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水掬黛心
843200000122

第122章

王夫人暗喜今日总算能在贾母跟前有些说话的身份了,忙满口答应了。

一时到了北静王府里,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极多的王妃皆是含笑与北静太妃谈笑风生,尊贵非凡。

北静太妃与贾母寒暄了数语,笑道:“好些时候没见老太君了,今日见了,气色倒是好的。”

贾母笑道:“我年纪大了,也不过是能吃的吃两口,和小孙子小孙女说笑一番罢了。”

北静太妃点头笑道:“这也是老太君的福分了,正是该享福的时候,外面的俗事很不该多理会多少。”

说着请贾母坐了,亦不理会王夫人等,只拉着黛玉在怀里问了几句,对她笑低声道:“虽然你不爱这些,可是来日里你还是要和她们周旋的,况且她们也都是咱们的亲戚,今日见见也好,彼此也熟悉一些,只怕累着你了。”

黛玉心里明白,只红着脸笑道:“也没什么累的,黛玉自当拜见各位王妃太妃的。”

北静太妃见她如此明事理,又有王妃气度,言谈举止又不出格,心中更增了三分喜欢,便对在座的另四王王妃太妃等人笑道:“这就是帝师的小姐了,你们总说想见,今日可见了罢?别总说我们家霸了她在我们家。”

忠顺太妃自然知晓自己儿子心意的,今日来亦是想见见黛玉到底如何,忙先拉着黛玉到跟前细细打量了一番,虽对她不足之症有些微词,但是对于她的气度身份还是极满意的,果然是与众不同,因此也是十分亲热地拉着她说话,半日才笑道:“果然是个好的,怪不得我总闻她名。”

卫夫人一旁笑道:“我就知道,你们见了她,爱都爱不过来的。”

说着对黛玉一笑,又道:“既然你们见了,就该大方一些,难不成这初次见面的表礼你们是不曾备的?”

忠顺太妃笑骂道:“你家公子每日都是怀着慈悲心肠料理着养生堂的事情,你们家不知道舍出去多少银钱东西,什么时候你也这样小气起来了?这玉儿还不曾开口,你倒是先开口了,难不成,你替她做主呢?”

卫夫人笑道:“做主我倒是不敢的,只是林姑娘不在意这些,我自然是要替她开口了。”

因此各位王妃太妃等人都说笑了一番,又见除黛玉风华绝代之外,更有三春姐妹亦皆是举世少见之人,举动不凡,这些人非草木,岂有不赞叹的?自然都是有表礼相赠的。

一时给老太妃拜寿之后,各人都入席,各位王妃太妃自然都是上座,余者诰命皆在偏席,也是规矩,并没有异议的,毕竟诰命夫人虽尊贵,却不能同这几位王妃太妃相提并论,更不能同厅而坐。

惟独贾母德高望重,又是黛玉外祖母,因此北静太妃亦亲请了她坐上席,言谈举止亦十分亲热,不曾怠慢她。

王夫人本是满心欢喜而来,眼见各人无不尊贵非凡,犹如仙人,更衬得自己粗俗无比,也没有人搭理自己,不由得羞愧满面,哪里还敢在王妃跟前说什么话?满心里一番算计好的事情,竟没有用武之地。

那些王妃太妃诰命也不是什么无知之人,素闻黛玉之名,今见北静王府对其十分看重,便知素日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又见黛玉虽然年纪尚小,可兼具稀世俊美旷世风华,言谈不俗,落落大方,都不由得十分赞叹,自然也都十分亲热。

点了一些戏,忠顺太妃因笑道:“今日老太妃过寿,玉儿可预备了什么好东西来的?”

黛玉忙答道:“不曾预备什么好东西,不过是黛玉素日里做了两样针线,今日聊表敬意罢了。”

忠顺太妃亦知黛玉所为皆是出人意料之物,便笑道:“快拿来我们也瞧瞧,长长见识才好。”

黛玉见上座中几位王妃太妃嬉笑打闹,竟都不以为异,行事作风虽然矜持尊贵,却在这时候并没有半分高架,仿佛都是一家子似的,都极为平易近人,不由得心中暗暗纳罕,想折日后该问问水溶其中缘故才好。

听忠顺太妃这么一说,北静老太妃也笑道:“我正也想见见玉儿送了什么给我,我可是听玄雩说你要送我什么荷花屏风。如今里,家大业大的,凭是什么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古玩玉器,我们这里也不稀罕,要的不过一个心意罢了。”

黛玉听了一笑,忙叫紫鹃和紫云取了寿礼来,笑道:“不过是素日所做,老太妃别嫌粗糙才好。”

