芽,色翠而略黄,气香而幽雅,味鲜而清醇,形美而细嫩,一芽一叶初展,这才是龙井中的极品。素日里这里吃的不过是上品的雨前龙井,颜色翠些,是一芽一叶的开展!”

香菱听得直点头,道:“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怪道呢,我说紫鹃姐姐总不能给我不好的茶吃!”

紫鹃笑道:“今儿可是托了我们姑娘的福,这明前的龙井,哪里是一般人家喝的?还是今年才采了下来,十八株茶树上不过就那么些,皇上就直接吩咐他们送给姑娘,连宫里还没得呢!”

说得香菱瞪大了眼睛咋舌不已,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只瞅着黛玉笑道:“也只林姑娘配!”

说着又纳闷地道:“常日家听老奶奶说这里大姑娘是最有福分的,竟当上了高贵的娘娘,难不成也吃不到的?”

探春失笑道:“你没听紫鹃说?宫里还没得呢,娘娘自然是吃不到的。”

忽听一阵靴子响,外面有人道:“宝二爷和环三爷来了!”

帘子一卷,果然兄弟两个一同进来,宝玉更显得清秀飘逸,贾环却是沉稳有度,个头都长高了好些。

见宝玉进来,探春和惜春都站了起来,贾环团团作揖道:“给姐姐们请安。”

宝玉却是在黛玉榻上坐下,眼睛只看着黛玉,笑道:“自妹妹来,也没能叙上几句话,妹妹生得越发超逸了!”

黛玉眉头微微一蹙,淡淡地道:“如今年纪也都大了,二哥哥也该知些礼了!”

说着便下了榻,只吩咐紫鹃沏茶来,清幽高雅的茶香登时溢满室中,令人神清气爽。

贾环极规矩地坐在了下首,见紫鹃沏茶来,又忙站起来道谢才接了茶,小心翼翼地吃着茶。

宝玉笑道:“妹妹这茶竟比我那里的还好些,好妹妹,给我一些儿罢!”

黛玉淡淡地道:“难不成,今儿竟是为了茶才来的?”

因此便不理他,只见贾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便失笑道:“这样仔细做什么?”

贾环笑道:“姐姐这茶盅子竟是千金难得的佳品,我哪里敢不小心呢?若失手摔了,岂不是兄弟的不是了?”

宝玉听说,这才细看手里的茶杯,却是一只暹罗象牙精雕山水的钵杯,果非俗物。

黛玉笑道:“不过就是一件喝茶的器皿,凭它怎么金贵也不过是个东西,又有什么可仔细的?”

贾环笑吟吟地道:“姐姐还是这般脾气呢,昨儿我跟枫红大哥去拜见了北静王爷,那容貌威仪,真个不同凡响。”

黛玉听了倒是一怔,连宝玉也听住了,问道:“我怎么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去了北静王府里找北静王爷?”

贾环看着宝玉莹白如玉的面容,淡淡地道:“二哥哥昨儿个只顾着讨袭人姐姐的欢喜,哪里还记得别的正经事情?”

宝玉听了便有些讪讪的,眼睛只管瞅着黛玉,生怕黛玉听到什么。

黛玉却也不理论,只拿着两个玻璃小瓶子递给了贾环,笑道:“今儿喝的茶叶,原是女儿红,带些回去尝尝。”

贾环忙站起来谢了,宝玉便道:“好妹妹,你都赏了环儿了,也送我一些儿!”

听到宝玉说黛玉赏给贾环,那便是有主仆之分了,众位姐妹面色都是微微一变,略有不豫之色。

黛玉一双妙目却如秋水一样,清明澄澈,在宝玉面上转了几转,道:“你屋里又什么时候少了茶叶了?”

宝玉扭股糖似的就要拉黛玉的衣袖,却给黛玉摔开了,只得陪笑道:“我那里的茶叶,哪里有妹妹的好?”

说着又好奇地问道:“这不过就是龙井茶罢了,怎么倒又叫女儿红了?那不是酒么?”

