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8426800000030

第30章 轮到挪威了

感性地说,挪威战役的诱因是一艘船,而且是一艘普普通通的船——“老马克号”(也称“阿尔特马克号”),它是“施佩伯爵号”的补给舰。

在普拉特河口海战的时候,这艘补给舰就很机灵地躲了起来,它隐匿在南大西洋,等待着与母舰会合。但是,12月17日传来的消息,让人沮丧——“施佩伯爵号”被迫自沉,“老马克号”顿时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而“施佩伯爵号”自沉前的最后一封密码电报,就是命令“老马克号”返航回国。

这可是个大难题,像“老马克号”这样一艘没有武装的德国船,不说碰上英国军舰了,就是那些安装了反潜艇炮的英国商船,都能把它俘获了。

更为关键的是“老马克号”上装载有300多名英国俘虏,英国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它的(俘虏是“施佩伯爵号”历次袭击中所抓获的英国船员)。这些俘虏都被禁闭在舱内或锁在储藏室里,实在放不下的,就被丢进了空油槽里。

“老马克号”的船长倒是一个有心计的家伙,他首先在南大西洋某个最偏僻的海域静待了两个月,当他认为进行搜捕的英国军舰都撤走了,才小心翼翼地沿着南美洲海岸向北行驶,并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在这段时间里,别说英国人找不到它,就连德国海军部的那些稳坐机关的老先生,也得不到“老马克号”的任何消息。

心情焦虑的德国海军部在苦苦等待了两个月后,一致认定“老马克号”应该是在风暴中遇难了。事实上,该舰已经悄悄地沿着北美洲海岸转向冰岛,进入了挪威领海。“老马克号”船长——亨李奇·道打开无线电,兴奋地向德国海军部发报:已进入挪威领海,数天之内就能回国,这天是1940年2月10日。

德国人的有恃无恐,是有原因的,因为按照《海牙公约》规定:非军用船只有权经过中立国水域,并接受中立国的庇护。“老马克号”作为一艘升着德国商船旗帜的辅助舰,可以得到中立法的保护。现在,它只需要沿着挪威海域一路行驶,不需要进入公海,就能回国了。

2月14日,一架英国的水上侦察机发现了“老马克号”,并盘旋多时;德国船员对此报之一笑。“发现了又能怎么样,我们现在是在中立国海域。”

就在前一天,他们已经获得了挪威海关的通行证;几名挪威海军士兵登上了“老马克号”,对该船进行了例行检查,他们马马虎虎地巡视了一遍,就签发了通行证。当然,这只是书上的说法,不尽翔实,因为就“老马克号”如此小船,挪威人再马虎,也不可能查不到多达300名的英国俘虏,他们放行的原因无非是两种:1.这些挪威人是亲德的;

2.收受了德国人的贿赂。

获准通行的德国人,无疑是高兴得太早了。2月16日,一支英国驱逐舰队,在侦察机的指引之下,找到了这艘德国船,它们沿着挪威领海与“老马克号”并驾而行,并发出信号要求“老马克号”立即停船,接受检查。

德国人知道事情不妙,慌不择路地逃入约星峡湾,并发出电报,要求挪威海军前来支援。约星峡湾是一条大约1海里半长的狭窄海湾,四周环峙着高峻的积雪山岩。在德国人逃进海湾后不久,两艘英国驱逐舰则向它围拢,准备强行登船。

德国人太天真了,既然英国军舰胆敢进入中立国海域,还怕不会进入峡湾登船检查?现在倒好,躲进死胡同了。

挪威人的反应倒是挺快,闻讯赶来的挪威海军,对英国人侵犯其领海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抗议,两艘挪威鱼雷艇,更是横停在海湾口,阻止英舰的行动。这些北欧人说谎话不脸红,他们胸脯拍得震天响,向英国人保证说:“德国船上绝对没有英国俘虏,我们都检查两遍了。”

