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8426800000032

第32章 “威塞演习”

尼古拉斯·冯·福肯霍斯特将军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根据一本旧旅行指南而制订出来的作战计划,是可以想象得到的——那是相当的粗糙。

福肯霍斯特将军后来回忆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事情来得太突然了。”

据事后公布的资料来看,德国统帅部高层所了解的情况,也不比他强到哪儿去。

事实确实这样,希特勒也不了解有关挪威的情况。糟糕的德国情报部门,甚至连挪威有多少军队也不清楚。

所以,当这个堪称神奇的作战计划摆在希特勒面前的时候,居然还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加赞赏。(如果他知道该计划是根据一本旅游手册而制订的,不知会作何感想。)

3月1日,希特勒还亲自为这个计划取了个代号,叫做“威塞演习”——一个听起来没有什么恶意的名字,并当即发出了一道正式指令。

绝密——元首指令

载自《第三帝国的兴亡》。为了更方便描述,仅作了一些称呼上的修改。:北欧局势的发展,要求做好占领挪威的一切准备。这一作战行动,可以防止英国对北欧诸国和波罗的海的侵犯。此外,它还可以保证我们在瑞典的铁矿基地,并为我们的海军和空军提供进攻英国的更为广阔的出发线……

从我们的军事、政治力量和北欧各国的军事、政治力量的对比来看,使用“威塞演习”的兵力,越少越好。数量上的弱点,应以大胆行动和出奇制胜来弥补。

在原则上,我们应当竭力使这一行动像是一次和平占领。它的目的是以武力维护北欧各国的中立。相应的要求将于占领之初递交给这些国家的政府。必要时将举行海、空军示威,以便为这些要求提供必要的压力。如果示威不行,遇到抵抗,就用一切军事手段加以击溃……

最重要的是,应该用奇兵袭击……只有在从海上出发的时候,才能让部队知道实际的目标。

希特勒认为,他必须先发制人,用最快的速度展开行动。但事实上,他仍在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因为,此种作战所冒危险极大,海军元帅雷德尔提醒说:“没有制海权而作如此企图,实违反一切海军作战原则。”

这位海军元帅担心,他的运输舰队在行进途中,就会遭到英国海军的袭击。而希特勒的答复是:“就是损失掉一半的海军力量,也必须征服挪威。”

这其实是一句安慰话。

因为,就此次行动来看,德国海军已是倾巢而出,连老本都赌进去了,甚至,还征用了民船。

雷德尔元帅对海军的结局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为了整个战略而言,他非常支持该计划的实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已经到了该拼命的时候了。

考虑到英国海军的海上优势,热心的雷德尔元帅更是迫切地希望找到一个糟糕的天气,来实施行动。最理想的气候应该是疾风大浪,能见度极差的那种,这样的天气就不容易被英国海军所发现。

希特勒表示同意,他特别关照气象部门:就北海海面近期的天气情况,进行周密的勘察。

就在希特勒为“威塞演习”做最后的准备工作的时候,出现了一段有意思的小插曲。虽然就当时而言,是件小事,但是,对于将来德国的整个战略高层而言,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