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水掬黛心
843200000140

第140章

黛玉茫然道:“我自然明白舅母都是为了宝玉,只是宝玉却不知道舅母有此苦心,听说回去因为今日给三妹妹说亲,还生了好大一通气。我只疑惑了,便是三妹妹嫁到了我家里,难不成我家里的银钱家业也都是舅母的不成?可没有这个道理的。再说了,我大哥哥也不是任人搓圆捏扁的。”

贾母长叹一声,道:“有时候我也看不透你舅母,到底图个什么,这样爱财?如今却明白了,都是为了宝玉罢了。她心里定然是早早就知道宝玉不是这个家的继承人的,可是她还是命根子似的护着,总觉得你大嫂子是个丧门星,兰儿必定也不会孝顺她,所以她这样计较银钱,巴不得所有的家业都是她能给宝玉的。”

黛玉听了这话,眼角微微生出一点湿意,不管王夫人如何狠毒刻薄,却又总觉得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道:“可惜宝玉如今还在嗔怪舅母想将三妹妹许给大哥哥,吃晚饭的时候也不曾理她。”

贾母道:“不管如何,上进是固然好的,可是人心不能没有那一点良善,便是她真真是为宝玉想,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却是害了别人,也就是恶事,不值得原谅了。”

黛玉点头,道:“这是自然,玉儿虽未原谅她,可是却也不会做什么落井下石之人,有时候,老天的惩罚才是最重的。”

迟疑了一会,黛玉才轻轻地问道:“舅母那样处处为娘娘着想,娘娘却落得如此,可到底是什么缘故贬了位分的?我原想问问玄雩的,可是他到底是外臣,也未必能知道什么。”

贾母神色一变,眼睛给鸳鸯使个眼色,鸳鸯便带着丫头们都下去了。

满室里寂静了一会子,贾母才道:“好孩子,这件事情,连你舅舅都不知道的。”

想了想,贾母咽了一口唾沫,脸上竟有一层凌厉之色,才叹道:“你大姐姐之所以进宫里,固然是她自己心气高志气大,可是升了位分的缘故,却是一件极大的事情,让我如今也不得原谅她。”

听贾母说得这样郑重,黛玉心中虽感好奇,却道:“这样大的事情,玉儿小孩儿家,还是不知道的好。”

贾母紧攥着黛玉的手,摇了摇头,道:“宫里的事情,哪一个不是踩着别人的白骨累累爬上去的?这个道理我也明白,如今看着都是十分光鲜亮丽的,可是底下里不知道沾染了多少的鲜血,你大姐姐又岂能免俗?可是她沾染的,却是咱们自家人的鲜血,才是最最让人可恨的。”

说到这里,贾母长叹一声,慈眉善目之间,竟隐隐一层衰老凄苦之色。

“东府里小蓉媳妇,原是身尊体贵之人,寄养在咱们家,做了蓉儿的媳妇。她的身份原是一件极大的秘密了,当日里你珍大哥哥冒着极大的风险收养了她,当日里你舅母也是十分不满的,总觉得她不是什么好人家的孩子。可是她模样性情好,处处又温柔妥当,我是十分怜爱的,竟是我心中第一得意之人。

“她就是坏了事情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的郡主,是如今皇上的堂妹子,只因她娘亲是江南人氏,又是义忠亲王的外室,知道的人不多,且她也未养在深宫中,当日里那时候义忠亲王还不曾坏事,可是又不想将她养在王府里受王妃侧妃的气,所以让你珍大哥哥收养了她,名上是秦业从养生堂里抱来的养女。

“咱们家知道的人,统共也就我和你二舅舅还有东府里敬老爷夫妻和珍儿夫妻,别的人谁也是不知道的。虽然极多的人都觉得小蓉媳妇不像是养生堂里抱养来的孩子,可是一想她又是咱们家里的童养媳,就又觉得她的高贵有理了,所以都不疑心。更有一件事情,就是四丫头了,你听妙玉说过惜春是她妹子的事情罢?”

听贾母说到这里,黛玉早已目瞪口呆,呆呆地点点头。

贾母叹道:“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小蓉媳妇的娘亲,名字也有一个玉字,可是妙玉却不是惜春的同胞姐姐。”

黛玉奇道:“四妹妹不是妙玉的妹妹,可是那妙姐姐怎么说是她同胞的妹子呢?”