既然挪威人这样说了,英国人也不好意思再固执下去,就在他们打算撤退的时候,却收到了丘吉尔亲自发来的电报。丘吉尔命令:除非挪威的鱼雷艇负责护送“阿尔特马克号”前往卑尔根,舰上有英国和挪威双方卫队驻守,并由双方共同护航;否则,你应该派兵登上“阿尔特马克”号,释放俘虏,并将该舰占领,听候进一步的训令,再行发落。假使挪威鱼雷艇进行干涉,你们便应警告该艇离开。假使该鱼雷艇向你们开火,非到进攻形势严重时,不得还击。如果形势严重,必须自卫,则所用的火力,切勿超过必需的程度;如果对方停止炮火,我方也应停止。

英国指挥官严格执行了丘吉尔的命令,当天夜里,英国人把军舰上的探照灯全部打开,直射挪威鱼雷艇,并强行越过挪威舰艇的封锁线。就在英国军舰将要接近“老马克号”的时候,德国船员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们开足马力,全速向英国军舰驶来,企图撞击英国巡洋舰。但结果是让人尴尬的——他们撞上了浮冰,自己反而搁浅了。

在两舰艇相靠以后,德国人仍试图阻止英国检查人员登船,他们手拿棍棒和菜刀,围在甲板上,夹杂着口齿不清的英语进行咒骂。骂什么?骂英国人违反国际法呗,这可是德国人的保命符。

还是那句话,德国人太天真了,既然英国人敢强行登船,还不敢开枪吗?一阵枪响过后,当场打死4人。前一刻还得理不饶人的德国船员,立刻四散逃命。德国船员怎么也没有料到,英国人居然敢开枪,有些吓傻的水手竟扑通扑通地朝海里跳,幸亏有挪威军舰在旁,实施营救,不然非被冻死不可。挪威海军也没办法,自己是鱼雷艇,掂量了一下,斗不过英国巡洋舰,也只能默然旁观。

就这样,英国军舰救走了299名俘虏,并在挪威军舰的怒视之下,扬长而去。事后,挪威政府当然是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德国报纸更是跳脚直骂,说丘吉尔的行为是“海盗”。

德国海军参谋部在日志末尾写道:“从英国海军部的命令及英国海军的行动步骤上,无疑可以看出,英国对‘阿尔特马克号’供应船的军事行动是精心策划的,或者说为解救船上的俘虏,必要时不惜侵犯挪威水域。”

如果从前希特勒还没认清,现在他是认清了,在办公室里,他用手指关节叩击着地图,坚定地对雷德尔元帅说道:“我们一定要拿下挪威,挪威的抗议简直软弱无力!”如果德国再不采取必要的行动,等到英国登上挪威领土,一切都晚了。

这个时候,后勤部的首脑们,也合时宜地拿出一份报告,是关于瑞典的铁矿石的重要性。

他们对希特勒说,德国工业每年消耗的铁矿石的数量高达1 500万吨,而1 100万吨需要依靠瑞典的进口。这些后勤部门的专家声称,假如英国控制了北欧诸国,那么5个月后,德国的军工产业将濒临崩溃,别说生产坦克,就是螺丝钉也造不出来!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丘吉尔也看到了这一着,他精准地看出了德国工业最薄弱的一环,就是对瑞典铁矿石的依赖。而瑞典的铁矿石在很大程度上,恰恰需要挪威西海岸的港口进行运输,并通过挪威领海运抵德国。如果英国尊重这个水上走廊,就将听任这种贸易在中立国的掩护下自由进行。英国虽有绝对的制海权,也无可奈何。

1月20日,丘吉尔在一次广播中呼吁:“中立国基于对国际联盟公约的义务,应该自动与英法合作以对抗侵略。”结果引起强烈的国际反感,比利时、荷兰、挪威、丹麦、瑞典、瑞士等国舆论都为之大哗。英国政府十分尴尬,只好酸溜溜地宣布那仅代表丘吉尔先生私人的意见,与我们英国政府无关。

这件事看出了丘吉尔的态度,对于他来说:“胜利”是最终目的,一切法律约束在“胜利”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谁会去追究胜利者的责任呢?丘吉尔是这样认为的,希特勒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好戏就上演了。