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8426800000090

第90章 一次“意淫”

当敦刻尔克局势无法挽回的时候,同盟国就已经开始为第二阶段的作战做准备了。5月31日,丘吉尔前往巴黎,参加同盟国最高军事会议。

在会议上,他们除了谈到敦刻尔克的撤退行动之外,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这场战争,该如何打下去。

鉴于陆军的权威,法国人自然是这场会议的主角。他们总是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十分激动。一位参加会议的法国青年上尉甚至激动地说:“就算法国全境沦陷,也要在非洲接着打下去。”

看来,法国人已经做出最坏的打算了。

轮到丘吉尔讲话的时候,这位首相的一席话却让会场阴郁的气氛一扫而空。但他说的绝不是好话,而是胡话。

丘吉尔是这样说的,他说:“同盟国必须以毫不退缩的态度来对付一切敌人,美国已被最近的事态激怒起来了,即使他们没有参战,但很快就会大力援助我们。如果敌人入侵英国,那时美国发生的影响就更为深远了。英国不怕入侵,每一个大小村落都将进行激烈的抵抗。英国军队只要满足了本国的基本需要,余下的就可交给法国使用……”

一听此话,法国总理雷诺先生的情绪便亢奋起来。美国即将参战的信号更是让他兴奋不已。他恭维道:“如果法国在英国的援助下能够守住松姆河,再如果美国工业能补充我们军火的不足,我们就能确保获得最后的胜利……”

雷诺总理乐观的发言,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他们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之前阴郁的气氛一扫而空——雷诺总理甚至谈起了胜利之道——好像胜利就在眼前一般。

可是,丘吉尔那句“美国已被激怒”的言论,完全是在信口胡诌。实际上,美国的报纸杂志,除了盯着欧洲局势大呼小叫之外,美国政府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去卷入这场“欧洲大战”。(美国实在找不出任何参战的理由,甚至于国内反英势力不占少数,反对的原因是英国封锁了大西洋,无法与德国进行贸易往来。)

尽管丘吉尔首相隔三差五地写信给罗斯福总统,“汇报”欧洲局势、现在的困境。但得到的回信总是让他失望的——罗斯福总统除了恭维几句之外,便打起了太极拳。比如大谈自己喜欢何人的小说,英国球队如何如何出色,等等。

据一份最近解密的英国国家档案证实,为了说动罗斯福总统,丘吉尔甚至铤而走险,开始伪造情报——他让英国情报人员炮制一份“希特勒计划”,并寄给了罗斯福。在该计划里,希特勒被描绘成一个最终要“统治全世界”的人物,甚至要支持墨西哥政府侵占美国大片南部领土,即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并且,精明的丘吉尔提醒说,这封“可靠情报”是打入德国内部的间谍获取的,总统阁下您自己知道就行了,千万别张扬出去。

罗斯福总统拿到这封“可靠情报”之后的心情,我们自然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在1940年之后,罗斯福总统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开始无条件地支持同盟国的事业,并提供同盟国所需要的物资援助。

但是,罗斯福总统所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因为,美国并不是一个总统说了算的国家。没有国会、人民、议员的同意,你罗斯福再怎么吆喝也没用。因此,罗斯福只能在各种公众场合,发表同情盟国事业的演说,并在私底下给民主党各界人士做思想工作,试图改变国民对这场战争的态度。

因此,丘吉尔那句激发雷诺总理肾上腺素的言论,完全是站不住脚的——就算美国参战,无疑也需要大量时间。现在问题的关键是,137个德军师,正虎视眈眈盯着法国剩下的领土。可是,雷诺总理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依旧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自我陶醉。丘吉尔也同样沉醉在自己构思的幻境之中,开始随声附和。

最后,这场会议就在乐观的气氛下结束了。双方似乎什么问题都谈了,但实际什么问题都未能解决。英法两国首脑完全把胜利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那个虚无缥缈的美国身上,以至于一星期后雷诺总理下台之时,还惦记着这事儿,他最后呼吁道:让罗斯福派“足以遮天蔽日的机群来”。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雷诺老先生这般糊涂。在会议的现场,有两个人的头脑还是清晰的。他们分别是——马克西姆·魏刚将军和亨利·菲利普·贝当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