黛玉淡淡一笑,就听窗外宝钗笑道:“西湖狮峰明前龙井茶,又名女儿红,由来已久,宝兄弟你若用心些,也该知道的。”

宝玉好奇地看着一身精致新衣的宝钗,忙问缘故。

宝钗笑道:“最早的明前龙井,是要由未出嫁的女孩儿采摘,而且不能用手,必须要用双唇采摘,因为用手掐的话,会在茶叶上留下掐痕,制成了茶叶掐痕也去不掉。因此虽已改用手来采茶,但规矩还是极多,诸如:必须双手仔细轻柔地摘下那娇嫩的茶叶芽儿,摘一片就要马上放一片入茶篮等,据说芽儿如果在手上停留片刻,那么手的温度就会令芽儿由绿变红。”

一听竟是这样的来由,宝玉哪里还肯罢手?只缠着黛玉定要拿些回去。

宝钗又笑道:“听说天下极品龙井茶树,非西湖狮峰十八棵御茶莫属,一年明前龙井不过就那么些,分了三等皆谓珍品,头等的可谓是珍品中的极品,一芽一叶初展,芽叶扁平光滑,一年却也不过一二斤罢了,年年都是进贡的,凭你怎么有钱,也没处买得这样的极品!”

宝钗的一番话喜得宝玉拍膝称赞不绝,满眼里都是赞叹的晶光:“到底是宝姐姐大两岁,真真是无书不知!”

宝钗也不在意,只笑意盈盈地瞅着黛玉笑道:“倒不曾想到,妹妹这里竟有连宫里也未必有的明前狮峰龙井呢!”

听她这么说,黛玉只是淡淡一笑,转身到妆台前收拾未曾合上的妆盒,妆台上依然立着一只精巧的美人桃花宫灯。

笑意虽淡,却依然妩媚如花,行动之间,更如一幅淡雅的山水隐着桃花淡淡,清新曼妙。

映入宝玉的眼中,乌沉沉的深邃眼神中,透着无限的爱恋。

好容易晴朗了几日,却又忽然乌云忽卷忽舒,那天色亦是黯淡,衬得屋里也暗起来。

紫鹃却道:“点上这灯罢,屋里也亮堂些,我瞅着这天阴阴的只怕今儿有雨。”

说着揭开羊角灯罩,点上一枝细细的素烛,火苗摇曳,重新盖上灯罩,屋里登时亮堂了起来。

羊角灯,以羊角煮热之后拿模子慢慢撑开,薄而明亮,百个羊角中未必能做成一个,可谓百里尚不能得一,比明瓦犹贵,以贾家之富,也只各位太太奶奶夜间走路出门排场上方有,家常坐卧却是一般琉璃灯明瓦灯等,但在黛玉房里却能有制成宫灯模样,却不毁损,已极罕见。

香菱正赞叹宫灯的精巧和细致,只听宝钗笑道:“前儿听说,今年北静太妃打算给北静王爷先纳个侧妃呢!”

薛宝钗此言一出,真是语惊四座,不但三春姐妹神色变了,黛玉面上亦是变色。

瞅着宝钗的模样,黛玉心中有气,嘴里却笑道:“别人要纳侧妃,怎么倒是宝姐姐先知道了?莫不是色色都留意的?”

听了黛玉尖利的话,宝钗依旧若无其事地笑道:“倒也不是我先知道的,妹妹也知道我哥哥是做生意的,到处走动,自然许多消息都是先晓得了,听说这次要纳个才色俱全端庄贤惠之女,方足以匹配北静王爷之威名。”

说着又感叹道:“倒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儿这般有福分,竟能做北静王爷的侧妃。”

黛玉冷笑道:“什么福分不福分的,难不成天下间的女儿家,都是要给别人做小才是福分?姐姐素来都说端庄贤惠,若是姐姐果然也有心,倒不如明儿里叫皇上吩咐太妃摆个千金宴会,也请宝姐姐过去岂不是好的?若能入选,只怕也是好的!”

唯独宝玉不知黛玉心事,笑道:“怪道昨儿个园子里竟开了几枝并蒂莲呢,想来也知道北静王爷竟有了喜事!”

说着又忍不住啧啧赞叹道:“他那样一个人间谪仙似的人物,除了经济世俗,却也是极出挑的,浑没半分俗气,只是不知道,到底是谁家的姑娘能有这样的福分,从此以后和他夫唱妇随,笑看春花秋月,款谈夏荷冬梅。”

黛玉立时便恼了,怒道:“别人娶妻也好,纳妾也罢,和你有什么相干?素日里不说读书上进,却只管这些到三不着两的事情,拿着外头不干不净的事情在未出阁的姑娘跟前说,成个什么体统了?知道的人也还罢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自己不尊重,仔细回头告诉舅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