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8426800000009

第9章 波兰问题引发世界大战

10分钟后,德国轰炸机群对波兰的军火库、部队集结点以及桥梁、铁路线,进行了第一轮轰击。

霎时间,波兰的指挥、交通系统陷入瘫痪。

随着短时间的炮火攻击,德国陆军迅速发动了进攻。

如此快速的火力突袭对波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许多军营已经淹没在了一片火海之中。但是,没有死于袭击的波兰军队官兵,依旧按事先预计的军事防御计划,迅速投入了战斗,所以,战斗从一开始就呈胶着状态。

袭击很突然,西方国家对这一切的发生都毫无准备。

要面子的英国人显然是被德国的做法激怒了,他们的外交措辞却很老调——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并认为德国的做法,深深伤害了英国人民的感情……

法国人果然很绅士,一切向英国政府看齐——表示了强烈的抗议,并认为德国的做法,深深伤害了法国人民的感情……

巴黎各大报刊把德国入侵波兰的消息作为头版头条发布,百无聊赖的巴黎市民突然有了谈资,塞纳河畔的咖啡店一下子人满为患。

美国打那时候起就表现出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罗斯福总统呼吁交战双方不要轰炸无辜平民和“未设防城市”。

面对西方政府迟钝的反应,希特勒异常兴奋,他得意地认为,英、法两国政府又开始打官腔了,波兰即将成为牺牲品。

由于初期德国军事上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使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法国可是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

其实这只是谦虚的说法。因为当时全球数下来也没有几个国家能打仗。亚洲,一半的国家还在“被殖民”,非洲就不提了,美国呢,全国上下又忙着奔小康,军队总数量加起来还没法国陆军军官的一半。

所以,法国这个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老子天下第一。”

海军那当然是英国了,号称日不落帝国的皇家海军能开往一切海水覆盖的地方,好不威风。说直观一点就是:英国随便一个海运公司货轮,都要比德国海军的那几艘船的总吨位还高。德国军事力量唯一值得吹嘘的,估计就只有戈林的空军了。

如此劣势,德国陆军统帅部意见很大,他们一致认为元首不是疯了就是傻了。这样的局势简直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要糟糕,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发动战争,无论如何德国是打不赢的。

陆军统帅部诸公的悲观情绪,为他们与希特勒的彻底决裂,埋下了伏笔。当然,这是后话了。

希特勒万万没有料到会在陆军这里碰上钉子,很是郁闷,但没办法,暂时还惹不起,惹急了全辞职,那就真成光杆司令了。他只有连忙安慰,并拍着胸脯保证“英、法两国绝对不可能宣战”。理由一堆一堆的。在希特勒的“保证”下,半推半就,好不容易把诸位将军忽悠上了前线。

到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多虑了。战事果如希特勒所料,只会限于波兰境内。一直到了9月2日,西方国家仍没动静。

就在希特勒将要放心的时候,9月3日情况突然恶化,英法两国先后向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

希特勒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事儿,英法宣战使他震惊,于是他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既不宣战,也不回复。

据希特勒的翻译官追述:当英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的时候,希特勒正坐在办公桌前,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站在窗户旁边。他们俩都以期待的目光看着我走进去,我在希特勒的办公桌前站住,接着就慢声向他翻译了英国的最后通牒。当我译完的时候,房间里一片死寂,希特勒一动不动,瞪起两只眼睛望着前方……停了一会儿没有动静,这一会儿工夫就像一百年一样长;然后,他转过脸,朝着仍站在窗子旁边的里宾特洛甫说道:“现在怎么办?”

现在怎么办?我还问你呢,战争是你挑起的,又不是我。于是,里宾特洛甫只能装作若无其事地回答道:“我断定,法国人会在一小时之内交来一份相同的通牒。”

这位翻译官完成任务之后,就退了出来,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其余的人。他们听了也都沉默了半晌没有说话。一向精力十足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也垂头丧气地歪着头,用鞋尖划着地上的大理石,像是在踩烟草。就在屋内空气十分沮丧的时候,戈林首先打破了沉默。他转过头来大声说道:“假使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希望上帝饶恕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