贾母道:“惜春其实是小蓉媳妇的妹子,其中的缘故,妙玉自然也不知道,她也只当惜春是她的亲妹子。当日里抱养了小蓉媳妇,那时候她也有两三岁大了,后来义忠亲王的那个外室夫人又生了个姑娘,就是惜春了。只不曾想,就在那时候义忠亲王竟坏了事情,满门圈禁,你珍大哥哥既然已经养了小蓉媳妇,又何妨多一个?匆匆将才出生的惜春也抱了过来,过在敬老爷和太太的名下,我给取名叫惜春,就是叫她珍惜春光正好,莫要卷入朝廷纷争。”

黛玉听到这里,这才恍然,小蓉媳妇是贾珍最疼爱之人,怪不得纵然是惜春天性执拗,东府里尤氏也从来不敢说一句的不是,却原来她竟是义忠亲王的女儿,还是小蓉媳妇的妹子。

可是思及贾母小心翼翼,又岂会收养罪人之女?

黛玉问出了口,贾母神色又变了变,低头良久,半日才流泪轻叹道:“罢了,跟你说也好,不然怎么能说你大姐姐是沾染了自家人的鲜血呢?我心中恨她,可是又不能拿她怎么样,这样的苦,谁能知道呢?”

黛玉只觉得似有极大的一个秘密即将揭晓,不觉连呼吸也小心翼翼起来。

果然贾母道:“你当义忠亲王的外室夫人是谁?却是你的亲姨娘,我的亲女儿,名叫秦小玉。”

黛玉听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的姨娘,她竟还有一个姨娘?她怎么从来都不知道?

贾母淡淡地道:“她和你娘是孪生的姐妹,只是她年纪居长,还没出生的时候,有一个癞头和尚说将来生两个姐儿,若是两个都养在府里,必定是一个夭折一个无福,且连累父母家人。当日里我和你外祖父都不信,谁知道真是生了两个姐儿,也由不得不信了,只好送出去了一个,寄养在江南老家里,也不敢给她贾姓,取的名字就是小玉。这件事情只有我跟你外祖父知道,别人一概不知的。”

贾母早已泪沾衣襟:“谁承想,她竟和义忠亲王相识相恋,她秉性又是个极高傲的女子,最是不肯与人共夫,可是这爱情又是谁说得准的?没奈何,她不肯入了王府里,义忠亲王也只好随她,将她安置府外,建了一座玉楼,生了小蓉媳妇可儿和四丫头惜春。不然,没有我的意思,你珍大哥哥又岂敢收养了小蓉媳妇的?”

拿着手帕拭泪,贾母更有痛心之色:“本来是想将可儿许了给珠儿的,可是偏珠儿已经娶了亲,只好许给了比她晚一辈且小两岁的蓉儿,虽不合伦理,到底东府里比我们远一些。这也是孽缘,她竟和你珍大哥哥相恋,他们也当我不知道,可是我又如何不知道呢?她也是我的命根子养出来的,也是和你一样都是我的心肝。我也吩咐过你珍大哥哥,不准做这样天理不容的事情。可是,你珍大哥哥指天发誓对她好,也是天生的左性子,只气得我好些时候没吃好没睡好,只担忧这两个不省心的冤家。”

说到这里,贾母的眼睛早融融烛光之下,早已肿得让人心酸,她的心里,藏了太多太多的秘密。

可是,这些秘密不能跟别人说,只有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外孙女,她才能敞开心怀,叙说着自己心中的苦涩。

听到惜春和可儿的身世之时,黛玉虽然吃惊却也不怎么诧异,可是听到这样的事情,却又不知道如何说话,只得给贾母拭泪,道:“已经过去的事情,外祖母莫要太过担忧了。”

对于惜春的身世,她也千回百转想了无数次,可是却都没有丝毫头绪,怎么也不会想到,惜春竟是自己的亲表妹。

贾母摇头,道:“我如何能忘记呢?如何能不担忧呢?每每午夜梦回,都会梦见你姨娘在跟我埋怨,不曾照应好你可儿姐姐。你姨娘是跟着义忠亲王的死自杀的,这也是她执拗的性子。可是可儿的死,却是最冤枉的,她一大一小两条鲜活的生命,就是折在了你大姐姐的手里,那个凤藻宫的贤德妃!”

眼见贾母脸上突然滋生出一副咬牙切齿的神气,黛玉心中微微一凛,并不知道其中缘故。

贾母垂泪道:“自然元妃也不知道可儿竟是她的亲表妹,可是可儿却是她弄死的。那年你回南去了,可儿却有了喜,有人说是喜,也有人说不是喜。说是喜的人,的确是诊出了喜脉,说不是喜的人,却是你珍大哥哥嘱咐了的说不是喜,因为那块骨肉是你珍大哥哥的,不是蓉哥儿的,若是传出去,也不知道如何收场。”

脸上又现出凄然之色,贾母续道:“似乎珍大奶奶也有所察觉了,可是也不敢说什么,到底可儿是郡主的身份。哪里能想到,抱养可儿来的时候,你五六岁的大姐姐却惦记在了心头,她日夜小心查访,查出了是义忠亲王的女儿,便跟皇上说了出来。皇上是什么人?有无数无孔不入的探子,可儿的身份他未必不知,只是念着是她堂妹,所以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