一样就是她绣出来的荷花桌屏,一样却是装在一个掐丝珐琅的盒子中。

那桌屏上绣的荷花栩栩如生,十分高雅秀丽,凌波翠盖,香远清溢,旁边又有一块山石刚毅挺拔,更衬得荷花鲜艳妩媚,翠盖上的露珠几乎欲滚下屏风来,细细的绒毛也清晰可见。

在座之人皆知北静老太妃喜欢绣品,更胜过金银珠宝。

在如今的世道里,她贵为北静王府的老太妃,儿子媳妇孝顺,孙子年少有为,在朝野上扎下极深的根基,想要什么没有?无数的锦绣绫罗,无数的珠翠宝石,见得多了,自然也腻味了,年老的时候,只想着一些风雅新事。

慧纹绣品因慧娘年少早逝而闻名天下,存者甚少,即使是宫中也是寥寥,大富之家自然也就更少了,且都爱若珍宝,不肯示人,但是在北静王府中老太妃的房里,却有不下十数件慧纹,件件价值连城。

荷花是高雅之花,更是花中的君子,金玉不足以喻其贵,冰雪不足以喻其洁,一般的人只绣其形,却绣不出荷花的神韵。

可是黛玉这个屏风,一针一线灵活有致,虽只是寥寥荷花荷叶,却是将荷花的韵致和气度挥洒自如,实属罕见。

北静老太妃吩咐紫云捧在跟前来看,又带了老花镜,却挑不出一丝的瑕疵来,满眼都是惊叹,道:“好个心灵手巧的孩子,真真是费心了,素日里也见你给我做了一些针线,可是却不曾见到这样栩栩如生的东西,竟是挑不出一丝儿的不好来,荷花清雅,绣工更清雅。”

黛玉笑道:“只要老太妃喜欢就好,何来费心一说,况且素日里在闺阁中也是无所事事,原在这上面多用些心思。”

众人见黛玉这么淡淡一笑,梨涡乍现,清幽淡雅,仿佛如画,又似淡淡的阳光洒落她身,都不觉看得呆了。

听着众人都夸赞黛玉有孝心又别出心裁,老太妃十分喜欢,吩咐紫云递给身旁的丫鬟好生仔细收着,才笑道:“今儿收得寿礼,倒是玉儿这个最合我心意。”

黛玉偎在太妃怀里笑道:“是老太妃不嫌粗糙罢了。”

北静太妃笑道:“好孩子,你送老太妃还有什么好玩意?竟还装得这样仔细?”

黛玉听了走过去启开锦盒,笑道:“也没有什么稀罕东西,只是前儿偶然想了个法子,画了一些花样出来,用红丝绳编了一些寿字结出来,可巧做到今日刚好一百零八个,送给老太妃赏人罢。”

众人细看时,却果然是满满一匣子红绳结就的寿字结,或穿珍珠,或穿米珠,又或穿玉珠,皆极新雅轻巧,皆是未曾见过的东西,却又不曾有一个是相同的,不由得啧啧称叹黛玉心灵手巧。

北静老太妃自觉面上添彩,素日里最喜黛玉性情灵巧,虽不屑世故,却又极透世事,万事皆可预备周全。

众位王妃太妃皆是见多识广之人,自然都心中已有所觉,只笑看着黛玉清清淡淡的笑,仿佛沁入人的骨子里。

卫夫人因笑道:“到底是帝师的小姐,竟这样心灵手巧,处处清雅,老太妃和太妃好福气。”

老太妃和北静太妃连称不敢,北静太妃又笑道:“我们却是将终身大事定了,你也很该给你家的哥儿定一门好亲了,他虽没我们王爷年纪大,到底也是论亲的年纪了。”

卫夫人摆摆手,道:“老太妃和太妃还有什么是不知道的?我们原也定了一门亲事,偏又退了。如今我也打定了主意的,必定是要我自己挑个好媳妇方罢,模样性情根基富贵我都是要亲过目的才能放心,总不能由着几个媒婆说得天花乱坠我就轻易定了亲事,倒是耽误了小子的一辈子。”

忠顺太妃听了因笑道:“依我说,也不知道是哪家竟这样没有见识?倒退了这一门好亲。你们家的门槛子,也不是轻易能攀的,少不得来日里她们必定是后悔不迭。”

卫夫人道:“你也是见过了极多的事情了,焉不知世上还有极多眼高手低之人?不过见着别人家比我们家门槛子高了点,就打定了主意退亲,好攀别家。好在倒是退了亲,不然,这样的媳妇也配不得我们家。”

南安太妃拉着黛玉到跟前来瞧,笑道:“我瞧还是玉姑娘好的,若能及她一零儿,也必定是好的。”

黛玉听了薄面含羞,道:“太妃谬赞了,黛玉蒲柳之姿,怎能登大雅之堂?胜过黛玉之人多着呢,只太妃未曾留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